八角笼主演是谁(励志故事书《八角笼中》:或许励志故事应该这么读)
全文约1757字,阅读大概需要5-6分钟。
昨天下午18:47,看完《八角笼中》,我从电影院里走出来,小跑着去上拉丁舞课,内心淡淡的,冒出一个念头:
“嗯,一部励志电影,一群大山里的孩子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挺好的,但是又有点……。”
上完拉丁舞课回到家,我在书桌前细细琢磨着自己真实的观后感——那个念头。
突然,我确定了那种奇怪的感受:
一种对励志故事的【无感】。
我突然感到非常【恐惧】。
恐惧自己竟然被一种决绝的冷静占据。
恐惧自己毫无任何感情,只有冷眼旁观之感。
恐惧观影后,那个平静到冷漠的自己,默语着:“嗯,一部励志电影,一个励志故事,如此而已。”
电影《八角笼中》剧照
我不解,我疑惑,这个对励志故事无感、甚至排斥励志故事的我的存在。
我平静,我审视,我想知道原因,想拔出那根扎进心里的刺。
终于,我回到了那个最初的念头:
“一部励志电影,一群大山里的孩子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我意识到这句概括性话语中的【问题】。
正如从小到大大多数时候我们所被规训、或者被潜移默化地教导的那样:
将一个励志故事浓缩成一句话来证明一个道理。“梦想”、“信念”、“成功”、“勇气”等等,一定会是其中的高频词。
可是,我深刻地明白,这样概括性的说教不会“激励”我的前进,只会引起我的排斥,甚至厌恶。
这样子“受教 ”,久而久之,我真实地感受到一个观念在我心里坐实了:
一个励志故事,与主人公是谁无关、与他(们)做了什么也无关,只要它符合这样的逻辑——
“某一个‘悲惨的’人或一类人,通过某种东西(就是那个将要被拿来说教的东西),最终获得了成功。”
那么这个故事,本质上,就和其他励志故事没有什么区别。
就这么一个小小的念头,让我在听到一个励志故事、看完一部励志电影后,不再轻易付出感情,就好像给自己套上一层保护壳,打了一剂预防针,麻醉后自然就无感了。
“难道这就是我们从一个励志故事、一部励志电影中所获得的收获吗?”我审慎地问自己。
内心坚定的答案告诉我:“我不相信。”
从小到大,无数个励志故事中,我并不是从头“无感”到尾。
我记得自己高二语文课上被那个视频中的,神采奕奕、孜孜求学的北大保安所震撼。
从此,中国青年在我心里便有了模样,不是内卷或者躺平,是知识经济时代掷地有声的呐喊者,是为自己的梦想一次又一次拼尽全力搏杀的勇士。
他们就像一点星火,点亮了这个社会黯然的一角,也点燃了我心中奋斗的火花。
我记得自己第一次在新闻周刊上,认识邓小岚老师,我内心难以言表的感动与敬佩无法抑制。
她那一份对故土的热爱、对革命精神的敬仰,那一份对马兰孩子们的善良、那一份支教18年的坚守,让我明白世界上真的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深沉地爱着自己的家园。
没错,还有很多这样的励志故事,每每回想起来,总是让我【心潮澎湃】。
我发现在这些励志故事中,我没有被俗套的逻辑所束缚,没有把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用一句概括性的话语打上标签。
我全情投入地关注一个东西:
人的成分。
是人在面对现实挫折时百折不挠的精神,自强不息的意志力;
是人在社会的黑暗之中,依然坚守和践行着不被他人理解的善良;
是人在他人的嗤笑声中,依旧付出着不计成败的、艰苦卓绝的努力;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
是人的情感,人格的渗沥;
是人的力量、气魄的结晶;
是人的气质、气宇、气象的流露;
是人的伟大人格和理想的外化;
是人的精气和血肉所凝成的那个完整的生命。
正如朱光潜先生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写到:
“遇见一种工作不仅估量它的成功如何,还有问它是否由努力得来的,是否为高尚理想与伟大人格之表现。如果它是经过努力而能表现理想与人格的工作,虽然结果失败了,我们也得承认它是有价值的。”
这样的人的成分,就是最高的价值。
而“励志”二字,不就是把这种难能可贵的人的成分、人的价值展现出来,激励更多的人吗?
现在我想,无论是《八角笼中》还是其他真实的励志故事、电影,我都尤其感谢有这样的故事、电影存在。
感谢有人愿意把真实的故事,发自内心地讲出来、拍出来,把这种人的成分淋漓尽致地、生动地展现出来,让人们知道“一个人”究竟应该是什么样子,让那种得以激励人向前走下去的价值传播到每一个读者、听众、观者的心中。
尽管在观影后受到刻板观念的影响,回顾观影过程中的热泪盈眶,我相信我在“八角笼中”所感受到的那群少年、那个教练等,他们所展现的人的价值,将会化作一股力量,激励着我前进。
2023.7.24
王景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