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著名演奏家(泰勒斯威夫特励志故事《人物志丨一个普通吉他手的故事》)
穷苦农村娃,如何变身桃李满园的音乐教父?
寡言自卑者,怎会风趣幽默金句频出?
辍学劣等生,竟从容不迫推动文化产业?
是PUA高手,还是成功学导师?
不,他是传奇吉他大师切特·阿特金斯!
(一)傻孩子
不好意思,我的开篇有点混蛋,然而上面提到的事情,件件属实。
1924年,切特·阿特金斯(Chet Atkins)出生在卢特雷尔,那是正经八百的“山地小城(总面积仅3.9平方英里)”。他家里穷,日子也惨。身患哮喘、父母离异,高中还没念完就投身社会,迎接他的则是一波又一波的“下岗”通知。
然而,如此卑微的出身和坎坷的经历却不曾消磨切特的志气,反而凸显了他寡言羞涩的个性跟谦和儒雅的台风。那时,年轻的穷小子切特无论出现在哪里,都像极了一株雪中静放的寒梅。
在切特早年的现场表演录影中,你会看到这位瘦高个儿西装齐整,皮鞋锃亮,脸上带着微笑,眼神却似乎不自觉地回避着什么。他既不下腰揉弦,也不过分沉醉,更不会摔吉他,他只是恰到好处地把握着自己与观众的距离,不时开口调笑两句,像匹忧郁而温驯的马驹。
虽然直到60年代,切特才开始展露自己在古典吉他上的才华,但这首由他演奏的Recuerdos de la Alhambra(《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无疑是对他那段艰苦流离的青年岁月最好的写照。
Recuerdos de la Alhambra (阿罕布拉宫的回忆)
切特将苦闷与期冀托付给了怀中的吉他,也只有当他弹起吉他时,人们才能隐约触到他心底的颜色。吉他是他自幼练就的本事,也是他亲密长久的伙伴。然而讽刺的是,作为一个身手不凡的吉他手,切特被辞退的理由却往往是“演奏太过优雅,不符合乡巴佬听众”的口味。
那是40年代中期,切特多在美国中南部进行表演,而发源此处的乡村音乐也已拥有了大量的受众和成熟的商业模式,是南方最受欢迎的音乐,那里的电台、剧场、录音室无处不充斥着乡村音乐,作为服务于此地的乐手,演奏乡村音乐自然是必备的能力,也是理所当然的规矩。
Frankie And Johnnyy.qq.com/n/yqq/song/7267112_num.html?ADTAG=h5_playsong&no_redirect=1早期的乡村音乐形制简单,主题极富乡土气息。
切特虽然出身乡村音乐发源的地区,但他涉猎的音乐风格却远不止于此。打童年开始,切特就在百花齐放的美国本土音乐中收获滋养,拉格泰姆、爵士、西部曲调、布鲁斯都是他的学习对象。
一把“弯成了弓”的吉他,几根来历不明的锈铁丝和一台自己组装的收音机是切特的全部家当。器虽然不利,却没妨碍切特善他的事,风格、难易从不挑剔,什么好听就试着弹什么;影像、曲谱一概没有,长进全靠细听、勤思、苦练。如此一来,30年代末,不足十岁的切特就已能够演奏CannonBall Rag这样颇有难度的名曲了。
Cannonball Rag (Instrumental)y.qq.com/n/yqq/song/2262351_num.html?ADTAG=h5_playsong&no_redirect=1这种“暗室求物”式的学习方法,也令切特逐步开发出了被后世称为“手指风格”的钢弦吉他演奏体系,这是后来的事。
高中时代,切特的个人风格和演奏能力已趋成熟。想来结构简单的乡村音乐是绝对难不倒他的。可是明明能够胜任,为什么还是频遭辞退呢?“过于优雅”又是怎样一种感受?
其实个中细节我也不太了解,可我想于情于理,这都不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如果你还记得电影《爱乐之城》中被餐厅老板扫地出门的男主Sebstain,记得他那双宁可丢了饭碗也要跟着感觉走的“爵士手”,这或许就是答案吧。
整整五年的时间,切特一直在“南飘”,芝加哥、辛辛那提、斯普林菲尔德。穷困潦倒时,他甚至想过回家务农或做个修琴师傅,但他终究没有,对吉他和音乐的热忱牵引着他,只是不知去向何方。
某个孤单清冷的深夜,切特或许也会回忆起自己小时候对妈妈说过的“蠢话”。那次他和妈妈走在街上,看见了一位盲人吉他手正在表演,切特随即拽住妈妈,痴痴地说:“妈,如果我也是个瞎子就好了。”母亲惊愕不已,切特解释说:“那样我就能把吉他弹好了。”
我不知母亲是如何应对小切特这套天真逻辑的,但她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这个冒傻气的儿子,多年后竟会成为乔治·哈里森(甲壳虫乐队)、马克·克诺普勒(恐怖海峡乐队)、汤米·艾曼纽尔Tommy Emmanuel(素有钢弦吉他之神的美誉)等一众吉他天王的超级偶像;想不到有14座格莱美奖和7座乡村音乐奖等他轻轻捧起,更想不到从尼克松到老布什的每任总统都会请他去白宫演奏。
世事难料不假,可我忘记是哪位文化名人曾经说过,诗人的底蕴是“癫”,音乐家的天分是“痴”,这似乎恰当地解释了切特的个性与成就间的联系。我也想起了同是琴痴的李宗盛的一段小诗,跟这位少根筋的切特·阿特金斯似乎达成了某种暗合:
“这世界是如此喧哗,让沉默的人显得有点傻。这些人是不能小看的啊,如果你给他一把吉他。”(二)幕后高手
吉他是切特的起点,也是他一生的挚爱,但他并未将自己的巧思拴死在六根琴弦上。如果将切特的音乐事业比作一颗树,那么吉他就是树干,除此之外,还有根茎汲取养分、枝桠充分伸展,辅以光和雨水,才可至枝繁叶茂。
1954年,RCA(美国广播唱片公司)签下了一经出道就惹轩然大波的猫王Elvis Presley,并着手为他制作歌曲,而RCA这边负责该项目的吉他手(兼任助理制作人)正是切特。1956年1月,二人首次合作,共同录制了《我有一女的》、《扎心招待所》等五首单曲,4月,合作《想你,要你,爱你》。
切特也为猫王谱过一首曲,叫《世界对你咋样儿》
Hows The World Treating You-y.qq.com/n/yqq/song/3433934_num.html?ADTAG=h5_playsong&no_redirect=1在猫王的官方网站中还记录着这样一件事:写作一首新歌时,某一段落的编曲始终不能令猫王满意,此时切特恰好路过,大致了解了猫王的诉求后,他就拿起吉他,用一段写意的 Walking Bass搞定了问题,一首热单就此成型。
Aint That Loving You Babyy.qq.com/n/yqq/song/233060405_num.html?ADTAG=h5_playsong&no_redirect=1由于一直以来的优秀表现跟猫王项目的巨大成功,切特也于1957年晋升为RCA公司纳什维尔分区的副总裁并继续负责猫王的歌曲制作。据统计,此后的六年中,猫王总共在此录制了264首单曲。
风华绝代的猫王催生了风靡全球的摇滚乐,其对美国社会跟世界音乐文化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而这一重要进程当中,正是作为“军师”的切特,用他不凡的音乐才华长久地滋养了猫王和他的音乐,也为整个世界音乐的发展画上了一道坚实有力的破折号。
六十年代,那个我们耳熟能详的“摇滚黄金时期”逐渐拉开帷幕。十几年间,滚石、甲壳虫、平克弗洛伊德、齐柏林飞艇、大门、吉米·亨德里克斯、鲍勃·迪伦、面包、老鹰、克莱普顿、皇后等数不清的“混世魔王”开始在欧美各地兴风作浪,其声量与影响或可比作音乐史中的“二战”。
对于听众,这是百年难遇的盛宴,可对于乡村音乐,这却无异于一场惊悚的蝗灾。摇滚乐的崛起令乡村乐唱片的销量降至冰点,而这正是刚刚晋升为副总裁的切特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然而,切特还是如那个舞台上的儒雅少年一样从容不迫,他用以应对无坚不摧的摇滚风暴的,就是闻名遐迩的“纳什维尔之声”。
所谓的“纳什维尔之声”,是指当时的乡村音乐界对自身风格的一次调整(它后来成为了乡村音乐的一个细分流派),我们可以把它视为一种“改良运动”,而这场运动的领袖,就是切特。
切特采取的一种典型的操作,是弱化传统乡村歌曲中惯用的“鼻音”,削减粗糙的钢弦吉他和聒噪的小提琴,并适当融入人声合唱(多为唱诗班或福音乐团担任)、钢琴等元素,以此使原本的“土里土气”精致化和流行化。
不妨通过几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直观地梳理一下这种变化:首先,30年代的乡村音乐代表作(那时,还没有诞生“乡村音乐”这个统称):
30年代,在著名“星探”皮尔(Ralph Peer)的推动下,土生土长的乡下汉吉米·罗杰斯成为了初代的“乡村巨星”,大白话似的节奏型,结构简单的和弦,唱着家长里短和田间地头的爱情。
40-50年代,乡村音乐已比从前有了一定的变化,然而,正如当时的代表人物汉克·威廉姆斯所说的那样,“欲听乡村,先嗅牛粪”,总的来说,还是“土”。
最后,我们来听一下经切特改良后的乡村音乐:
很明显,相较从前,这些歌曲的元素更加丰富细腻了,多了一重文雅气质。而与旋律跟编曲相辅相成的,则是歌词部分淡淡的伤情和对田园牧歌的生活的向往。
切特为“素颜”的乡村乐化了一副“总相宜”的妆,而这场看似一击即中的风格改良,真正依赖的则是他对音乐形制的精准把握和其自身所具备的良好大局观,而如果不是深谙彼时社会中不同阶层的深层精神诉求和良好的大局观,亦不可能做出这样准确无误的判断。
这些由切特操刀的成功的案例也很快引起了其它公司和制作团队的效仿,在切特的领导下,纳什维尔成了名副其实的金曲之城,终于“击败好莱坞,成为美国第二大(仅次于纽约的)唱片制作中心”(1960年代《时代》杂志语)。这种改良成功唤起了大量中产阶级听众的共情,使乡村音乐从“蓝领专属”的范畴中跳脱出来,焕发了新生。
我所列举的两首歌曲,仍只是“切特出品”中的九牛一毛,如果你有兴趣,可以读读下面这张表格,看看里面记录了少名震一时的歌手和时至今日仍在传唱的金曲,你就会明白切特领导的这场运动,究竟意味着什么。
“由切特·阿特金斯制作的专辑”
图片来源于:维基百科截图
在这张列表中,你可以看到多莉·帕顿(Dolly Parton),吉姆·瑞夫斯(Jim Reeves),唐·吉布森(Don Gibson),艾迪·阿诺德(Eddy Arnold)、斯基特·戴维斯(Skeeter Davis)、派瑞·科莫(Perry Como)、鲍比·巴雷(Bobby Bare)和弗洛伊德·克莱默(Floyd Cramer)等等传奇歌手,他们都是切特亲自发掘或由切特担任制作的“纳什维尔之声”成员。
在切特的领导下,他们唱响了纳什维尔之声,也成就了后来为人称道的个人传奇。而能够成为切特·阿特金斯麾下的得力干将,也是这些传奇歌手们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谈资。我们完全可以这样猜测:如果没有切特,就不存在我们今天所听到的“乡村音乐”,而多莉·帕顿、约翰·丹佛等乡村巨匠,甚至后来靠着乡村音乐扬名的“霉霉”泰勒·斯威夫特,也都无从谈起了。
从助力猫王为摇滚播种,到缔造“纳什维尔之声”力挽狂澜,幕后的切特仿佛是跟自己下了一盘棋,棋步错峙间,是无数首好歌应运而生,是一位位巨星登台亮相,也是音乐的世界风云变幻。人们赞叹着,这个不爱讲话的乡下人,到底从哪儿来的这些才华与从容?而羞涩的切特只是保持微笑,说今天的工作太累了,他想一个人静静,用心弹一会儿吉他。
(三)守护神
讲几则关于切特的轶事:20世纪中后期,已然声明大噪的切特和朋友去一座公园的湖边弹琴。他们的音乐很快引来了一众行人围观,切特继续演奏并不时地跟大家讲讲段子、聊聊家常。
有意无意间,有人提到了切特的名字,此时一个男人走上前来,坚定地说:“你吉他弹得确实很好,但我万万不信你就是切特·阿特金斯。”直引得切特和朋友一阵苦笑。
这段故事的真实性已无从考证,但无论如何,类同的事件如果发生在切特身上,倒是真的不足为怪。在那个互联网尚未普及的时代,作为通常只能在电视跟音乐会上看见的“活传奇”,生活中的切特,的确保持着难以置信的平易跟善良。
1958年,一个叫做汤米的澳大利亚男孩儿从电台中听到了切特的音乐。
神奇的演奏令汤米瞋目,他对老爸说:“爸,你听!这人用一把吉他干了一个乐团的活儿!”可是汤爸怎么也不肯相信这样丰满的曲目全是靠着一把吉他弹出来的,他说:“傻孩子,那是录音合成的。”
四年后,汤爸过世,汤米又再忆起了那段“合成录音”,他决定给切特写一封信。信中,丧父的悲痛和对音乐的向往,织成了无邪的话语:“Hi,我是你的粉,我也会弹吉他。”
不久后,一件棕色的包裹真的飘洋过海来到汤米手中。包裹中,切特送上了个人专辑和一封回信:“你好小汤,原来我在澳洲也有粉,可把我乐坏了!代我向你家人问好!”
1965年,前职业棒球运动员、黑人查理·普莱德度过了一段身兼多职的生活:他在冶炼厂装煤,也在周末表演音乐。一天,抱着撞大运的心情,查理将自己的歌曲小样寄给了RCA(美国广播唱片公司)。
不久后,切特在堆积如山的样碟中发现了查理的小样,他即刻飞往洛杉矶,向高层力荐查理。而为了确保高层同意自己签下查理,他并没有告诉高层,查理是个黑人。次年,查理就发行了自己的首张RCA单曲《夜行蛇》。
1993年,42岁的美国女歌手、作家詹宁斯·艾恩对媒体公开了自己同性恋者的身份。一时间,媒体针锋相对,朋友敬而远之。紧张与孤独几将她吞噬。
唯有切特,一如既往地招待艾恩来家里吃饭,跟她斗琴。艾恩不禁好奇:“切特,跟我相处,不会让你感到羞耻吗?”切特却笑着说:“不啊!过去我老觉得你暗恋我,压力很大,现在总算放心了。”
给陌生的异国男孩回信,为底层的黑人保驾,对被孤立的晚辈施援,类似的“有助无类”还有很多。在名为“吉他先生”的官方网站中,设有一个叫做“当我遇见切特”的版块。板块中收录了几十位乐迷写下的关于他们“初见切特”的回忆。这些乐迷有的是在纳什维尔当地偶遇切特,有的则是从外州或其它国家专程跑去看望切特的。
面对乐迷的“突袭”,切特无一例外地保持着热情大方,无论几个人来、来的是谁,他都会暂时撂下手头的事务,像个老相识似的招待他们,参观自己的工作室、切磋琴艺,一起去餐厅吃饭还不忘抢着买单,如果赶上自己在当地演出,他还会让乐迷们免费进场观看表演,甚至把其他音乐家跟明星介绍给他们。
写下这些回忆时,当初的少男少女多已年迈,可是,从他们的文字中你仍然可以体会到那份与切特共处时真切的兴奋和感激。
而在查理·普莱德、詹宁斯·艾恩和汤米·艾曼纽尔等诸多得过切特恩惠的人的亲口讲述中,我们也得以了解到后面发生的故事:
因为切特的发掘,查理·普莱德成为了乡村音乐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歌手,也走过了一段不可复制的传奇之路,不久前的2017年,他刚刚收获了格莱美终身成就奖,聊起切特时,他言简意赅:“没有切特,就没有我。”
艾恩在公布“女同”身份的那一年,同时发行了专辑《打破沉默》并获得巨大的成功,这位少年成名的才女,终于在漫长的沉寂后再度爆发出惊人的能量。2000年后,她也收获两座格莱美奖杯。直到后来,她才从别人口中听说,1992年,正是因为切特多次致电纳什维尔的各大媒体,艾恩才不至在此遭遇同样的口诛笔伐。
至于男孩汤米(Tommy Emmanuel)——我们在文章开头就提到的那位当代的“钢弦吉他之神”——自从收到了切特的专辑跟回信之后,他就始终与吉他为伴,并誓要成为切特一样的吉他手。后来的日子里,他更得到了切特的提携,二人共同成就了一段在吉他音乐领域中令人神往的师徒情。
汤米跟偶像切特合作录制了专辑《指弹吉他手接管世界的那天》
如今68岁的汤米仍还活跃在舞台上,如果你听过他的音乐,就会知道,他已成功继承了切特的衣钵,而每当说起自己如何破解切特神奇的魔法时,汤米仍会露出孩子般骄傲的笑容。
切特拥有很多称号:“乡村绅士”表明了他卑微的出身跟高贵的人格,“Mr.Guitar”则诠释了他高超的吉他造诣跟他与吉他“共生体”般的亲密关系,它们都足够精辟,可我最喜欢的一个,要属“纳什维尔守护神”,因为切特所守护的事物足够珍贵,它不光是曾经危在旦夕的乡村音乐产业,更是无数人对他的敬仰与喜爱,是所有被他的音乐深深影响的浪漫期望,是一个女同性恋的安全感,一个黑人的未来和尊严,也是一个丧父的男孩易碎的心。
(四)普通人
对于自己创下的成绩,给予过恩惠的人以及收获到的荣誉,切特终其一生都保持着令人感到费解的低调姿态。
在媒体面前,对于那些涉猎到自身成就的问题,他要么敷衍了事,要么避而不谈,仿佛一切非他所为。谈及纳什维尔之声,切特半开玩笑地将它评价为“商业那点事儿”,并说“我为一切令我远离音乐的事感到羞愧”;
在被业界冠以各种华丽的头衔时,切特常常总显得有点不知所措,他不厌其烦地向外界强调,自己只是个“认证合格的吉他手”,后来也真的将c.g.p(“认证合格的吉他手”的英文缩写)印在了专辑封面上。这令我想起2006年感动中国节目组将奖杯颁给年近百岁的季羡林时,他坐在轮椅上前身致谢说“受之有愧”的样子。
专辑实拍图人说艺术的至高境界是返璞归真,可切特似乎不太一样。出身乡村且一生都在用音乐诠释“乡村”的他打一开始就带着那份“璞”和“真”。
从孩童到晚年,切特始终是那个羞涩的切特,对吉他的痴情也未有丝毫变化。他波澜不惊,表里如一,用他开创的“伪古典风格”(切特语,指美式指弹)弹奏着那些令人叹服的曲调,那里的兼收并蓄着音乐世界所有的云谲风诡,而比他的吉他容量更大的,则是他一成不变的痴与真。
如果有机会去纳什维尔,你一定要去看看切特的雕像,他不在艺术馆中,不在音乐厅里,而是坐在纳什维尔市中心的第五大道北和联合街的拐角处,他略显拘谨地低头抚弄着吉他,静静守护着他想要守护的一切。
最后,作为一个八零后男人特有的情结,我还是忍不住想用武侠次元里的人物去跟切特做一个比较:
在我看来,切特不像漫画《浪客行》里的宫本武藏,“天下无敌,何足挂齿”太狂;也不唐诗《侠客行》中那位“十步杀一人”的剑仙,太戾;他偏偏像电影《功夫》中那个修成正果的阿星,甭管地痞喽啰,还是火云邪神,只要你来,他就淡淡地问一句:
“想学啊你,我教你啊。”
<完>
作者简介
老于(于子寒),1989年生人。作者、诗人,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在国内多家吉他音乐、文化类新媒体担主编、主笔、记者、音乐会策划,2015年至今发表、编辑相关文字数十万余,采访不同类型的吉他音乐家、制作家、品牌负责人、教育工作者近百位。曾担任日本音乐家伍伍慧(Satoshi Gogo)中文版曲谱集《Shipmates》特邀编辑,被诸多指弹音乐人誉为“最懂吉他的作者”,励志做吉他音乐行业长久、忠实的观察者和建设者,为其发展贡献热量。
想了解更多关于于子寒的文章可以点击下方
深度好文丨吉他手,你到底想要什么?
嘿!别做“这样”的艺术家
《 杂文丨中国指弹,您该醒醒了》
访谈 | 向嵬:音乐如风,常伴吾身!
少研究器材,多和音乐交朋友
想了解更多咨询可以到公众号、微博、B站等搜索“吉他情报局”关注我们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