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适合讲给幼儿的感恩故事(懂得感恩的励志小故事金睿云学院:感恩节特辑,适合讲给孩子的8个感恩故事)

在幼儿成长的最初阶段,感恩如阳光雨露,滋润他们幼小的心灵;而讲故事作为感恩教育的重要方式,深受孩子们喜欢。通过聆听真实的故事,孩子们既能发挥想象力和思考力,也能得到深刻的启发,从而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在我们群星闪耀的历史长河中,诞生过许多影响深远的感恩故事。适逢感恩节,小编撷取了8个适合讲给幼儿的真实感恩故事,家长、老师们快给孩子们讲来听吧!

■本期导读:

●苏明娟︱希望工程“大眼睛”女孩的报恩

●张 震︱将军来到小村庄

●陈俊贵︱一个馒头与一生守护

●敖德巴拉︱草原上,一个女孩的反哺

●杨奥飞、杨奥翔︱98年洪水中的双胞胎兄弟

●洪战辉︱公益路上的农家娃

●丰子恺丨作画450幅敬送恩师弘一法师

●唐山十三义士丨自发奔赴抢险救灾第一线

NO.01

苏明娟︱希望工程“大眼睛”女孩的报恩

下面这张照片,相信很多大朋友、小朋友都看到过。照片上这双闪闪发光、饱含企盼的大眼睛,让许多人无法忘怀。这是1991年中国希望工程的宣传照,照片上的姐姐叫苏明娟。

苏明娟姐姐出生在安徽金寨县桃岭乡张湾村一个普通的农家,一家人靠打渔、种田为生,过得辛劳贫苦,她的学费成了家庭最大的负担。但她的人生因为这张照片发生了改变,在希望工程的资助下,苏明娟成功步入大学校园。

因为受助于希望工程,苏明娟在参加工作后,投身于公益事业,一直默默地为希望工程捐款,关爱有困难的青少年。2017年她当选共青团安徽省委副书记,2019年成立了以其个人名字命名的“安徽希望工程·苏明娟助学基金”,希望汇聚更多公益力量,帮助更多困难学子圆梦。

NO.02

张震︱将军来到小村庄

今天的安徽埇桥区芦岭镇丁桥村的盛圩(wéi)子,是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始终忘不了的地方。1941年,新四军参谋长张震来到宿东,晚上住在村西头四合院里,凌晨与日本人交战,在房东孔秀英夫妇帮助下成功突围,这一救命恩情让张震记在了心上。而这次战斗牺牲的部分战友安葬在了盛圩子,形成烈士墓。

1981年,张震到宿县指导工作,直奔盛圩子,找到孔秀英夫妇,向其表达迟来的感恩之情,此后,又来到烈士墓致哀。1999年,已经85岁高龄的张震,不顾家人劝阻,执意再到宿东,看望完孔秀英夫妇后,再次拜谒烈士陵墓,并捐款4000元。

烈士陵园义务守陵人是孔秀英的儿子盛志席。他说,2005年母亲去世,让人感动的是张震将军还发来唁电。在这之前,张震将军也不曾忘记他们,几次邀请自己一家到北京做客。

NO.03

陈俊贵︱一个馒头与一生守护

小朋友们看,这是新疆独库公路,是不是很美?但修建这条横跨天山的公路却很艰难,这份美丽背后,有很多感人故事。今天我们讲讲关于守护的故事,故事主人公叫陈俊贵,一名烈士陵园管理员。

1979年,陈俊贵随所在部队来到这里。第二年,仅调到班里38天的陈俊贵和他的班长、战友遭遇了暴风雪,与外界断联。生死存亡时刻,班长郑林书将最后一个馒头让给了年龄最小的陈俊贵,而班长和战友陆续牺牲了。

得救后的陈俊贵不忘班长临终嘱托——希望去他老家看望自己的父母。多方打听无果,1985年,陈俊贵决定带着妻儿,到班长和战友牺牲的天山脚下守墓。

20多年里,他从未停止对班长父母的寻找。辗转得到地址后,却得知班长的父母都已去世。陈俊贵跪在班长父母坟前道歉并承诺此生都守在郑林书坟前。只为风雪之夜一次生死相托,他守住誓言、守住心灵的最后阵地。

NO.04

敖德巴拉︱草原上,一个女孩的反哺

午后的阳光暖暖的、金灿灿的,在大草原上,更是好看极了。下面这张照片里笑容温暖的额吉(蒙古语妈妈之意)是敖德巴拉,她被称为“草原的女儿”、“国家的孩子”。

1959年末,由于自然灾害、食品匮乏,很多孩子被分批送往内蒙古家庭收养,敖德巴拉就是其中之一。来到养父母家中,她得到了十分尽心的养育。5岁,她患骨结核,养父母倾家荡产给她治病,这份草原大爱让她万分感动,心生感恩。

长大参加工作后,敖德巴拉下定决心要好好回馈这片给予她第二次生命的草原。跨上马背走遍3500多平方公里的草原,只为做好妇女儿童工作;退休后,她仍然坚持帮助有困难的孩子和孤寡老人。敖德巴拉数十年如一日尽其所能帮助这片草原上的一切,如同当年,内蒙古大草原给她无尽的大爱一般。

NO.05

杨傲飞、杨傲翔丨98年洪水中的双胞胎兄弟

这张照片里的小婴儿叫“抗抗”,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是因为她的妈妈在今年河南洪水中获救后生产,而救下这对母女的武警官兵杨奥飞、杨奥翔,也正是在1998年特大洪水幸存下来的孩子。

当年,他们的母亲临盆在即,在当地武警官兵的帮助下,连续两次转移临时居住地,成功产下他们双胞胎兄弟。有过这样的被救经历,当一名军人早已成为杨奥飞、杨奥翔兄弟俩的梦想,高考一结束,两人毅然选择参军报国,刻苦训练。时隔23年,在今年的河南洪灾中,他们也救出了一名孕妇。

23年前,两兄弟被武警官兵营救;23年后,他们又作为武警官兵救了别人。但不同的是,23年前,他们是被守护者;如今,他们成为守护者。

NO.06

洪战辉︱公益路上的农家娃

说起洪战辉,可能很多小朋友都听过他的故事。洪战辉十多岁时,父亲突发间歇性精神病,造成妻子受伤骨折,女儿意外死亡。随后,父亲又捡来一个女婴。而面对沉重的家庭负担,其母亲选择了离家出走。

虽然生活艰难,但洪战辉从未放弃,靠自己的双手,也从未接受别人的捐助。他像大人一样,做小生意、打零工、拾荒、种地。从高中到大学,他都将妹妹带在身边。2005年,洪战辉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他的故事被大家知晓。

不管生活给他多大磨难,洪战辉都用微笑去拥抱生活,还一直回报社会。2005年,从怀化学院毕业以后,洪战辉去了中南大学本、硕连读。毕业后,他创办一所中等职业学校做教育;成立“洪战辉助学基金”,帮助贫困学子有学上;成立了公益组织“湘爱会”,关注妇女儿童。16年前,他扛起家庭重担、带着弃婴妹妹上学感动了全中国的人;16年后,他带着“洪战辉精神”继续在公益路上发挥自己的能量。

NO.07

丰子恺丨作画450幅敬送恩师弘一法师

小朋友们,我们先欣赏几幅画,是不是很可爱、很有趣?这些画都出自大师丰子恺之手,今天我们来讲讲他和恩师的故事。

丰子恺一生都在追求简单纯粹,而让他找到这个方向的,正是他遇见的几位老师,美术老师李叔同(弘一法师)便是其中一位。深受李先生人格和学问教导,在毕业后,丰子恺几乎踏着李先生的脚印开启了人生规划,并在绘画上得到深刻的影响。

1927年,为祝贺李叔同50岁寿辰,他精心绘制50幅《护生画集》;10年后,又作《护生画集》第二集,共60幅。恩师李叔同非常高兴,很快为画集配了文字,大意是希望每过10年都能收到相应的画集,直到百岁。

1973年底,丰子恺终于完成了恩师的重嘱,画完了《护生画集》的最后一集的100幅画,这与他送给恩师第一集《护生画集》时,整整相隔了45年。直到恩师与世长辞,丰子恺的画笔依然没有停下。

NO.08

唐山十三义士丨自发奔赴抢险救灾第一线

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我们圆了百年奥运梦,也在这一年见证了中国人的众志成城。小朋友,你们看下面的照片,这是当年湖南冰灾的真实写照:隆冬时节,断水、断电、断路……时至今日,这一灾难仍让很多人后怕不已。

而在当时,却有一支农民队伍不惧严寒,自发地奔赴冰灾现场,他们就是河北唐山十三农民兄弟。他们其中年龄最大的已62岁;年龄最小的才19岁。

灾区困苦,但大爱质朴,他们遇到过许多危险,却都从未想过退缩。在奔赴湖南灾区修复高山电缆的路上,他们的汽车车轮一度打滑,停车后才发现,离悬崖只有十几厘米,差点决定了大家生死;同年,汶川发生地震后,这13人又自发前往救灾一线,不畏艰险救出25名地震幸存者。

而这一切都源于当年唐山大地震时,全国上下对唐山人民的支援,他们用中国农民式救灾表达感恩,让人震撼和感动。

信息来源:中国青年报、央广军事、中国退役军人、湖南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人民日报、 群山齐坚传媒、环球旅行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