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沈从文写作素材(沈从文的励志故事高考作文经典人物素材运用及欣赏——沈从文之四)

高考作文经典人物素材运用及欣赏——沈从文之四

(一)精彩片段

直面磨难

沈从文毫无疑问是中国文坛上的一匹黑马。这个只有小学毕业文凭的湘西青年,曾经一文不名, 凭着一支笔和一颗心,以及湘西人特有的野劲,硬生生地闯进了北京文坛。

困顿来袭时,是什么让沈从文反败为胜?是直面磨难的态度与胸襟。其实,在与苦难的拉锯战中,人更多时候是在与自身斗争:战胜沮丧,战胜恐惧,战胜放弃…… 在这一个人的沙场里,只要你直面磨难,别畏缩不前,把困境放到生活的另一个坐标系里去称量,再从中寻求通往从容和成功的暗道,你就能完成在苦难中最华丽的一次转身。

干一行爱一行,把每一行研究透

1948年受到所谓左翼文化人郭沫若等的猛烈批判,从文先生宣布封笔,中止文学创作,转入历史文物研究,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服饰。一个把湘西凤凰写的浪漫多姿的文人,只能从事枯燥无味的学术研究!

还要与他心爱的、相依为命度过抗战、内战的文字诀别!但沈从文却迅速投入到学术研究中去,这时著下的《中国古代服饰史》却成为了所有古代文物研究必备的文案。在双溪,身边无任何参考,仅凭记忆,他完成了21万字的服装史。

如此具有灵性和才华的沈从文,毫无疑问成了中国文学的一大损失。但那种寂寞的振作,真为受苦的读书人争气!

乐观豁达

当代著名画家黄永玉是他的侄儿,他有一次接到表叔的家书,上面写道:「这里周围都是荷花,灿烂极了,你若来了……

谁能想到呢?这封看起来浪漫平和的信写在十年文革中!那时从文先生已被下放到湖北咸宁干校去了,那个地方虽然名叫双溪有万顷荷花,老人家身心的凄苦却是可想而知。

有一天开斗争会的时候,有人把一张标语用浆糊刷在他的背上,斗争会完了,他揭下那张:「打倒反共文人沈从文」的标语一看,他说:「那书法太不像话了,在我的背上贴这么蹩脚的书法,真难为情!他原应该好好练一练的!

他从东城小羊宜宾胡同走过,公共厕所里有人一边上厕所一边吹笛子,是一首造反派的歌。他说:“你听,弦歌之声不绝于耳!”

宽容平和

“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这是沈从文的墓志铭,由张充和撰写。这句墓志铭深刻地表现了从文先生的一生,“不折服,不屈从,既仁慈,又谦让,他的文章像天上的星斗,而他为人则有赤子之心。”他的文章清新淡雅,就像他的人从来都那样温文宽和。但这宽容是有底线和原则的,钱锺书先生评价说:你别看从文这个微笑温和,文雅委婉,他不干的事,你强迫他试试!

君虽已故,我用却一生凭吊

从文先生就是一条河,从文先生就是一座山。

水有水的性格——灵动。从文先生性情如水,文笔如水,在那清澈的文思中涌动的是最纯净的人性之水。虽然政治的纷扰喧嚣之下,容不下沈从文给文学带来的那一泓静美之水,但先生仍然是那样如水的宽容平和、乐观豁达。

山有山的性情——沉稳。从文更无疑是一座山,他有着山的秉性。在“文革”期间,人们误解了他,伤害了他,他却毫不在意,他不争,他用大山的沉默去回击这群无知者的攻击。沉稳的大山在四季中却能变幻出不同的色彩,这无疑是对从文先生最好的评价。大家都知道从文先生是著名作家,殊不知从文先生也是著名服装研究专家。

这就是我们可亲可爱的从文先生:一条汩汩流动永远不会停歇的河流,一座四季常青生机昂然的大山。

在那湘西凤凰古城,你去走一走,去看一看,去听一听,你看见一位书生在吟唱、在书写了吗?

吟唱,吟唱水的多情;书写,书写山的传奇。

(二)优秀作品

沈从文和张兆和

沈从文曾经自惭形秽,但并没有压抑住他内心的骚动。他说:“打猎要打狮子,摘要摘天上的星星,追要追漂亮的女人。”

他第一次给人家写信,就直白地说:“不知道为什么,我忽然爱上了你。”如此大胆的语句,倒没有把张兆和吓到,因为追她的人实在太多,沈从文条件算是最差的。她喜欢给追求者编号,于是给沈从文编了个号叫“青蛙十三号”。虽然没有收到回信,但是沈从文并没有放弃,一封接一封地给对方写信。

最疯狂的时候,沈从文甚至说如果她不跟他在一起,他宁愿去死。

张兆和真心烦了,跑去找校长胡适让他消停消停。胡适也劝了,沈从文还是不消停,那劲头,就像当年在北京一定要混出名堂来一样。

张兆和虽然受不了他的烦,但翻出他写的情书,不得不说,水平不是一般的高: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如果我爱你是你的不幸,你这不幸是同我的生命一样长久的。”

滔滔激情,任谁读来,都抵挡不住。放暑假的时候,沈从文甚至直接去了苏州看她,成功讨得张家一家大小的欢心,最终让张兆和心动爱上了他。

四年了,沈从文写了四年情书,终于得到了女神的青睐,喝上了婚姻的喜酒,也终于过上了自己大胆幻想过的幸福生活。

婚后不久,沈从文写出了毕生最伟大的作品——《边城》,里面除了继续描写独一无二的湘西风景,还出现了一个纯真可爱的女主角——翠翠。

这个皮肤黝黑、健康天真的少女,原型就是张兆和。

(二)写在沈从文旧居

心披着一袭风尘,我从灯火辉煌的凤凰古城文化广场,走进从昏暗的灯光中淌下的月辉里,来瞻仰文学大师沈从文的旧居。

朦胧的夜色中,那青青封火砖有些模糊了,那斑驳木门有些模糊了,那繁体“沈从文旧居”几个字有些模糊了,那门上一把铁锁有些模糊了。只因陪家人多游玩了一会儿沱江,竟错过了沈从文旧居的开放时间。也罢,岁月深处的历史,如这夜色朦胧;远去的大师的背影,如这夜色朦胧。就让这一片朦胧美丽在我心中吧。

与沱江两岸灯火辉煌人声鼎沸的商铺相比,沈从文故居的灯光是暗了一点,人是少了一点。不过,辉煌的灯火灼疼了月光,鼎沸的人声多了喧嚣。而沈从文旧居前,有淡淡的月光洒下来,有浓浓的宁静漫开来。多好!有了这些,还需要什么呢?

两个戴眼镜的中年男士照相后匆匆离开。只剩我一人了。我情不自禁,又走近了大门。我知道,在大门的那边,是一片烟云,是一泓梦幻;人去楼空,那里什么都没有。然而,我还是不由自主地抬起手,轻轻敲响了那扇大门。

“咚、咚、咚。”

那扇大门发出了轻轻的回声。声音很厚实。那是逝去岁月的声音么?

沈从文只有二十岁就去了北京,那是一九二三年。他在外漂泊了六十五年,心身俱疲,一九八八想回故居看看,却再也走不进老屋,而在沱江岸畔的听涛山卧地长眠了。二00七年初夏的敲门声,他永远也听不见。

在沈从文长眠的宝地,有一花刚岩石碑,上铭十六字竭文:“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此刻,我坐在沈从文的旧居前,悟着这十六字,忽然想起“翠翠”来。

在今天的下午,我恍惚看见“翠翠”从《边城》中走了出来,款款行至沱江岸边,和我不期而遇。她带着满是银饰的帽子,穿着色泽亮丽、同样缀满银饰的苗服。一双美丽的大眼睛,望着来往的游客。我痴情地邀她合影。她灿烂地一笑,说要收费。那一刹那间我醒过神来,哦,她不是翠翠。比她清纯的翠翠仍在《边城》里,独自守在渡口,静静地等候着心上人傩送归来。

为了爱情,翠翠始终坚守着自己最初的人生选择,要以对歌的形式表达爱情,一切由男女自己做主。

多么纯朴而美丽的翠翠。我原以为她只是先生的一个幻影。今天,我才明白翠翠真实地存在。是的,呼吸着葱绿山林滤过的空气,踏进古色古香的小城,站在木纹鲜活的吊脚楼上望下去,只见沱江水泛着初夏的阳光,缕缕潋滟光波直抵心灵,就像恋人的湿吻一样让人迷醉。天天生活在这里,月月生活在这里,年年生活在这里,性情怎能不像沱江水一样清纯?这山这水这吊脚楼,难道不能孕育出翠翠?

翠翠是湘西人美德的化身。是中华民族美德的化身。

我原来只是把《边城》作一个爱情故事来欣赏。今天,当我来到湘西凤凰,当我来到沈从文旧居,当我“照我思索”时,我忽如醍醐灌顶,多少年来,因了我的浅薄,我是怎样误读了先生?《边城》哪里是一个爱情故事?分明是先生憎恨爱情与物质交换,而借翠翠这个人物对信守人的美德进行歌颂与弘扬!

我想起了《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是我们的祖宗在歌唱爱情的美德。他们从我们民族的生活中发现美德,又把她提升后加以讴歌弘扬,引领我们民族不在物欲中迷失了自己。沈从文先生也是这样,以自己的良知,塑造富有湘西特色的翠翠,至今仍照亮我们的灵魂。

是的,一个民族有美的东西,也有丑的东西。很多时候,人们会一叶障目,不知美为何物,丑为何物。那就需要圣人先知来点亮美德的灯,照着人们前行的路。

一个民族的美德,是靠一代代人口授笔传而得以彰显和传承的。芸芸众生,来去勿勿,所有的繁华与喧嚣都将成为昨日黄花,长久留在人间的惟有美德。美德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美德,那一个民族就失去了灵魂,就会被人类唾弃。

从《边城》中翠翠的纯美爱情,想到当今时代权力与金钱对爱情的践踏,我忽然有点悲哀了。那些二奶、那些卖肉的小姐,为什么就不能像翠翠一样去生活?

在沈从文旧居不远的一家小书店,《边城》摆放在最醒目的地方。告别沈从文故居从那里路过,我情不自禁放慢了脚步,向伫立在《边城》里的翠翠注目……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