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无臂无腿的有多少(杨孟衡的励志故事31岁中国无臂男神,剑桥毕业照刷屏,100万人在线点赞:他的父母就这样养孩子?)
这两天,在某短视频app上连续刷到同一个视频,内容是——
一位身着剑桥大学学袍的中国毕业生从容走过镜头,对着镜头露出了一个自信笃定的笑容。
而且只要是这位中国学生的视频,都有着几十万的播放量。
那这个人是谁呀?
查了一下,他叫杨孟衡,不是人间贵公子。
而是一个连手都没有的普通人。
原来1996年4月,6岁的杨孟衡在家附近的小河边玩耍时,因为好奇爬上了变压器。
结果10万伏的电压穿过了他的身体。
为了保命,杨孟衡只能被迫高位截肢,从此失去了双臂。
也因为没有手臂,他常常被同龄人嘲笑是怪物。
走在大街上,被邻居当成反面教材:不听话的孩子就会变成他这样。
那时候的杨孟衡慢慢明白:想要获得尊重,就要比别人强。
他说,“我赤手而来,两手空空,何必惧怕逆境带来的痛苦,有什么放不下的事,天不可能一直黑,你也不可能一直不发光。”所以,他学着用脚写毛笔字。
他的毛笔书法多次拿到云南省乃至全国大奖,甚至入选了全国青少年书法艺术人才库。
也坚持上学读书,并且在2010年高考中,以宜良县第一名的成绩被中山大学翻译学院录取。
上了大学,他又将自己的经历写成书,连续出版了《无翼也飞翔》、《心若骄阳》两本作品。
2010年7月16日,杨孟衡还应“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的邀请,到腾冲参加长江商学院的英语培训活动。
后来更是创下了一个人走过150个城市,做过300余场演讲,受众超过50万的纪录。
广东卫视曾把他的故事拍成了纪录片,里面说:他的人生就像他的名字,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确实,残疾将他的身体框定,却没有给他的人生设限。
不过,在这部名叫《无翼也飞翔》的纪录片里,主线之外,副线情节,才更加人一直琢磨,难以放下。
时间回到杨孟衡失去双臂的那一年。
在所有人都以为这个家要毁灭时,杨爸爸却每天四处打听消息,为儿子谋划出路。
在得知邻村有一个残疾人靠双脚写字挣了不少钱后,一家人也决定让杨孟衡卖字为生。
如果想要活着有饭吃,你就得有一技之长。于是还没等出院,杨孟衡就开始学习用脚捏着笔写字。
一开始,他写不了几个字就因为脚趾、脚踝酸痛想放弃。
这时妈妈就脱下鞋袜,捏起笔,陪他一起练。
母子俩时常练得脚趾抽筋,长满血泡。
功夫不负有心人,出院时,杨孟衡和妈妈都掌握了这一特殊技能。
虽然写得不够快,但比班上一些同学用手写的字,还要工整。
为了让儿子不在别人异样的目光中长大,杨家又搬迁到了县城里。
生活环境的变化,让杨孟衡渐渐忘记了那段惨痛的经历。
在原来的学校不敢上厕所的他,现在主动加入了学校的足球队,还当上了县城少年足球队的队长。
发现儿子的变化和对体育的热爱后,杨爸爸当即鼓励他以后可以做个运动员。
还帮杨孟衡报名了昆明市残疾人田径队。
因为,彼时的杨孟衡56秒就能跑400米,这个成绩稍加训练,在残运会400米比赛中几乎稳拿冠军。
杨孟衡一家太需要这样一场胜利了。
可老天仿佛总爱跟杨孟衡开玩笑。
刻苦训练了几个月,国际上田径规则突然更改,取消了杨孟衡那个伤残级别的比赛。
“田径不成,就换一个项目,从头再来。”杨爸爸带着杨孟衡一通检索,发现还可以参加游泳项目。
只不过,杨孟衡这个级别的游泳运动员触壁只能用头,那一瞬间的疼痛可想而知。
但是杨孟衡不怕。
为了达到蝶泳训练标准,他在训练的时候主动给自己捆上30斤的石头。
除此之外,他每天还要做几千个仰卧起坐。
刻苦的训练让杨孟衡得到了代表中国参加08年残奥会的机会。
得知消息的一家人终于感觉到苦尽甘来。
可因为赛前一个月训练强度太大,杨孟衡的肌肉时常抽筋,疼到连鞋都穿不了。
最后,带伤参赛的杨孟衡只获得了全国第六,与冠军的成绩只差一秒不到。
但就是这一秒,让杨孟衡从云端坠落,一蹶不振,从此每天在家睡觉。
或许也是感觉到残运这个行业,虽然适合儿子,但终究太过残酷。
于是,杨爸爸又鼓励杨孟衡:
“人一辈子机会多着,能活出一个样就行。”其中的那一个机会,就是读书。
2007年,17岁的杨孟衡在母亲的带领下,找到了一所愿意接收他的学校,从高一开始读起。
第一次考试,全年级800人,他考了倒数第三,英语只有20分。
没有别的办法,只能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
半年后,杨孟衡英语成绩120多分。
总成绩从年级倒数第三,考到了正数第三。
2010年,杨孟衡参加了高考,成为宜良县“文科状元”。
高出全县第二60余分,位列云南省57名,成功被中山大学翻译学院英语翻译专业录取。
据说,这是恢复高考以来,昆明市残疾程度最重,高考成绩最佳的考生。
大学开学前,父母亲对儿子说:
“我们只能送你到这里了,接下来能蹦多远,就只能靠你自己了。”感受到父母良苦用心的杨孟衡也给自己作了规划:主修英语,再辅修一门小语种,然后争取保研北大。
靠着父母的祝福和自己的咬牙坚持,在校期间,杨孟衡不仅拿到了中山大学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
大四那年,还成功获得了保研资格。
但是这次依旧是上天的一个玩笑。
“最终北大没有选择我。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三次失败。”保研北大失败后,得知身边有同学申请了出国留学,杨孟衡也动了出国的心思。
父亲得知后,二话不说,就把家里房子卖了。
当然,杨孟衡并没有用家里的这笔钱,而是选择回到云南边读书边创业。
创业之初,团队没有什么员工,杨爸爸就去帮儿子放PPT,还兼职现场摄影师的工作。
虽然“公司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困境后,团队散了,公司瘫痪。”
但好在攒下了留学的生活费。
于是,毕业两年后,杨孟衡申请了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和英国杜伦大学。
经过漫长且焦急的等待,他收到了3封offer,最终选择了剑桥大学。
2018年,杨孟衡顺利毕业,也跟从高中起就陪伴自己的女友修成正果。
就在不久前,两人还生了个宝宝。
所以,故事的A面,是杨孟衡足够励志。
就像余华在《活着》里说的:
“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喊叫,不是来自攻击,而是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苦难。”但从痛失双臂,到田径比赛,再到高中大学学习,剑桥求学。
在杨孟衡的人生B面中,总能找到他父母的助力。
面对孩子的缺憾,不抱怨、不放弃,面对孩子的未来,他们不含糊,不认输。
“儿子永远是自己的好!我能有什么不满意呢!”每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离不开奋力托举的父母。
更何况这对明知自己儿子是残疾人,却还是为其守护了一辈子梦想的父母。
想起教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的那句话:
“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伟大的灵魂,就是这样唤醒的。
我们希望孩子拥用的那些品质:善良、宽容、勤奋,不会自己生长出来。
而是需要从我们身上复制。
就像他们给杨孟衡的,是每个孩子都渴望的尊重、爱和自由。
无关乎贫富,无关乎健全。
更可贵的是,这种守护,如果少一点,落在土壤里的种子,就没有充足的养料长成参天大树。
多一点,就会因为溺爱而坏死。
所以,都说,人生是一场长跑,先赢不算赢。
其实,今日父母言行的底线,才是他日孩子真正的起跑线。
能改变的,就引导孩子去改变。
不能改变的,就陪伴孩子去适应。
不能适应的,就教会孩子去宽容。
愿我们,都能看见孩子的闪光点,陪他成长,为他喝彩。
-完-
图片及资料来源:
《31岁无臂男神刷屏:当状元、上剑桥、一身肌肉……背后的故事却感动千万网友》,益美传媒,2022.01.17
《“无臂学霸”杨孟衡:一个普通人的一败涂地和逆风翻盘》,维克多英语,2022.01.09
《无翼也飞翔》,广东卫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