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枕夜读故事内容(司马光警枕励志的故事古人寒窗苦读,除了悬梁刺股外,还有一种叫警枕的神器)
警枕
北宋时期,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创作《资治通鉴》的时候,每日秉烛读书写作至深夜,有时候半夜三更,或者凌晨时分爬起来继续写。
司马光神经衰弱睡不着觉?
非也,司马光睡觉很正常,他担心自己因困乏睡过了头,耽误读书写作,于是就用光滑的圆木当枕头,倘若翻身,头就会离开枕头而被惊醒,这种枕头即“警枕”。
“警枕”的发明人并非司马光,同时他也不是唯一使用警枕睡觉的古人。
司马光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记录:“鏐自少在军中,夜未尝寐,倦极则就圆木小枕,或枕大铃,寐熟辄欹而寤,名曰警枕。”
这段文字的白话意思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王钱镠在军中常常通宵达旦处理军政事务,困倦极了,就躺在用圆木做成的小枕头上,或者把大铃铛当成枕头,头稍微偏斜,小圆木就滚落一旁,大铃铛就会发出声响,人就会被惊醒,然后起身继续工作。
当时有“折中不睡龙”的说法。“折中”意为不偏不倚,“不睡龙”的“龙”指的是吴越王钱镠,兵荒马乱年代,钱镠很少能睡个安稳觉。
参与修撰《资治通鉴》的史学家范祖禹在《司马温公布衾铭记》一文中解释说:司马光效仿一百多年前的先贤钱镠,“以圆木为警枕,少睡则枕转而觉,乃起读书。”
钱镠
清代学者陆以湉[tián]在《冷庐杂识》中记载:“钱武肃王用警枕,司马温公亦用警枕。兴王贤相,勤劳正相同也。”
北宋文学家富弼青年时代在洛阳天宫寺读书,也曾在夜里躺在圆木枕头上,时刻警示自己不偷懒,后终成为一代名相。
那么,吴越王钱镠是警枕的发明者?答案依然是非也,警枕的出现,至少要追溯到先秦时期,《礼记》记载:“……弓、茵、席、枕、几、颎[jiǒng]、杖、琴、瑟……”汉代学者郑玄解释说:“颎,警枕也。”
汉代学者蔡邕在《警枕铭》一文中有“应龙蟠蛰,潜德保灵。制器象物,示其有形。哲人降鉴,居安虑倾。”等文字。
蔡邕
汉朝的警枕制作成应龙形状,应龙盘踞蛰伏时候一动不动,不彰显自己的神德,以此物警示世人要居安思危,登临高处预防倾倒。
准确的说,汉代的警枕以形示警,起到了座右铭的作用。
五代十国到宋代,警枕演化为圆木制作的实用器物,亦称“神鸡枕”,和今天的闹钟的作用极为相似。
《云仙杂记》记载:唐朝时期,安徽宣城有个叫史凤的妓女,待客有差别,她颇为中意的,就会引入“迷香洞”,里面有“神鸡枕、锁莲灯”,其中的“神鸡枕”很显然能起到不让人睡好觉的作用。
稍差则有“交红被、传香枕、八分羹”等待遇,看不中的根本不见,在门口以一碗“闭门羹”把客人打发走。
有个叫冯垂的客人,为了得到迷香洞“神鸡枕”的待遇,倾其所有,足足花了“铜钱三十万”。
关于“神鸡枕”,还有一种更神奇的说法。
明代出版的《华夷考》记载:“有名武孟者,得一瓦枕。枕之,闻其中鸣鼓起雷,一更至五更,次第不差……”
明朝时,有个叫武孟的人,不知从哪儿得到了一个“瓦枕”,枕着睡觉的时候,每到打更的时候,瓦枕里面就会传出敲鼓、打雷的声音,从一更到五更,分秒不差。
瓦枕不再发出声音,武孟听到外面“鸡三唱而晓”,天亮了。
到了夜间,瓦枕又恢复“打更”的功能。武孟“以为鬼物,举而碎之”,发现里面有感应夜气的机关,有识货的人告诉他,这是宝物,叫“诸葛行军枕”。
武孟傻眼了,好端端的宝贝成了一堆碎瓦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