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我想听励志故事英文(伪励志故事那些你听过的励志故事,不过是一尊佛像)

这是一个可以向许多人——甭管是亲人朋友还是陌生人——分享自己的时代。

Yep!show yourself!

开始先分享我一姐们,

2016年冬天她还是个116斤身高160cm的微胖女孩,不夸张地说,她妈都吐槽她当年是又土又矬,她来我家时被我奶奶当做"堂客"。

那年她每天坐在自习室没日没夜地学习,经长久绷紧,整个人紧张、敏感、自卑到谷底,好几次崩溃的时候打电话找我,讲着讲着电话那端渐渐就哭出来。

那年她考研司考双重失败,她亲切地称呼自己就是个“loser”,也称那一年是”地狱“。

2017年上半年没怎么见过她,但一直保持着微信联系,了解到她每天在操场跑10公里,不断刷新速度记录。

到了暑假再见到她的时候已是96斤标准体重,她的笑容自信起来,正意气风发准备二战司考和考研【嗯...女孩的逆袭真的就是从变美开始的】。

直到这个冬天,折磨她的司考已经顺利通过,体重稳定在88斤已经有两三个月,已经雕琢出很棒的健美身材。

她这一年靠着坚持锻炼,健康积极生活,严格控制饮食,高度自律以及不断学习,正在变得越来越好。

当然,还出现了一些从未出现过的情景:去医院做肩颈推拿的时候有男孩要她微信号了;在晒朋友圈健身照时,有各种妹子羡慕,直男点赞留言了。

会有很多人过来取经问:“哇你怎么瘦了这么多?”“天哪你还是人吗?“”你是怎么减的?“

她真的【脱胎换骨】了,现在活得很漂亮,很坚强。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这种逆袭类故事是不是不陌生?

是不是经常充斥在各种贴吧、论坛、视频等社交媒体以及各种书刊杂志中?

如果故事主人公所获得的“成功”恰恰是你所渴望的,那看完之后是不是感觉注入一股巨大的正能量?

你一定不陌生,那种听完某个励志故事后心中似有一股热血在涌动或者痒痒的感觉,

你的表情逐渐认真起来,心里想着我也要开始健身、我也要开始制定计划学习、我也要读书写总结做笔记、我也要每天早起朗读……

不妨猜一猜,

你认为这种励志故事所带来的激励效果能够维持多久呢?

如果按照主人公的方式,主人公分享的“干货”去实施某些计划习惯,你可以坚持多久呢?

——是半年?几个月?几个礼拜?还是只有几天?

根据我这么多年对身边人日常生活写照的观察来说,我想着这激励效果顶多维持10多天吧。

至于就我本人而言,能坚持1个星期就烧高香了。1星期后,我会说:“我做不到像他那样专注、有毅力、有恒心、有耐心。”

也难怪有这么一个说法——“听了那么多道理,却始终过不好这一生”。

可是为什么这些【成功者的励志故事】没有多大的激励效果呢?why?问题出在哪儿?

从小到大,家长老师们要我们读名人传记向身边的榜样效法学习,可是结果每每都是【臣妾就是做不到啊】。

其实,我们看到的【大多数】成功者故事并不完整,他们诉说的经验,哪怕是看起来包含了许多“干货”,也只显露出一半的内容,并经过相当程度的美化。

那些显露出来的内容正是让我们羡慕、崇拜、欣赏的一部分,并非真实。

我们听到这些故事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既有的刻板印象对于它的详细内容进行想象、推测,然后神化。

庄子老先生说过:“圣人无名,神人无功”,指的就是【那些真正对你有帮助的东西并不会引起你的崇拜,你甚至会忽略掉这些东西,或者觉得这不过如此】。

定时响起的手机闹钟、冬天烤火的电暖炉、吃的苹果、一张舒服的床和一床温暖的被子、一个…母亲。这些事物再普通不过了吧?再有用不过了吧?

闹钟喊你起来,电暖炉使你感到温暖,苹果助你消化并养颜,舒服的被子和床是你睡眠质量的保障,母亲..用处太多,不胜枚举了啊。

那些真正对我们有用的人或事物,是那么平淡无奇,以至于你压根都不会提起。

而相反,想想那些世俗让我们忍不住去在意的东西,那些让我们仰望、追求的事物,哪一个不是虚的?

比如人们喜欢拜的【佛】【上帝】,学生获得的【奖状】,【名次】,政党委员军人获得的【勋章】,运动员演员歌手获得的【奖杯】,比如我想获得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

再看看那些励志故事——什么【清华大学保安刻苦学习并考上清华】【某某某40多岁才开始写文章最后获得某写作成就奖成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会长还是主席】【某妇女被丈夫嫌弃,丈夫出轨,离婚后妇女狠拼工作身材变得越来越光彩夺目】,……万千故事中总有一款戳中你的痛点,让你内心深处持续震荡,鸡血涌动,顶礼膜拜,并产生经久不息的掌声。

这种故事甭怀疑,就属于【佛像故事】,你不定时得拜一拜,不过撑死也就是个佛像了。

这些故事主角在分享时也许详细讲述了自己是怎么克服困难,怎么努力,怎么调整自己的生活,怎么走到这一步,做了什么,别人听完竖起大拇指说:“你真厉害啊。”

主角可能仅仅认为自己在跟别人耐心分享自己的经验而已,也没有刻意渲染,

但潜意识里确实就是在抬高自己。

自我抬高是人这种社会性动物独有的本能。

在我看来,这属于【伪励志】。(这个词没有贬义。)

人性使然,我们忍不住在分享自己经验的同时给自己添上更多一层的光环,我们也确实相信描述出来的自己就是真实的自己。这个过程,用现代语言讲,叫做致命的【无形装逼】。

这就使得生活中绝大多数散播的正能量都是【伪励志】,是表象而已。

它哪怕看起来很完整,它每一句话都是事实。

但没有讲全,也就具有了蒙蔽性。

这些正能量,赋予你一时的鸡血,却无法激励你真正行动并坚持下去。

那这时候肯定有人问:什么故事才是【真励志】呢?怎样才是【真激励】呢?

不得不说确实有那么少数故事。

——这里面的主角你不会觉得他多厉害、多有恒心、有耐力、有韧性。

你会觉得他跟你一样很普通,甚至有很多缺点,哦豁,简直跟你一样。

那么这样一个普通平凡的人是怎么成长起来的?怎么克服某些困难的?

这其中的具体过程才是你值得吸收的部分。

还是我那个姐们,跟她微信联系的时候我了解到的是

【她经常晚上沿着学校操场跑10公里+】

【她中午过后就不碰油腻和甜点了】

【她每天晚餐差不多一个苹果,一根玉米】

【她感受着马拉松精神】,

这里面每一项我内心都是:”OMG,I cant do this!“

她会浑身散发光芒地码出一句:

”只有自律才能给你带来自由啊。“

”减肥就是遵循少吃多动,哪有什么捷径可言?我搞不懂他们为什么会跟我问窍门?“

我非常佩服她,她一度是我减肥路上的灯塔。

然后暑假之后,我跟她一起住了几个月,一起准备考试。

我算是看到了那励志故事的另一半。她的具体变化。

我看到她也会刷着淘宝的美食图片一边咽口水,

她练高抬腿视频时候的尖叫:“卧槽,虐死我了!啊!啊!啊!”

她晚上吃完一个苹果就说:“啊,好饱,真的好饱。”我心想:excuse me?一个苹果?饱?胃得有多小?

——结果到了早上她又能吃不少了,还会试探性地跟我确认:“我这早餐应该也不算多把?”

她一进健身房就开始摆姿态,照镜子,在别人目光下那动作做的格外有力,一言不合脱外套,只剩一件运动内衣。

她会说哪个哪个女孩好胖,吃减肥药也没什么用,哪个人体态不好。她喜欢点评别人的身材。

她一次晚饭撑开了肚子吃麻辣烫,吃完后就开始左右走动,想要吐掉吃进的食物,并试图抠出来。

稍微吃多了或是吃了饼干就会狂运动或者要吃消化梅子,并让自己一直站着。

她买衣服买s码,然后皱着眉头说:"哎~,s码都大了。得换xs。"

她吃着高热量食物的时候会装不在乎地说:“管他呢,反正我不怕发胖。”

这样的“过程”更为真实,但是太细微太琐碎太立体,太贴合一个人的真实形象,我看到她减肥过程中的自恋、恐惧、焦虑,并不单纯只是所谓"坚持,有毅力"。

这是不会被称颂和分享的部分。

并不是说文开头中【励志故事】里的那个她就不是她了。

只是励志形象的她再加上我实际观察到的她,才组成了她的【真实】。

我褪去了对她的羡慕,却也成功地跟着她keep住了健身的习惯。

当别人觉得我很励志、上进或者夸我的时候,我是怎么想的呢?

——其实我是坐立不安的。

挂一个花式夸我的“迷弟”

可以说相当莫名其妙了。

人就是这么奇怪,

当别人各种赞扬我时,甭管是否真心赞扬,我会开心,但很快又开始感到惶恐不适,感觉当不起,配不上。

当人们暴露出对我的轻视或者说我想象别人在轻视我时,我又开始拼命肯定自己,维护自己,树立自我形象。

人大多是宠辱皆惊的,而宠辱不惊就是一种很高的境界了。

我相信每个所谓励志故事的主人公也会有觉得自己懒惰,没有意志力,无药可救,没有别人说的那么好的时候, 而这些,很少被分享出来,他们呈现出来的都是自信、坚毅、顽强、敢勇…

这并不奇怪。

比如对于考研,我就会一本正经跟研友跟亲戚们说:“我感觉考研还蛮轻松诶,没有想象中艰难,上午下午晚上搞复习,中午还能追剧,晚上去健身。我发现啊考研压根不需要报班,完全可以自学。“

——这些都是事实,也是我当时说出来发自内心的感受。

但很明显说这话时候的我忘了我考研时候经历的压抑与痛苦。

说了一半的事实+自我希望受到赞许的倾向 +每个人经验的不同就容易让别人形成认知上的偏差。

——我不会跟别人提起

我经常书本看不下去了就【偷偷打开手机看视频刷帖子玩手游】,然后我爸妈一旦过来我就【立刻把视频关掉】继续看书,于是我爸妈就看到了我【日日刻苦学到深夜12点】。

我之所以每天坚持学习英语口语40分钟+听电台做笔记20分钟,是因为我在一个app上设置了计划【每天学习口语40分钟并截图为证】【每日听电台20分钟并做笔记截图为证】,并分别交了【66块钱】和【18块钱】保证金,完不成一定指标的话这钱就全分给我的【计划围观者】了。作为一个吃土穷女孩,我必须得把目标完成,让这钱退到我的账户里来。

我会不定时写文章,纯粹就是想吐槽了,吐槽欲又强烈,怕以后记不起来。写出来的文章也不见得多有文采,也什么手法。但是对外可以怎么说呢?换个说法就是:”我有时候会产生某些灵感,会拿便签记录下来,这样灵感才不会溜走。“

室友都在玩王者荣耀,就我没玩。只听这句话是不是要推断出我是爱读书与上进的娃了?事实上是室友们不推荐我玩王者,因为她们晓得我一旦去了解到这个游戏的有趣了,那得夜夜通宵打排位了,我不能控制我记几的网瘾啊!

再说我声称我经常运动健身,一周去4-5次健身房,那不熟悉我的人是不是脑海里浮现出一个身材矫健面容姣好的GIRL了?不,不是那样的,我的脸还是那么的圆,大腿还是那么的粗,身子骨还是那么的硬,

——因为我爱吃,我与食巨近,喜欢久坐不动,我常常体会着什么是”馋“,却极少感受到过”饿“!别跟我说我忍不住吃是没有自制力,奥巴马那么优秀自律还是个始终不能戒烟的老烟枪呢!

其次我健身根本不会让自己拼尽全力狂出汗,出一点汗就满足了,就以为消耗了。

我之所以不会提起这些,是因为我的自我赞许心理在作祟。我宁愿让别人觉得我是一个学习学的很轻松、爱看书、爱烘焙、爱健身的励志猪猪girl。

再说说那些被媒体夸大的故事吧,那些成功人士的故事永远也让你看不到真正成功的原因。

黄执中大大曾经提过——如果有机会接触到那些在你眼中的成功励志人士,与其问他们如何成功,不如问他们如何失败的。

我很喜欢的辩手邱晨分享过他们辩论队的光辉故事时,她说了两个不同的版本,

一个是媒体、教科书最喜欢的宣传模式:

”我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我们这一群人始终朝着梦想前进,学生时代就喜欢打辩论,到后来不论是遭到了什么样的社会压力和艰难险阻,都不曾让我们放弃过对辩论的热爱,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我们在各自坚持的领域中,认识了志同道合的彼此成了好友,在奇葩说的舞台上擦亮了自己的发光点,找到了事业的方向……“

这是相当熟悉的一个pattern.

邱晨又说另一个版本的故事:

“我们学生时代就开始打辩论了,在这个领域常常享受到赢家的喜悦,这个圈子压根就是我们的舒适圈,舍不得跳出来。我们没有去坚持任何东西,更没有说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和毅力坚持梦想在这个圈子披荆斩棘,

而是因为本来就还算杰出,所以才有本钱用比较低的代价来维持学生时代的兴趣,

因此我们这群人并没有比一般人更有毅力或是决心,在其他领域我们甚至会表现出高于常人的懒和丧。

要我说,我们是被辩论这件事情给惯坏了,

要不是打辩论对我们来说真的是挺擅长挺简单的,不然以我们散漫随性的个性是非常难坚持其他任何事情的。“

当然,这个版本的故事也不尽然是事实,他们也不会像第二个版本那般描述的那样"难以坚持其他事情"。

关键是你信哪一个故事呢?

如果是第一个版本,你会因此去坚持对辩论的喜爱吗?那你放弃辩论了是不是要觉得自己不如邱晨他们热爱辩论了?不如他们坚持、不如他们有毅力了?

但如果相信第二个版本的故事,你可能会开始放下一些东西,

你会知道,哦,你所崇拜的励志主人公没那么神。坚持、毅力、决心并不是他们成功的原因,很可能只是他们在自己擅长并感到舒适的领域待久了,已经成了习惯。

有人会反驳:可是这些主人公就是比我们要有毅力、能坚持啊。

没错,我从未否认过第一个版本励志故事的真实性,可是这【没有实质帮助】。

在大肆渲染励志故事的媒体氛围下,

我更提倡把这些励志主人公拉下神坛,看他们是怎么在某条路上摔了跤,看他们是什么时候忍不住要放弃的,这才是他们的成长,也是我们需要借鉴的地方。

那些各个领域的牛人,会不会只是正是因为他们形成了某个爱好才更容易在这条路上走下去?

一个本来就有练书法习惯的人和一个一时兴起想练好书法的人比起来本就更容易发展成书法大家。

一个本来就对生意敏感,具有经商头脑的人和一个听了他人故事想去做生意的人比起来本就更容易变成一个成功的商人。

一个本来气质就很生动灵动不害怕他人目光的人和一个性格内向木讷的人比起来本就更容易成为一个优秀的演员。

一个什么都能做得很好的人,之所以什么都能做好,是因为当他做好某些事情之后有了成就感,逐渐获得一种自信,这种自信更加推动了他在其他领域也能做得很好。

那些从小到大父母让你学的其他人家的优秀孩子,他们很完美,拿高额奖学金,出国留学,作文上报纸,学生会会长,你想学你也学不来,这种描述出来的没有任何个人瑕疵的形象——并不是一个真实完满的形象。

马云和俞敏洪的经历固然精彩,但已经被媒体夸大太多。

所以当面对这类励志故事,你把它当做佛像拜一拜就好,无需放在心上。那不是你发自内心想要的,只是一个泛泛而论的虚无愿景。

你得相信,看别人的所谓励志故事是没什么积极作用的,你有属于你自己的励志故事。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