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欧文亚隆的妻子(欧文的励志故事欧文.亚隆的完美人生之谜)

欧文.亚隆有一个完美的人生!这是我读完《成为我自己:欧文.亚隆回忆录》的最大感受。事实上,这不仅是我的感受,也是其他人的感受。例如,亚隆的一位饱受丧亲之痛的病人抱怨说:“我的意思是,你怎么能了解我?你的人生美好得简直不像是真的——温暖、安逸、纯洁,就像这间办公室。”当然,最重要的是亚隆自己也这么认为。“我总是让我的患者去探索遗憾,并敦促他们追求一种无悔的生活。现在回想起来,我也几乎没有什么悔恨。我有一个非凡的女人作为我的人生伴侣。我有可爱的孩子和孙辈。我生活在世界上一个得天独厚的地方,有理想的天气、优美的公园、富裕的生活、很少的犯罪,这里还有斯坦福大学——世界上最棒的大学之一。而且,我每天都收到邮件提醒我,我曾经帮助过遥远的地方的某个人。因此,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说的话很适用于我:‘这就是人生?那么再来一次’!”这是传记中的最后一段话,亚隆写这段话时85岁。读完这段话,我陷入了沉思,我在想,当我85岁的时候(如果能活到那时的话),我会对自己的一生说些什么呢?这个问题让我感到不安!我知道,这是个重要的问题,而且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问问自己这个问题。

亚隆的人生从一开始并非那么完美,甚至谈不上多好。他出生于一个犹太家庭,他的父亲在二战之前从苏联逃到美国,一家人住在加利福尼亚的一条混乱贫穷的街上,依靠一家杂货店艰难度日。早期家庭的艰难贫穷给亚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他造成的影响显然不是太好,这在《诊疗椅上的谎言》这部小说中可以看到。在《诊疗椅上的谎言》中,那位沉迷于追逐金钱和权力的马歇尔医生在谈到父亲的小店时说,为了赚到3分钱的利润,每当有人来买手套时,他父亲就假称手套在店后的储藏室里(后面实际上是一条巷子),需要花一两分钟去取,然后疯狂地跑到两条街外的市场上以一毛二的价格买下,再以一毛五的价格卖出。马歇尔医生承认,“说那扇门通往一个储藏室而不是巷子——那是我整个生命的写照”。马歇尔父亲的原型就是亚隆的父亲,他在传记里对这一幕有详细的描述。但对亚隆影响最深的还不是艰辛和贫穷,而是他与母亲之间的关系。“我与母亲的关系是我一辈子的伤痛,但矛盾的是,她的形象几乎每一天都在我的脑海中闪过。”“她虚荣、一意孤行、爱管闲事、疑心、满怀敌意、抱持强烈偏见和不可理喻的无知。”这就是亚隆对母亲的印象。“我从来不记得曾和她共度温馨的时刻,也从不以她为我的母亲为傲,我从没有过‘有她做我妈妈我真高兴’的念头。她是个刻薄的人,对任何人都有刻薄的批评,只除了对我父亲和姐姐之外。”在一次父亲突发疾病中,母亲对着亚隆大喊“你——你杀了他”,让亚隆从此对母亲关上了心门。读到这一段时,我时常想到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马斯洛,他和母亲关系如此糟糕,以至于直到母亲去世,他也没有原谅她。母亲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得不到母亲欣赏的孩子通常缺乏自信。马斯洛永远记得她母亲跟人说的“我从没见过比亚伯拉罕更难看的孩子”(大意如此),他说,要不是后来他取得的那些成就,他可能会成为一个精神病人。亚隆呢?也好不到哪里去。平心而论,从照片中看得出,亚隆小时候是个漂亮的孩子,而且也没有证据显示母亲曾经攻击过他的相貌,但他对自己的感觉仍然不好。“我从来没有,一刻都没有,认为我自己是一个漂亮的男孩。我害羞、木讷、缺乏自信,并且从没想到有人会觉得我有吸引力。”当一位小学时期的女同学在很多年之后告诉亚隆,他小时候“是一个头发乌黑亮丽的漂亮男孩”时,亚隆这么说。因此,简直可以认为,亚隆是带着创伤走向生活的。

进入大学的亚隆疯狂学习,他的勤奋和聪敏让他以非常优异的成绩顺利地完成了霍普金斯的学业。毕业后的亚隆在军队待了一段时间,然后在三个选项面前选择了斯坦福大学。要知道,那时斯坦福大学的临床心理学还是一片荒漠,而且给的待遇也是三个选项中最低的。但亚隆仍选择了斯坦福大学,只因为那里给了他想要的工作:教学和科研。进入斯坦福大学的亚隆,一如既往地疯狂,和我们这个时代的大多数科研青椒一样,教学、撰写论文、申请项目是常规工作,而除此之外,亚隆还在医学院带领团体辅导,更加不可想象的是,亚隆和他的妻子还养了四个孩子。读到这一段时,我的脑海里时常闪现出那种被工作和家庭生活搞得一团鸡毛的可怕景象。可亚隆不仅工作完成得十分成功,著名的《团体心理辅导:理论与实践》就是这一阶段的产物,孩子也教育得非常出色,他们后来都进入了斯坦福大学学习,并在各自的领域里有所成就。我忍不住感叹,这是如何做到的?!亚隆经常利用学术休假去世界各地旅行,但一次的东南亚之旅及其后续的经历让其在病患中被折磨了长达十六个月,这是一种连斯坦福大学的医学也找不到原因的病痛。亚隆说那是他人生的至暗时刻。中年之后的一段时期,亚隆的婚姻也出现了危机。她的妻子是位著名的文化学者,很有天赋,勤奋而执着,尤其在进入斯坦福大学后(之前在另一所小一点的大学),更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因而在生活中与亚隆渐行渐远。亚隆在这一段经历上的着墨不多,但从他主动提出分开来看,这段关系危机应该不像他说的那么轻描淡写。除了自己的婚姻危机,他四个孩子的婚姻也都经历了离异,孩子的婚姻伤痛几乎必然会给父母带来痛苦,何况还是四次,想必亚隆在这些事情上没少煎熬。

人生苦短,亚隆似乎也不例外,他在传记中写道,“我一生都在探索、分析和重建我的过去,但现在我意识到,我的内心充满了泪水和苦难,我可能永远也无法摆脱。” 要是在20岁时读到这句话我可能不会有什么感觉,但40岁的我被这句话深深地震撼了,读到它的第一反应竟然是,谁不是呢?!这种体验与现实的生活境遇无关,和年龄有关。“一个人在40岁时对事情的感受,是一个人在25岁时无法了解的。”亚隆在《当尼采哭泣》中借布雷尔之口如是说。既然如此,我为什么还会觉得亚隆有一个完美的人生?其实,所谓完美人生,完美的不是人生,而是对人生的追求。亚隆的人生真正让人艳羡的不是那些具体的内容,尽管它们看上去确实很不错,而是他度过了他想要的一生。用存在主义的说法,亚隆的一生让亚隆成为了自己的存在;用人本主义的说法,亚隆的一生是自我实现的一生。

亚隆深信,“心理治疗的目标是帮助病人从黑暗面引出其中的力量:能力、生命力、创造驱使力”。亚隆的一生就是这一信念的真实写照。在父亲疾病突然发作,母亲冲着亚隆咆哮着“你——你杀了他”,亚隆处于极端恐惧和愤怒的那个夜晚,那位家庭医生给这个家庭带来的安慰,让亚隆决定成为一名医生,那年他14岁。在以后的学业和职业生涯中,亚隆都在向着这个目标努力,并成为具有世界声誉的心理治疗大师,帮助了无数深陷痛苦中的人们。15岁时,亚隆遇见了后来成为他妻子的玛丽莲,一见钟情让这个从未觉得自己有吸引力的自卑男孩,付出他全部的勇气和努力,终于在8年之后将玛丽莲变成了他的妻子。他把自己在学业上的成就归功于为了赢得玛丽莲的芳心。对于这段关系,亚隆在书中多次感叹自己的幸运。“我度过的几乎每一天,我都为能够与玛丽莲共度一生而感激不尽。”“她提升了我的思想,激励了我的雄心,并且给我提供了优雅、大方和致力于精神生活的榜样。”但亚隆从不认为这是天赐良缘,在亚隆的观念中,没有什么是天赐的,也没有什么是安排好的;他说,与其说我找到了这一段关系,不如说我创造了这一段关系。亚隆和玛丽莲的婚姻是亲密关系的典范,“我学会接纳她的一些缺点——她对烹饪、体育赛事、骑自行车、科幻小说以及科学本身漠不关心——但所有这些抱怨都是微不足道的。我感到幸运的是,她就像一部西部文化的活百科全书,跟她生活在一起,我提出的大部分历史活文学问题,都能够立即得到答案。”而他的妻子学会了忽略他的不足,“我的房间杂乱无章,拒绝打领带,像个青少年一样迷恋摩托车和敞篷车,以及我假装对操作洗碗机和洗衣机一无所知。”包容和接纳让他们的婚姻持续了60余年,并将继续持续下去。亚隆说自己不懂艺术,生活中缺乏品味,但他热爱故事,认为“故事不仅是生活叙事,还是对人类欲望、恐惧,还有对意义的追寻的探索。”因此亚隆的作品无论是专业著作还是小说,都从不缺少生动感人又发人深省的故事。亚隆不仅多产,而且质量上乘,在他的诸多作品中,《团体心理辅导:理论与实践》和《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已经通过了时间的考验,成为同类著作中的经典,而小说《当尼采哭泣》、《诊疗椅上的谎言》等一度成为畅销书,有些甚至被拍成电影搬上大荧幕。

读着亚隆的人生,会很自然地联想到他的存在主义心理学思想,这让我深深地觉得,亚隆的一生就是探索应对人类存在处境的一生,就是探索如何在存在的荒芜中开出绚烂的生活之花的一生。为了探索死亡对人生的意义,亚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带领绝症病人团体辅导的心理医生;他是如此深入细致地观察死亡,以至于自己数度陷入死亡恐惧的梦魇之中,并严重到需要寻求另一位存在主义心理学大师罗洛.梅的帮助;对人之必死的清醒意识让亚隆深切地感受到生命的弥足珍贵。在亚隆的理论中,爱是缓解孤独最有效的方式,亚隆用他与妻子漫长的亲密关系告诉世人什么是爱,以及如何维持爱。亚隆的一生是自由的一生,他总是听从他的内心呼唤做出选择,并为每一个选择全力以赴;他的一生也是创造的一生,他创造了他的亲密关系,创造了他的职业生涯,也创造了他的生活。亚隆对生活的投入为他找到了生活的意义,使他在85岁时候可以自豪地声称自己度过了无悔的一生。亚隆的人生是真正意义上的“知行合一”!还有什么样的人生比这样的一生更完美?!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