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丑就要多读书(圣经励志故事关山远:为什么人“丑”就要多读书? | 世界读书日)
发现思想力 成就影响力
突然发现,中国涌现了一个庞大的热爱跑步的人群,奔跑已经成为很多人的生活方式。为什么爱上了跑步?原因很多,有句调侃最得人心:体胖还需勤跑步。
别忘了,“体胖还需勤跑步”的下一句是:人“丑”就要多读书。
1
清晨,淅淅沥沥的雨中,人类的孩子将一本厚厚的书送给了一头名叫毛里斯的红毛猩猩,并翻开书,教它认字。
这是好莱坞大片《猩球崛起2:黎明之战》的一个镜头,结合整部电影来看,这个镜头尤显意义非凡。《猩球崛起》系列是科幻片,但更像预言片,说的是人与猩猩的关系,其实暗含着人类起源与进化的故事。
《猩球崛起2》接着上一集的故事开始:致命病毒“猿流感”弥漫全球,遭此横祸的人类只有一小部分幸存下来,聚居在旧金山。猿族首领凯撒(由人类养大,对人类情感复杂)在深山密林中建立了自己的猿族家园,过着幸福平安的生活。
然而随着一小队人类的到访,他们的宁静被打破。在接踵而来的人猿大战中,人类与猿类均分成了主和与主战两个阵营。
凯撒希望与人类和平相处,但猿二号科巴因小时候充当人类的实验品,遭受过虐待,对人类充满仇恨,渴望开战,凭借阴谋推翻了凯撒,夺得宝位,率猿军杀向城市。智商最高的是毛里斯,它类似猿类王国国师的角色,为首领出谋划策,还教小猿类识字——没错,教它们识字。
这完全就是无数年前人类原始社会挣脱出愚昧时代之前夜的缩影:发明文字,知识传授。文字与书籍的出现,是人类进化的一大标志。
日本作家斋藤孝曾写有一本名为《读书力》的书,他表示,读书不仅仅是一种兴趣、一种爱好、一种方法,更应该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形成改变思维的能力、提升交际的能力、构成个人“进化”的能力。
只是在电影中,这一切发生在未来某一年的猿类社会。跟人类社会一样,猿类社会也很不团结,像科巴这样的“老二”,扮演着人类社会屡见不鲜的野心家,找个机会就想取而代之。
当然,这是一部正能量的电影,在人类与猿类均付出惨重代价后,阴谋家费尽心机还是失败了,凯撒因为得到人类的帮助而成为笑到最后的胜利者,毛里斯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它在科巴夺权后带领一众猩猩宁可被关起来也不愿成为走狗,对前主忠心耿耿,并在关键时刻用自己的智商战胜了对方的蛮勇。
这其实说的就是知识的力量。
《猩球崛起2:黎明之战》可以做各种解读,例如科巴是悍勇却保守的,对人类充满仇恨,它对人类的学习仅仅停留于像人类一样抠动板机开枪杀人,也就是说,只停留在“器”这个最低层面,却不知上面还有“术”,往上还有“法”,最高的是“道”。相比之下,凯撒与毛里斯,学习的境界就高多了。
在这部电影中,科巴是诸猿之中模样最为丑陋的一个,那种狞恶的丑,它为了骗取人类枪支,假装小丑模样,被骗枪的傻哥们开心地叫它“丑宝宝”——这字幕不错。
旋即,“丑宝宝”以特别不被人关注的方式开枪了,杀掉了第一个人类,然后它用武器库里的枪支武装了更多战斗猿,开始杀戮更多的人类。
但杀戮带不来进化,进化需要学习。这部电影讲的是进化与文明的故事。人“丑”就要多读书,猿类也一样,所以最后“丑宝宝”挂了。
2
“人‘丑’就要读书”中这个“丑”,不仅仅局限于颜值这个层面,更多指向人在社会中所陷入的某种困境,比如“矮穷矬”,又比如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的那个男一号安迪。
入狱前,安迪是一个银行家,收入丰厚、受人尊敬。但蒙冤入狱后,原来的环境已经彻底被摧毁,他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绝境,甚至无法掌握自己的身体——例如频频遭受比殴打更恐怖的鸡奸。
灰褐色的监狱,是个隐喻意义强烈的所在:这里的囚犯被打回动物原形,文明在此不起任何作用,完全是丛林法则中的弱肉强食,没有道德约束而又膀大腰圆的恶人,在此处于食物链的顶端,横行无忌。
《肖申克的救赎》改编自史蒂芬·金的同名小说,这是史蒂芬·金为数极少的没有涉及恐怖及灵异题材的小说,但从另外意义上来说,这同样是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题材。
试想想,这完全像一场恶梦:人类文明社会的规则在这里统统不起作用,你读了再多的书、知识再渊博,也不如一个没有任何底线的文盲恶棍。
这部电影,最打动人处,恰恰在于绝境中心存希望,而最终变成一个知识改变命运的励志故事。
因为一次劳役时听见狱警在埋怨高税务,安迪插话了——在监狱里囚犯试图跟狱警说话,是要冒着巨大风险的——但前银行家安迪毕竟深谙如何用利益打动他人。很快,他开始替越来越多的狱警处理税务问题,然后是小孩升学、洗黑钱……他读过很多书,其他人没有,这是他的优势。
他不用再承担繁重的体力劳动,还巧妙地借狱警之手打残了企图鸡奸他的恶人——在没读什么书的狱警眼中,读过很多书的安迪,能够帮他们解决他们无法解决的问题,其重要性,自然远远超过一个没读过什么书的囚犯,虽然这个囚犯孔武有力,但在他们眼中,也不过一只强壮的蟑螂。
安迪因为知识,赢得了他在监狱的地位,但他深知,监狱长和狱警们也深知:即便他很重要,但他还是动物,或许只是从一只羸弱的蟑螂,变成一条智慧的狐狸,但还是动物。狱警们再粗鄙无文,安迪再学富五车,但前者仍然掌握着后者的命运。
在深陷牢狱的漫长岁月,安迪始终在为能够自主掌握命运也即重获自由而默默努力,他不是一个书呆子,他知道行动的重要性。当他最终逃出生天,气急败坏的狱警发现了他越狱的工具——嵌在《圣经》中的一把岩石锤。
这是一个读书人像蚂蚁一般的艰难自救。
在电影史上,《肖申克的救赎》拥有超卓的地位,人们如此高的评价,恐怕还来自于这部电影给人的代入感:如何用顽强突破逆境,如何用知识改变命运。
所以,电影中很多场景,让人激动不能自抑,例如,安迪因为在监狱里放歌剧唱片而被关禁闭,但他说:“这就是意义所在。你需要它,就好像自己不要忘记。不要忘记世上还有不是用石头围起来的地方。不要忘记自己的内心还有你自己的东西,他们碰不到的东西。”
就像玄幻小说中的情节:一个人,即使被噩运轰击得身神俱灭,但只要保有元神,终会留住一线生机,以待日后复原。是的,元神,最珍贵的教养、学识、智慧……这是他们碰不到的东西。
3
明朝人曹臣编有一本《舌华录》,上面记有这么一则轶事:苏轼一日饭后散步,拍着肚皮,问左右侍婢:“你们说说看,此中所装何物?”
一婢女应声道:“都是文章。”苏轼不以为然。另一婢女答道:“满腹智慧。”苏轼也以为不够恰当。爱妾朝云回答说:“学士一肚皮不合时宜。”苏轼捧腹大笑。
这笑,其实很酸楚。苏轼以潇洒风流著称于世,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典范,但他恰恰因为书读得多了,独立思考能力强,拒绝随波逐流,先是批评如日中天的王安石,因此吃尽苦头,险些丧命;王安石倒了,那个小时候砸缸砸出名的司马光逆袭成功,正红极一时呢,但苏轼又开始跟司马光唱起对台戏来,确实“不合时宜”,仕途再遭挫折。
是的,读书往往并不会让一个读书人,拥有比从不读书的村夫农妇更娴熟的趋利避害的能力,反而因为读书多了,更不甘心苟且偷安、听天由命。
苏轼曾写过一首诗,开头两句就是:“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可谓字字沉痛。
苏轼是一类读书人,严嵩是另一类。
笔者若干年前曾游江西新余,驱车于乡间公路,忽然看见有一行简陋石刻,上写“宰相读书洞”,问同车的本地朋友是哪位宰相,朋友面露窘色,顾左右而言他,始终不予正面回答。
后来笔者查阅资料,才知道此宰相原来是严嵩,当年曾在此山洞苦读——相比于那些争夺“西门庆故里”的某些官员与文人,笔者还真钦佩这位朋友。
如果不是奸臣,严嵩绝对也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典范:布衣出身,刻苦攻读,9岁入县学,10岁过县试,19岁中举,25岁时考中进士,从此步入官场。相比苏轼,严嵩很会“做人”,心机缜密,城府极深,因此几经周折,位极人臣。但他最终背负奸臣之名,饱受唾骂,儿子被诛,他被削官还乡,以八旬高龄,寄食于墓舍,死时甚至无棺木下葬。
电影《生死朗读》,讲的又是另外一个读书的故事:二战结束之初,德国少年米夏和一名比他大21岁的中年女子汉娜展开了一段疯狂的忘年恋,汉娜特别喜欢在激情之后,倾听米夏慢慢朗读文学名著中的经典篇章给她听。
某一天,汉娜失踪了,两人再次见面时,是在八年之后,米夏作为法律系大学生,在旁听一次对纳粹战犯的审判时,见到了审判席上的汉娜,后者因为在战争期间担任集中营警卫而成为被告……
汉娜由主演《泰坦尼克》而著名的凯特·温丝莱特饰演,在《生死朗读》中,她倾听少年情人的朗读时的表情,那满眼的温柔和热爱,令人难忘,她那么喜欢书上的故事,像个孩子似的时而痛哭,时而大笑。
但直到审判席上,米夏才发现一个秘密:汉娜居然是个一字不识的文盲,他终明白了,汉娜为什么不看他的旅行计划,为什么会在拿到菜单时神色紧张,为什么总是不厌其烦地听他朗读……
但更震惊的事情是,汉娜为了隐藏自己是文盲这个秘密,不愿提笔在白纸上写下黑字做笔迹比较,坦然认罪,甚至跟她无关的罪名,也背了下来。
米夏本来可以说出真相,但他既震撼于汉娜的过往,又担心彼此间的事情暴露,最终没有发声……汉娜被判终身监禁。
故事并未结束,在复杂的情绪中,米夏开始给狱中的汉娜寄自己朗读的磁带,让她通过磁带和书的逐字对比学会了阅读和书写,并且开始给米夏写信,米夏从没回信。
20年后,汉娜即将提前出狱,他在监狱催促下去了,他们终于见面了,她已白发苍苍,而他冷漠敷衍,不愿回忆过去,她伸出手来,他犹豫着握住,始终没有给她一个拥抱。出狱前夕,她踩在他寄进监狱的一堆书上,自缢身亡。
这是一部意蕴庞杂的电影,人们进行了各种解读,诸如像汉娜这样的一字不识的德国普通人,是如何扭曲了人性作为纳粹帮凶无意识地卷入犯罪,而像米夏所代表的德国战后一代人,又是如何看待前一辈人集体犯下的罪行。
其实,也可以从读书的角度,来看待这部电影。
如果汉娜始终是个文盲,她或许能够捱过这漫漫牢狱生涯,但她在狱中学会了阅读,她读了很多书,她的心受了很多煎熬,她那般怀念那个曾经为她朗读如今给她寄来磁带和书本的少年……她终于绝望,她曾经渴望的读书识字,并不像她之前想象的那么美好。
没有人否认,读书能够改变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德国大诗人席勒将18世纪称之为普鲁士民族“一个被墨渍铺盖的世纪”“一个读书成瘾的世纪”,塑造了至今依然强盛的德国。
在二战时的德国,汉娜那一代人中,像她一样的文盲并不多,但这一代人,受过良好的教育,为什么依然成为希特勒的帮凶?这是至今德国人还在反思的话题。
无疑,读书是很美好的,但不能神化读书的作用,读书,并不能彻底改变人类丑陋的一面。
4
读书不能彻底改变人类的丑陋一面,但不读书,人类肯定会更丑陋。
中国人曾经有过非常美好的读书时光,由此获得的精神盛宴,构成并不充裕的物质生活的另一面。稍稍上了点年纪的人,都有刻苦攻读的美好回忆。读书人,一度是备受尊敬的。
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曾这么描写农家青年孙少平在城里建筑工地当小工时依然不忘读书的场景,当时女大学生田晓霞和孙少平的哥哥孙少安去建筑工地寻找他,在一个还没竣工的楼房一间屋里,
孙少平正背对着他们,趴在麦秸秆上的一堆破烂被褥里,在一粒豆大的烛光下聚精会神地看书。那件肮脏的红线衣一直卷到肩头,暴露出了令人触目惊心的脊背——青紫黑癜,伤痕累累……
这是一个心灵与肉体对比非常强烈的画面,震撼了读者,也震撼了田晓霞。她马上付诸行动。孙少平与哥哥分别后回到自己的住处,
当他进了自己那个门窗洞开的房间后,吃惊地站住了。他看见,麦秸草上的铺盖焕然一新。一块新褥子压在他的旧褥子上,上面蒙了一块淡雅的花格子床单,那块原来的破被子上摞着一床绿底白花的新被子……一切都像童话一般不可思议!孙少平刹那间明白了这是怎么一回事。他一下子忘情地扑倒在地铺上,把脸深深地埋进被子里,流着泪久久地吸吮着那股芬芳的香味……
当年凤毛麟角的女大学生,为什么会爱上一个建筑工地的小工?因为他爱读书,他有志向,他有光明的未来。
在今天,这几乎是个神话了。
“读书无用论”现在很有市场。那个热爱读书的黄金时代,还会重回中国吗?人们总喜欢把爱读书的犹太人来跟中国人相比:例如,在犹太人看来,智者比国王更重要;又如,犹太人的经典《塔木德》中写道:“宁可失去所有财产,也要把女儿嫁给学者”。是不是也像神话?
物质的充裕,正在改变中国人的外形,尤其是富人,择优婚配中的基因改造,正在培养越来越漂亮的后代。但有一些改造,却必须要通过读书来完成。
若干年前,柏杨写过一本《丑陋的中国人》,引起很大争议。但人们不得不承认:中国有很多“大美”,也免不了一些“丑陋”。看看今天时常弥漫的戾气,就会明白这一点。
还是杨绛先生说得透彻:“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编辑:马宇聪
戳原文,发现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