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杭州亚运(相信的励志故事杭州亚运会 | 一位港铁司机的双重人生)
新华社杭州10月5日电(记者高萌)“我的一天24小时分为三个部分。8小时工作、8小时睡觉,剩下8小时是我要把握住的自己的人生。”
会展站、红磡站、旺角东站……港铁东铁线是途经香港繁华区域的列车,尽头的罗湖站,是通向香港与内地间的口岸。从清晨到凌晨,人潮通过铁路漫涌至沿线的地区,再悄然消散在深夜中。
林浩峰在桐庐马术中心参与杭州亚运会志愿服务。
35岁的林浩峰是港铁东铁线的一名夜班司机。不同于车窗外喧闹热络的城市与人群,大多数工作时间,他都沉默地穿梭在城市中。“开车的时候是没有办法和别人交流的。”林浩峰说。
林浩峰在桐庐马术中心的赛场一侧讲述着他的经历。港铁司机之外,此时此刻,他是一位正在为杭州亚运会马术场馆提供语言服务的志愿者。
而他与国际体育志愿者的故事要从15年前说起。
林浩峰驾驶的东铁线会途经沙田站,那是他长大的地方,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马术项目的比赛地。
“(奥运马术场馆)就在我家对面,我念书的学校也是在沙田同一个地区。我就会想,奥运会我还没有现场看过,要是能现场去体会一下就好了。”
2008年,林浩峰在位于香港的北京奥运会马术场馆里当志愿者。
与许多毕业生一样,大专即将毕业的林浩峰,身陷在直面未来的迷茫中。在校园里闲逛的时候,他看到了一张招募奥运志愿者的海报。据他回忆,“尽管那个时候自己的英语不好、普通话也不好”,但因为想“找点事做”,还是报了名。
一段时间后,林浩峰收到录取通知,成为了一名北京奥运会香港马术中心的媒体运行志愿者。
“不敢相信”是他被录取后头脑中冒出的第一个想法。
“因为当时其实有些自卑、内向。经常会觉得社会上跟我差不多年龄的朋友,他们学习那么好、语言那么好、有那么多厉害的经历,但我什么都没有。”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为林浩峰打开了一扇大门。当志愿者的过程中,他发现自己变得更外向、更开朗:“身边有来自各个地方的朋友,大家互相都不认识。你要不断地向别人介绍自己、也要不断地解决各种问题,所以比较容易让人成长。”
2010年,林浩峰在广州亚运会当志愿者。
随后,在残奥会的马术比赛现场,林浩峰看到了一位没有双手的马术运动员。“他用嘴巴咬住缰绳然后去骑。我们全场志愿者都在鼓掌,我们都有泪光在眼眶里。我想到他生活中连刷牙洗澡都有问题,却在骑马。这个故事特别感动我,当时就觉得,这真是让人成长和努力的一个很好的平台。”
此后,林浩峰的人生,与国际体育赛事紧紧绑在了一起。
“后来2010年的广州亚运会,是我第一次在内地帮自己的国家服务。”此后,2011年深圳夏季大运会、2012年因斯布鲁克冬季青奥会、2013年喀山夏季大运会、2014年南京夏季青奥会……时至今日,杭州亚运会已经是他作为志愿者参与过的第19个大型体育赛事。
2014年,林浩峰在南京青奥会当志愿者。
“我的所有假期,几乎都用来当志愿者了。”对于林浩峰来说,每次志愿服务经历,都是漫长人生中的充电期。工作时,与不同背景的伙伴交流共事、互相学习;在难得的休息时间,他会选择出去走走,感受当地的风土美食。
也因这种经历,“资深”志愿者林浩峰结交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每逢大型赛事,他都会在工作之余给老朋友们寄明信片。“杭州亚运会创造了新纪录,我寄出去了104张。”他认为,这也是一种和老朋友分享交流中国故事的方式。
亚运会结束后,2025年由粤港澳三地共同承办的全运会,是林浩峰关注的赛事:“2025年全运会我是蛮期待的,我会尽自己的能力,做些能做的事。”
2018年,林浩峰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夏季青奥会当志愿者。
15年后的林浩峰,不再会为自己感到自卑。他利用工作之外的时间,尽可能地拓宽了自己的人生边界。
“我知道自己生在这个时代真的很幸运。有时候都会想,如果当时北京奥运会的马术比赛没在香港,或者我没有被录取为志愿者,那我的人生会怎么走,我真的不知道。”林浩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