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我这样平凡的人(季羡林的励志故事像你我一样的平凡人,如何有了不平凡的一生——《季羡林自传》)
(上)真正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其实季羡林先生的作品我读的很少,只读过上学时课本上的。在图书馆借到这本书当时只是感兴趣,想看一看别人尤其是大师的成长经历来丰富一下自己。
我现在要写的是我最敬佩和感受最深的几处地方。
首先的一点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和现在的身体和灵魂至少有一个在路上是一个意思。我甚至觉得这两样缺少哪一个都不会是现在的季羡林。
自六岁离开母亲跟着叔婶生活让季羡林早熟,不论是学校和家的距离远每日奔波,还是饿肚子攒钱买书,他都觉得快乐。
他在书中反复提到,他是一个平凡人,没有什么大的志向,没有什么目标,非常容易知足。我想,这也许就像现在的普通人逆袭的鸡汤故事吧。季羡林先生在出国之前都不知道出国后要修什么专业,只是想“镀金”回国后好找工作,且看不惯那些“假镀金”的博士们,徒有其名,所以他要求自己一定要学到真本事。
我读到最喜欢的地方是季羡林先生看了很多国内看不到的重要文献和书籍,每天泡在图书馆里,迅速成长。他本人也说那段时间是他真正最出成绩的时候,也是最静下心来做学问的时候。
关于投入,我觉得与年龄是无关的,季羡林在德国读博之前已成家有子,所以真正想学习的还是会成功的。
全书507页,作者用120页的篇幅描写了十年德国的学习和生活,这说明留德十年对他的意义重大。他笔下的异国很美,十分想去他描写的柏林、哥廷根和瑞士看看,还有特别干净的德国街道,体验一下这个“洁癖”国家。
总之,季羡林先生笔下的文字是生动的,引人入胜的,为我打开了全新的世界。我一开始想多长见识想看看别人的丰富经历的想法算是圆了一次了。
德国转瑞士归国后季羡林在北大任教,后面的内容就是在北大的四个阶段和耄耋之年内容。
(下)真正打不到的战士
本书前半部分描写异国风光和人文情怀,引人入胜,非常想一睹风采。
最让我动容的是思念母亲的部分,因母亲四十多岁觉得自己是家中的累赘便自我弃养,绝食而死,季羡林先生又从小与母亲聚少离多,所以母亲去世后他哭了多年,一想到母亲就非常难过。而此时已为人母的我感受非常深。但我母亲尚在,所以并不能体会十分。
我觉得高潮部分是文革十年吧,十年痛苦,十年磨砺,虽然用尽量平和又有些“阿Q”的语气,但那压抑的黑暗却让人体会到无休止的绝望。季羡林先生是如何挺过来的的呢?——大概是在想到各种死法又受到各种迫害之后就是想看看那些所谓的“革命人士”是如何下场,看谁能笑到最后吧!
有些地方写的非常详细,那些没有尊严的日子,那些迫害的手段。作者说这种“革命”不是乱了别人别的国家,而是乱了自己。这也是他写文学作品很少的阶段,全国上下不抓生产全抓“革命”,后果可想而知。
而最后季羡林被“解放”了,含冤的罪名也没有洗清,最后耄耋之年还感谢国家关怀,这就是学者胸怀吧。可以“革命”时不畏强权,不知“回避”,用文人风骨换来隐忍十年,时光过去又感人祖国,也从不抱怨。
倘若时光倒流,他还会“对政治懵懂”、不懂收敛,让别人抓住“小辫子”吗?依着文人风骨,他还会吧。不左右逢源,不谄媚,不会向恶势力低头,从最艰难挺过来,难道不是真正打不到的战士吗?
关于自杀,作者做了一番思考
决定一旦做出,我的心情倒平静下来了,而且异常地平静,异常地清醒。
我平静地、清醒地、科学地考虑实现这个决定的手段和步骤。我想了很多,想得很细致,很具体、很周到、很全面。
我知道,这绝不会给我带来愉快,然而却是欲罢不能,难道上苍就真不给我留一条活路了吗?
我把仅有的几张存款单,平平淡淡地递给婶母和老伴,强抑制住自己,没有让眼泪滴在存款单上。我无言地说:“可怜的老人!今后你们就靠这一点儿钱生存下去吧!不是我狠心,也不是我自私,茫茫宇宙,就只能给我留下这样一条独木桥了,我有什么办法呢?”她们一定明白我的意思的,她们的感情也没有激动,眼泪也没有留下。我没有考虑立什么遗嘱,那毫无用处。伴我一生的那些珍贵的书籍,我现在管不了啦,这就是我生离死别的一幕。一切平静得平淡得令我害怕。以上就是最绝望的时刻,后来挽救他的是那一场批斗、耳光、拳脚、棍棒,让他觉得也没什么不能忍受的,还是活着吧,活着看这些手持棍棒的人们到底能笑到什么时候,于是就决定活下去了,还乐观地想这场批斗也挺好的。
靠着这个想法,挨过了一场场批斗。
文革十年过后又开始了写作,教学,一切又渐渐步入平淡正轨,为中国和世界文化做贡献,直至去世。
季老先生笔耕一生,写到了九十多岁,并坦言“我不能封笔”。
这是一个真正的文学战士,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