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中西融合(徐悲鸿励志学画的故事徐悲鸿的中西合璧之路)
画坛巨匠徐悲鸿的中西合璧之路
记得小学课本中曾收录过徐悲鸿画马的励志故事,很是感人,也影响深远。
徐悲鸿先生是著名的画家、美术教育家、文化学者、社会活动家,对中国现代美术发展、革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生平:
徐悲鸿1895年7月19日生于江苏宜兴,原名寿康,17岁时更名“悲鸿”。自幼即喜爱绘画,在乡间小有名气。
1915年,徐悲鸿凭借自己的绘画才能,只身闯荡上海滩,为书馆、出版社画插图、月份牌等,因稿费微薄,生活甚为窘迫。
1916年2月,徐悲鸿考人震旦大学法文系,并决意赴法留学。1919年3月,在蔡元培等先生的帮助下,公派赴法,考入巴黎国立美术学校,刻苦学习,博览群书。后旅居德、英、瑞、意等国8年,因经济极其拮据而归国。
1928年,徐悲鸿受聘中央大学艺术专修科教授,抗战爆发后,徐悲鸿随中央大学迁至重庆。
1938年至1942年间,徐悲鸿携带自己的作品在南洋诸国、新加坡、吉隆坡、槟榔屿、怡保、印度等地举办画展,并把卖画的收入全部捐献于抗战事业。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徐悲鸿任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1953年9月23日夜,徐悲鸿突发脑溢血病逝,享年58岁。
二、艺术成就:
徐悲鸿是一代艺术巨匠,在素描、油画、国画、诗文、书法上均有卓越的历史贡献。
1、素描:
徐悲鸿的素描成就之高,可与西方任何一个美术大师比肩。
“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碌”是徐悲鸿素描作品的真实写照。
2、油画:
徐悲鸿油画提倡写实主义,并把中国画中的线条造型带到了油画中去,开创了油画民族化的新风尚。
3、国画:
徐悲鸿主张国画要“学之独立”,反对国画中的程式化的保守,锐意改革,把西方美术中的写实技法,运用到国画的创作中去。虽有些生硬,但更具时代的崭新风貌。
4、写意马
徐悲鸿画马,是其标志性的伟大艺术成就。因其巧妙地把西方美术中的透视原理,转化为中国画的线条、墨色,天然合一,妙趣天成。尤其是徐悲鸿高超的线条造型能力,轻重缓急、浓淡干湿、抑扬顿挫、恰到好处。
4、书法:
徐悲鸿的绘画作品中线条造型能力完全得益于他的深厚的书法功力,而其书法也独树一帜,极金石气息和笔墨韵致。
三,对后世的启迪:
徐悲鸿取西技而行中道,相得益彰,成就一代宗师。
回想现代中国画坛,堪称大师者,无论沉浸于传统而出新意者:如齐白石、张大千、傅抱石、潘天寿等,亦或学西方美术而入国画之道者,如徐悲鸿等,皆以精研书法为根基(而齐、张、傅、潘还精通篆刻),何也?
莫再抱怨当代无大师,非时代不与,实画家不努力。
———曾子承(国艺文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