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姐励志语录(励志姐故事励志姐姐们的故事)
现如今这个时代,女性到底有多拼?看看乘风破浪的姐姐们和披荆斩荆的哥哥们差别有多大就知道了。
为什么姐姐们无论30+、40+还是50+,都能做到那么自律那么好的状态,其实是因为这个时代的女性都活通透了:安全感都是一砖一瓦搭建起来自己给自己的。
一位女性朋友,40+的年纪,疫情前做旅游,专带日本团,平日里吃穿用度全是日货,也经常帮人代购。
疫情一来,旅游业是最先牺牲掉的行业,她瞬间从马不停蹄档切换为无所事事档 。
疫情刚刚好转可以外出的时候,几个朋友小聚。在人烟稀少的餐厅一边吃火锅,一边听她讲,按原来的计划,这个时候本应是在东京租了房,带国内去的旅行团,吃着东京奥运会的红利。
可现如今,一切计划被打乱,歇业在家,消费水平直线下降。
大家一边慨叹世事无常,一边各自抒发或焦虑或不愤或无奈或五味杂陈的人生。
疫情的发生和发展一样出乎意料,反反复复徘徊不去,所有人既没猜中开头,也没猜中结尾。
前段时间再聚,得知她利用这两年歇业期,复习备考,考上全日制日语专业研究生,而考研前供职的一家职业技术学校日语老师的工作依然保留,虽是全日制读研,却和非全一样能够二者兼顾,唯一考验的是她时间管理和抗压的能力。
这两点我相信她都没有问题,从她不愿躺平,一边工作一边复习备考开始就已经证明了一切。
她把日子过得忙碌而充实,就职的学校也因她的价值为她提供这样的工作岗位。说到底,真正的自由,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有能力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另一个朋友,同样40+,在今年初荣升为三娃妈。
别以为她为了家庭传宗接代牺牲自我,她不过是把生娃养娃当做兴趣爱好的其中之一,各个领域全面开花:做着全国知名事务所的高级合伙人,考取了心理咨询证书,一边工作赚钱一边研究心理学一边养育三个孩子。
要说时间,谁过的不是一天二十四小时,优秀的人都是时间管理大师——请注意正确理解——而已。
讲她的故事不是宣扬生三娃的勇猛和荣光,毕竟其他兴趣爱好都是自己说了算,生养不是,家庭必须有足够的支撑和后盾才能承接住,包括喂养、照顾、陪伴、教育的共同体,丧偶式育儿的姐姐们理性对待。
上面的两位朋友绝不是个例,而是缩影,这是时代变迁的烙印,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见证。女性存在的价值不再通过依附他人去实现,借时代的势,自己主宰自己的人生。
我相信如果愿意,还可以挖掘出许多这样的人物事迹,只是这几年,因为疲于应付工作生活社会家庭的种种,几乎切断了社交圈,和绝大多数朋友处于半失联状态,素材着实有限。
我同样40+,也依然没有停下奔跑的步伐。
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不过几天时间,看房换房租房搬家一气呵成。
紧接着又去深圳参加资格证书考试,为历时四个月的学习划上句号。
记得上次取得第三本注册证书的时候就宣布息考,觉得证书已不再是这个阶段的必需品,尤其因为无法跨过现有职业去执业,有的重量级证书只能处于注销状态,这让苦考不过的朋友哀嚎暴殄天物。
因机缘巧合,工作触及了一块全新领域,发现考证仍然是最快速有效在短期内全面获取知识的渠道,于是重新磨枪上阵,再次投身于考证大军。
原计划在考试前再安排一场湖北瑜伽提升进修课程,结业后直接从湖北赶赴深圳考试,终因方方面面难以平衡只能作罢。
有朋友说,你真闲。
我只能呵呵了。
闲?大概是有的,在瑜伽冥想意识放空那一刻。
讲完了老姐姐们的故事,再来聊聊小姐姐。
我和虫宝戴口罩外出,都被人叫过小姐姐。她的身高已超过我,爱穿裙子爱披发,暑假的宜宾游,每到一处,景点售票处都特别友情提示,有高考准考证免票。而我日常爱穿休闲运动装,体型偏瘦,万能口罩遮住眼袋遮住皱纹,绝对的减龄神器。
两个“小姐姐”相爱相杀,一起努力一样励志的岁月,也有值得记录的点滴。
虫宝入读初中已近两月。
虽说是同一所学校,但小学和初中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运行模式。仿佛一夜之间,就从花儿与少年变成了奔跑吧少年。
每天早上6点10分起床,半小时后出门,到校晨跑;晚上九点半放学,回家各种搞,睡下去已11点。
刚开学的时候虫宝很焦虑,读了几年的体制外学校,和体制内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差异巨大。新学期左一轮右一轮的各学科测试,把她轰炸得晕头转向,许多都恰好是体制外那几年不曾学过的基础知识。
她向我求助,我唯一能想到的,就是去上家家乐。有些无奈,小学阶段任身边小伙伴如何卷,我们都稳如泰山,从不参加学科补习。此一时,彼一时,哪怕我能坚持初心不鸡娃,但也不能拖娃后腿呀。
家校附近没有培训点,最近的点也要驾车四十分钟。等我联系好各种准备带她去上课的时候,她又改了主意,说还是自己先学着看。
鸡娃不如先自鸡,再让娃自鸡,这是我一贯对娃对已的宗旨。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她已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成绩的起起落落我看得很开,培养内趋力,才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根基。
老母亲能做的,就是在她需要的时候,提供力所能及的资源和帮助。
做为一名八年琴龄的琴童,曾经在琴前上演的爱恨情仇还历历在目,却在出其不意地发生着变化。
某天,她刷了部剧——《外太空的莫扎特》,强烈推荐给有琴童的家庭亲子刷。那天我在深圳考完试,忌惮疫情不敢乱窜,直奔机场等了大半天的飞机,借此机会完成补刷。
用虫宝的话说,太真实了。
琴童生涯的点滴,以及琴童父母的言行,都与现实如出一辙。那个一弹琴就要喝水上厕所的孩子,不喜欢练习曲只喜欢乐曲,一边弹琴一边看太空杂志......那个一听到琴声中断就要吼一嗓子的爸爸,在钢琴后面贴着郞朗的海报,心情好坏全取决于孩子琴弹得好坏......片尾的彩蛋,是郞朗客串的钢琴大赛评委,被主人公任小天提问——练琴的时候是不是不上厕所?郎朗说,我不想练琴的时候可以上五十次厕所。
电影高度还原了现实,每个琴童和陪练家长都经历过。
虫宝被剧情里的理解和共情治愈了,也因此开始去感受音乐的美好,如潺潺山泉流过的清甜甘洌,润泽万物般的滋养和疗愈。
有一天,她突然对我说,妈妈,我想走钢琴专业。
我大吃一惊,内心惊涛骇浪,但表面却风平浪静。我说,你做的决定妈妈都会支持,但你要想好,走专业很枯燥也很苦,而且练习时间要翻几个倍。她说任何专业都会枯燥辛苦啊,就像学习一样,当我必须要完成作业和考试的时候,我就只有去面对;让我去吃其他事情的苦,不如吃琴的苦。
我很欣慰她能看清事物的本质和底层逻辑,如此,走不走专业反倒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我们统一了思想,初中先把基础学科学好,后面根据情况再做打算。
从那天开始,我几乎没有再为练琴而唠叨。
停了一个假期的钢琴课也开始恢复上课,钢琴老师给她布置了莫扎特的《小星星变奏曲》,就是《外太空的莫扎特》里任小天在钢琴大赛弹的那首,也是虫宝上次进城补牙在车上听了一路的曲子。她以为是我跟老师说的,我以为是她跟老师说的,其实我们都没有提及,机缘巧合了。
她也自己上虫虫钢琴网选曲,找谱,然后让我打印。我万分感慨十多年前结缘虫虫钢琴网,并且她的小名也因此而得,如今时移事易,在轮回中又后浪翻滚涌向前方。
晚上放学回家,我一心想着快些洗漱睡觉,她却要弹会儿琴,真不知该喜该忧。她依然不爱弹练习曲,依然会弹得断断续续,但能感受到琴声中融入的专注和领悟,我不忍打断。
有朋友说,你用几天完成别人几个月做的事。
人生的不同阶段,认知不同,需求不同,决策快慢也就不同。年轻时,想要的多,干扰就多,难以取舍,纠结耗神。人生下半场,看清看透很多人和事,也学会了割舍纠缠放下执着,一切就变得简单了。
就像住的房、开的车、背的包、穿的衣,这些原来为之疯狂为之奋斗的东西,突然之间像被打开了结界的秘境,失去了魔力。少了身外物的困扰,心也跟着减了负。
这许多年,搬了许多回家,房子一次比一次大。
后来,虫宝在空荡荡的房子里各种恐惧和噩梦,那是我用语言无法填补和慰藉的。我用最短的时间找好房子,用最快的速度搬完家。
疲惫之余,感慨万千,从大房换小房,生活必备都能容纳,除了杂物。原来竟是耗费大笔资金买了个库房,专堆无用又舍不得丢的杂物。借搬家强制断舍离,看着大包大包的杂物丢弃,从未有过的轻松和畅快。
房小温馨,聚气聚能量,清扫方便,生活无忧。
最重要的一点,虫宝之前那种恐惧终于消失不见。
上一篇:假若有天堂(二)
PS:
本文3400字,图文无关,只因找不到合适的图片,用了万年主角米兔。
新购不粘毛沙发铺巾还未到货,米兔暂留旧居。每天过去给它添水添食,都觉它像弃婴,余心不忍。虫宝说,它自己玩得可嗨了。
我们的世界,互相都不懂;互相的陪伴,却是触手可及的真实。虽然这几天搬家忙乱,但少了米兔的日子,如此孤独。
周末,接它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