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砸缸是假的吗(司马光警枕励志的故事司马光,不仅砸过缸,还有警枕励志)
小学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了司马光的名字,课本上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教会我们,遇事要沉着冷静勤于思考。人们都说小时候聪明的人,长大后未必成材,这句话在司马光身上没得到印证,直到今天他还是历史天空中的一个明星。世人对他有争议的评价,但他对历史研究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司马光在历史上还有个励志的事情,就是警枕励志的故事,是体现司马光好学的著名故事。
天还未亮,就有人醒了。院中想起了锯木声。只见虽大却朴素的院子里,有一位眉清目秀,衣装简朴的少年正在用力的锯木头,木头有碗口那么粗。地上已经有很多长短不一的断木了。终于他锯了一根长短还比较满意的,又找了柴刀,剥去粗糙树皮,磨成圆柱形。他高兴地拿着木头进到房间,放到床上,躺了下来。到这里我们终于明白,他把木头用来当枕头了。
这个小木匠就是司马光,字君实,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他是北宋时候的山西人。小小少年,已经在当地有了名声了。7岁看别人讲《左氏春秋》,觉得很喜欢,还学别人讲了起来。家人见他喜欢历史,就拿出《左氏春秋》给他看,孜孜不倦,就爱上了读书。小时候背书慢,其他兄弟们读一会就都能背诵,出门玩耍去了,只留他一人,一遍遍的背,不厌其烦,有一个字错了,他都要重新背好多遍。
夜很深,司马光屋里的灯还亮着,他还在读书,眼皮都开始打架,硬撑也没用,和衣睡觉去了。头枕在圆木上,木头很硬,又圆溜溜的,翻个身,木头滚一边去了,他的头哐当一声摔在硬邦邦的床板上,这下清醒了。起身下床继续埋头苦读。人们会问他,你是怎么抽出那么多时间读书的,读那么多能记住吗?司马光回答:“我觉得好的书一定要背诵下来,凭借这个信念,我就想着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吃饭时,夜里睡不着时,都可以在脑中回想书的内容,品味其中的意思,吃透了,就会变成自己的知识,并且也会学到很多有益的东西。”
长期的勤奋的学习,司马光吸取了很多书的养分,为后面史书的编写打下夯实的根基。他花费19年,编写了为后世大有益处的长篇巨著《资治通鉴》,这本书卷,根据时间的顺序记录了1362年的历史,从战国周烈王一直到五代周世宗,书一共有294卷,还不包括目录、考异的各有30卷。鸿篇巨著,让人佩叹。
因需要大量的翻阅书本资料,宋神宗特地批准他借阅“集贤”、“昭文”、“史馆”等几大书库的书籍,“龙图阁、天章阁及秘阁”的藏书。宋神宗甚至将私藏的书都贡献出来了。除了这些以外,司马光还看了大量的野史、正集、别集、墓志等资料,大约222种,有三千多万个字。他“日力不足,继之以夜;遍阅旧史,旁采小说”。写这本书的时候,司马光还做着官,白天忙着工作,没时间。只能利用晚上的来阅读编纂,比之前更刻苦,过得生活比之前更简朴。夏天太热,影响工作,他就找人在地下挖了个大坑,做成个地下室。冬暖夏凉,是个工作的好地方。和当时的大官僚王宣徽到名园的高楼上避暑形成鲜明的对比,所谓的“王家钻天、司马入地”。
环境很艰苦,但不能阻挡他的努力。他给自己定目标,每三天修改一卷,有事耽搁了,后面一定要补上。每天晚上,司马光都让他的老仆人先去睡觉。看书看到半夜,才会去躺会。到五更,就又起来了,把蜡烛点上,继续看书、编书。经常会因为太累,睡过了,醒来懊恼不已,觉得浪费了时间。古代也没有闹钟,他在想怎么办,有一天,整理书籍,在房间的角落里,看到了一段圆圆木头,才想到,自己怎么把青年时期非常好用的圆木头忘了。自此以后,又安排上了。后来还对枕木产生了感情,给它起了个名字“警枕”。
司马光48岁中年的时候开始写《资治通鉴》,到写完,已是66岁老者。19年中,司马光是“秉烛至深夜,警枕破黎明”。长期的工作耗光了心血,健康受损。60岁开始,就出现了视力模糊,掉牙齿的现象,面容变得非常憔悴。书稿占用了他两间房间。书法家黄庭坚看过这些书稿中的几百卷,竟然都是用楷体写成的,一笔一画都写得十分规矩,没有一个草书,如此端劲的书风,与他忠直严谨的个性也是非常相符的。
公元1086年9月,这位北宋伟大的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在宰相官邸离开了去世了。在他短暂的67年中,拥有很多作品,《资治通鉴》当然是最著名的,除去这部巨著,还留下很多书籍给后人,比如:《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涑水纪闻》,《稽古录》,《通鉴节要》。皇帝赠他“太师“、”温国公“称号,谥”文正“。
司马光对财物和物质享受看得很淡薄,没有什么爱好,对学问却没有不精通的,惟独不喜欢佛教、道教,他一辈子粗茶淡饭、穿普通衣服,一直到死。
司马光的政治生涯经常会被人诟病,觉得他是中国古代保守思想的典型代表,虽然认为”王安石变法“比现用的好,但却因为不喜欢王安石,而全盘推翻变法。后还将宋神宗时付出很大代价夺得的土地,还给西夏。后来更是沦为党派争斗,权位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