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优秀励志电影排行榜前十名(明星励志故事影坛有哪些励志故事?)

有意思的是,“励志”一词在诸多鸡汤翻滚的当下变得有了一些奇妙的味道,有时候,当我们试图严肃地说起时,难免会或隐或现地收到一些具有嘲讽意味的笑容或干脆来一句高冷的“呵呵”,使得谈论“励志”的前提是必须要足够“理智”。

但即便再理智地谈论励志,也还是难免被当作鸡汤来发泄浅薄的嘲笑或蔑视。

既然如此,除了更大限度地拓宽心胸去接受一些无足挂齿的呵呵之外,似乎尽可能将“励志”的理解集中在“个人对自己所喜事物的努力追求并实现一定成绩、展现一些素养与品质”之上,会比集中在“积累了多少多少财富和睡了多少多少嫩模”更叫人显得温和一些。

基于上述考虑,以下讲述的这三位影坛人的故事,将更多的以一种“你看着办吧”的方式来让各位朋友自行判断其是否有“励志”的功效,以及,自己去从这些人的故事中,汲取能够带来激励意味的养分。

需要说明的是,因为笔者本身和他们也不熟,知道的这些故事无非来自于相关资料,在原谅我可能描述得不那么有趣之外,尽可能地挑一些毛病来让描述更准确吧——一如既往地欢迎优雅得体而不损友善度的交流。

他们将按首字母顺序的庸俗方式出场:

A——阿诺德·施瓦辛格:彪悍决心比肌肉更性感

在奥地利的冬夜里,喜欢翻阅健美杂志的幼年阿诺德·施瓦辛格或许从未想过,自己将会在二十多年后成为银幕上“壮硕英雄”的代言人。

彼时的他,除了每天看各类健美杂志看得津津有味之外,就是创造一切杂志所介绍到的条件来健美自己的身体。当警长的老爹或许也身材健硕,遗传了不少优质的基因给施瓦辛格,但比起健美杂志上那些隆起的肱二头肌以及凸起的胸肌,他那身材还只能算是“中小身板”。

醉心于健美的他决心将自己的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强壮身体健美身型上面,不仅照着杂志上的一些方法去训练自己,也会找一些专业健美教练来帮助自己强壮体格增加肌肉。那时候,他一门心思所追求的,便是健美。

一次偶然的机会,年轻的阿诺德随一名欧洲商人去到美国南加州,并在那位想必十分富有的商人豪宅里住了一段时间。

或许是出于对美国文化的喜欢,亦或是出于对“健身圣地”的向往,那一次短暂的南加州之旅,点燃了年轻的阿诺德内心对南加州的热情之火。他决心到美国南加州定居,要在那片炎热的土地上追寻自己对于健美的梦想。

他的热情和天赋得到了素有“美国健身教父”之称的维德尔赏识,他安排阿诺德在南加州接受训练。一个严格意义上算是“穷小子”的奥地利人初到美国时,无论语言还是生活习惯,都一时无法适应。当他走进那些器材齐整的健身房,异样的眼光甚至嘲笑比那些坚硬挺拔的肌肉更为显眼。

阿诺德不惧当地的语言和习惯造成的阻碍,自然也不把那些冷嘲热讽当回事。与之相反的是,他比任何人都要专注和勤奋,每周七天,每天六小时,他在健身房里挥洒汗水,任肌肉在器械间撕裂生长。

他知道自己来到南加州是为了什么,他的决心比任何时候都要清晰,尽管存在不少的阻碍,但他坚信自己只要去练、去专注、去努力,终会做到一些事情。

那些经常嘲笑他的人后来被他近乎疯狂的训练和强大的意志力惊到了,但更令他们有啪啪打脸感觉的是,在接下来的数年里,阿诺德·施瓦辛格这个名字响彻健美界,更享誉世界。

自他16岁第一次参加全国健美比赛开始,他的荣誉之路便开始向前铺展:1966年,在德国举行的欧洲健美锦标赛上,19岁的阿诺德获得了“欧洲先生“称号。20岁那年,施瓦辛格获得了“环球先生“称号。

1969 年,他第一次参加“奥林匹亚先生“大赛,1970年,战胜古巴选手奥利伐夺得奥林匹亚先生称号。此后,在1971、1972、1973、1974、1975和1980年连续七次登上“ 奥林匹亚“先生宝座。1983年,加入美国国籍的阿诺德·施瓦辛格参加国际健美比赛,斩获“健美先生“称号。

移居美国之后,凭借着身体上的健美条件以及虽谈不上帅气但至少俊俏的脸庞,阿诺德·施瓦辛格开始涉足电影圈

和所有只被看作“大块头”的人一样,毫无表演基础和经验的阿诺德·施瓦辛格大多数时候的作用比道具好不到哪去。加上一口浓重的日耳曼腔英语,他初现银幕的时候,大多是跑跑龙套,甚至就是一个“活道具”。他参与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有着一个极为通俗易懂的片名:《大力神在纽约》。

可想而知,这样一部“作品”如同夏日里拍打到雨伞上的雨点一样,没有制造太多令人关注的声音。对于这样一个靠身材吃饭的“块头型”演员,人们的期待并没有像期待他们来到自己的床上那样高涨浓烈。大多数时候,阿诺德·施瓦辛格都只是一个“健美先生”,一个肌肉丰满到令人欲罢不能的家伙。

直到五六年之后,依靠出演纪录片《铁金刚》而赢得一些知名度。但也没能就此开拓星途,直到1982年《王者之剑》、《毁天灭地》、《野蛮人柯南》以及1984年的《毁灭者柯南》这一系列凸显“壮硕英雄”的电影,施瓦辛格才算在健美领域之外的电影领域崭露头角。

而那个一身坚硬有型、动感又性感的肌肉猛男“终结者”在1984年出现在大银幕之后,他的名字就像《终结者》本身一样变得家喻户晓,阿诺德·施瓦辛格的星途由此闪出一些光芒。

之后的事情似乎变得更加家喻户晓了:《龙兄鼠弟》为他带来了票房上的突破,《终结者2》让他更加“猛男驾到”,《真实的谎言》将他的电影事业推向又一个高潮,而随着他竞选加州州长的成功所带来的比电影声名更加备受瞩目和羡慕的人生经历,则将阿诺德·施瓦辛格从电影明星推向了政治家的高度——而众所周知的是,人们总是对搞政治的人抱有一种特别的情愫:尽管嘴上时常鄙视,但心底又十分羡慕。

阿诺德·施瓦辛格不仅靠竞选成功而收获了世俗最为认可的“成就”,还在高达55.9%的支持率中赢得连任——这让曾经被嘲讽的奥地利穷小子一跃成为美国梦最典型的代表。

如今,这个年近七十的型男虽然大部分肌肉都已呈现松弛状态,无法再收获健美盛誉,也在退任加州州长之后回到政治身份不那么高端大气的段位,却依旧在大银幕上呼风唤雨,丝毫不减当年威风的架势,《敢死队》、《背水一战》、《金蝉脱壳》或许都只是找找“感觉”,真正的好戏其实都还在后头。

尽管阿诺德·施瓦辛格再也无法掀起当年《终结者》时期的热浪,却可以凭借着他近乎彪悍的人生足以让人们记住,这个肌肉结实而强壮的“大块头”,其实是一个有着彪悍决心的男人,而这,似乎比那隆起来像一座驼峰一般的肌肉更加性感迷人。

K——昆汀·塔伦蒂诺:从录像厅营业员到世界级导演

打从昆汀还是小屁孩的时候,他就经历了一次“现实”的洗礼——他的亲生父母由于一些“现实问题”而离婚,母亲带着他奔向了一个“搞音乐”的作曲家。

尽管那时的昆汀或许连“现实”怎么拼都不知道,但并不妨碍他由此在人生的奇妙旅程中实现一次说起来不那么十分关联却又多多少少有些关系的转折:身为“作曲家”的继父自认也是在艺术圈占有一席之地的人,对如何培养和熏陶艺术气息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于是经常带着幼小的昆汀去电影院看电影——看一些奇奇怪怪的电影。

这些奇奇怪怪的电影究竟有多奇怪,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电影里都有着较为异于常人的另类语音、行为和思维,这在很大程度上,尽管严谨地说不一定有十足的关联,但依然可以说,这样的看片经历为昆汀打下了不错的基础——他爱看电影,并且尤其喜好那些看起来“不那么正常”的具有“cult”意味的电影。

我们不能牵强地说那些古怪的电影造就了昆汀“古怪”的个性,但有一点毋庸置疑的是,昆汀·塔伦蒂诺是个十分有个性的家伙。这种个性或许在中学时代表现得比较明显,常常莫名其妙地制造一些恶作剧成了他的一个标签印象。

你以为他会因此而受到一堆人的厌恶?那就太小看这个有着高大身材的怪小子了,他不会遭到太多的厌恶,但他却很早地厌恶了学校——他在高中还没读完就退学了。管他是不是学比尔·盖茨或其他有着退学履历的“成功人士”呢,我们关心的是,年轻的昆汀过早的进入社会,将要靠什么应对年轻时必要的开销?

这个看起来吊儿郎当时不时还显得有几分屌的辍学青年没有立刻去谋生计,反倒是去追逐自己的梦想了:他上James Best公司学习表演。可以想象的是,他在学表演期间应该有很多有趣的故事,但他似乎并不以此而感到特别乐于在各种访问和交流中分享出来,反正没有资料向人们展现了他学表演的那几年都发生了些什么。为人所知的故事直接跳到了他当录像厅营业员这里,也正是从那里开始,这个在多数人眼中毫不起眼的“录像厅营业员”开启了他奔向世界级牛逼导演之路。

那时,昆汀是在曼哈顿一家名叫Video Archives的音像店里当营业员。

在工作期间,他所做的就是守着堆满录像带的店面,迎接每一个进店租赁录像带的顾客,然后聚精会神地一部接一部的看各种电影。大量的观影开拓了他对电影的认识,丰富了他对电影的理解。与此同时,学过表演的他也参与了《黄金女郎》和《死亡的黎明》等影视作品的演出。并且,令他兴奋无比的是,他还在仰慕已久的法国电影大师戈达尔的影片《李尔王》里扮演了一个小角色。

而在店里同为营业员的罗杰·阿瓦里,则在和昆汀厮混在一起之后,成了日后昆汀最重要的合作伙伴。

打工赚钱的同时,昆汀便和罗杰·阿瓦里整日地观看和讨论各种不同影片。通过这样的观影,加上他本身出于兴趣而进行地仔细研究,逐渐领会并掌握了众多电影知识和技法。1985年,他完成了自己人生的一部剧本。并在不久后拍摄了其第一部短片《我最好朋友的生日》。

尽管这部短片还没被多少人看到就在一次火灾里化为灰烬,但拍摄这部短片的经历为他积累了宝贵的电影经验。在此后的两年内,他就连续创作完成了两部电影剧本致命浪漫》和《天生杀人狂》,前者在当时就卖了一个好价钱(5万美金)。也正是有了这五万美金,昆汀开始拍摄自己创作的第三个剧本,也是自己的第一部长片《落水狗》。

这部电影获得了不少奖项和评论家的认可,更收获了不少cult迷们的追捧。

后来的故事又变得家喻户晓了:昆汀·塔伦蒂诺创作拍摄的《低俗小说》大获成功,不仅斩获奥斯卡原创剧本奖和戛纳金棕榈奖,还就此奠定了好莱坞甚至电影史的重要地位——那一年是1994年,电影史上涌现最多经典电影的一年,《低俗小说》便是其中闪亮的经典之一。

随后,昆汀开始大展拳脚,将自己的才华横溢于更多的电影作品中,包括他参与拍摄和自己创作的在内,昆汀的电影之路逐渐向一个大师段位靠拢。

当《杀死比尔》系列横空出世,昆汀开始有了一个“鬼才导演”的称号在世界各地影迷间流传。而《无耻混蛋》、《被解救的姜戈》则让喜欢昆汀的影迷们大呼过瘾,他那风格鲜明的气质成了影坛最为耀眼的一颗明星。而他从录像厅营业员到世界级鬼才导演的“蜕变历程”,甚至激励了不少拥有电影梦的人们尝试着用创作的方式去追逐梦想。

L——罗曼·波兰斯基:一生放纵不羁,一生直面悲伤

在《罗曼·波兰斯基》的纪录片里,镜头始终沉静地对着已然皱纹满面、头发苍白的波兰斯基。他直视着采访者同时也是多年好友的眼睛,不急不慢地回顾着自己的先前所经历的人生,缓缓道来,语气平和,态度真诚。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波兰斯基都保持着一种云淡风轻的姿态,自信而优雅地叙说着,回忆着。但在谈到他在二战中逝去的母亲和他在“曼森家族”的暴行中死去的第一任妻子时,他坚强的面容仍旧抑制不住的颤抖,并在哽咽甚至哭泣中让采访陷入短暂的沉默。

出身于1933年8月的罗曼·波兰斯基最初降临的地方在法国巴黎,彼时他的父母都在巴黎工作和生活。随着希特勒野心的膨胀和最终二战的爆发,波兰斯基一家人在他诞生后不久便不得已迁回到波兰。

然而,回到波兰并没有带来安宁,而是一个噩梦的开始:德军碾压一般地踏上波兰国土,并对犹太人展开残酷的伤害,波兰斯基的父母没能逃过德军的魔爪,连同其叔叔一同被送进了集中营。波兰斯基的母亲在奥斯维辛集中营不幸死去,父亲则幸运地在另一个集中营侥幸保住了性命。而年幼的波兰斯基则艰难地逃出了德军控制的居住区,在一个波兰农夫的帮助下幸运的活了下来。

战后,波兰斯基还是和父亲团聚了,但失去母亲的悲伤,以及经历二战的创伤,让波兰斯基内心立起了一道难以抹去的阴影——直到多年以后,年逾古稀的他接受采访,一提到当初的战争,他依然会充满悲伤、恐惧以及愤怒,并由此控制不住地落泪。他如此念念不忘,是因为这段经历给他带来了不可磨灭的伤痛,甚至由此影响了他的整个人生观。

但他在少年时期,即使是家庭条件很一般的情况下,仍然获得了教育的机会。并且在这期间,他时常去看电影,以各种方式去看电影。虽然那时候他没有清晰的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但随着年岁的增长,他逐渐的清晰了自己内心最想做的事情,那就是拍电影。

于是他在青年时期进入了波兰国家电影学校,接受专业的电影教育,并在此期间,自己创作剧本、自己负责导演和表演,拍摄一些短片作品。《两个男人与衣柜》便是他自编自导自演的作品,这部短片甚至为他赢得了五个奖项,由此引起了欧洲电影界的注意。他在毕业后的一段时间里,都集中在拍摄一些短片,尽管并不是每一部都能引起注意,却几乎都称得上有质量的作品,而这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确立了这个身材不高甚至显得过于矮小的波兰小子的电影风格。

由于自身的才华和天赋,加上颇有些手段地折腾和努力,波兰斯基在毕业后不久,就拍摄了自己的长片处女作《水中刀》。而这部长片处女作虽然不那么受波兰政府的欢迎,却在不少有眼光的电影从业者和评论家看来,一个大有作为的导演正在大家的视野里逐渐引人注目。

《水中刀》即使在现在看来,也是诸多处女作中的经典之作,三个演员、一辆汽车、一艘船、一把刀,不仅讲述了一个完整而颇有悬念的故事,还将人性的本质、战后波兰的社会现状都表现了出来,令人深思,令人佩服。这部电影在第25届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得了“费比西”最佳导演奖,还获得了第36届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的提名。

但波兰政府并不因为波兰斯基是个带着波兰二字的波兰人而喜欢他,至少在《水中刀》问世的时候,波兰政府很不喜欢。

于是,波兰斯基离开波兰,去到了法国巴黎,过起了十足艺术家派头的生活:贫穷但又追逐浪漫,疯玩但又不忘创作。在巴黎,他结识了日后成为自己重要合作伙伴的勒德·布拉奇,后者同样也是一个热爱电影的青年,只不过他更喜欢以编剧的形式去创作电影。

两人成天混在一起,时而出去风流,时而宅着创作剧本,很多情况下没钱,很少情况下吃得饱。但那时他们还是通过自己的创作和努力,拍摄了三部电影:《厌恶》、《荒岛惊魂》和《天师捉妖》。看片名就知道那都是些什么风格的电影,但波兰斯基很擅长这类电影,并且确立了自己的风格。

也正是在《天师捉妖》的拍摄过程中,波兰斯基遇见了年轻貌美的莎朗·塔特。彼时的莎朗塔特才不过二十来岁,年轻,漂亮,几乎走到哪都会成为诸多男人瞩目的焦点。

早先以拍广告出道的她,在认识波兰斯基之前其实有了自己的恋人,那是她的化妆师。在拍摄《天师捉妖》期间,和波兰斯基共同工作,逐渐相遇相知并进一步的相爱,两人彼此都很欣赏,才子佳人,很是般配。很快,他们就在英国伦敦举办了婚礼,两人结为夫妻,莎朗也很快怀孕,波兰斯基的电影也很顺利,获得了美国好莱坞的亲睐,一切看起来都在朝着完美的方向前进。但在1969年波兰斯基接到的一个电话过后,他人生中的又一次悲伤竟有些毫无征兆一般向他袭来。

考虑到自己要在美国发展,波兰斯基在比佛利山购置了房产,让怀孕的妻子在那里修身养性,自己则在伦敦拍摄又一部电影。

当那年8月的那个电话铃声响起,他以为不过是像往常一样和妻子聊一会儿。但电话那头告知他一个如同霹雳的消息:莎朗·塔特被发现身中16刀惨死于比佛利山的那栋住宅里,同样遭遇残酷对待的还有莎朗化妆师在内的其他四个人,他们还分别受了枪伤,尸体被倒挂于客厅,现场惨不忍睹。

波兰斯基听完电话时毫无头绪,整个人既难受又茫然,他不知道这到底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只知道迅速地飞到美国,尽可能快地去到亡妻的身边。警察们在当时同样茫然,因为从家中没有任何物品失窃的情况下,无法判断出暴徒的行凶动机。他们甚至怀疑到了波兰斯基本人,这让波兰斯基不得不背负一些媒体的猜测,他在后来的采访和自传里也曾表示,那时候,他就已经对美国警察失望了。

直到数月之后,警方才查明,这起惨案的主谋,是邪教组织“曼森家族”的首领查理·曼森。而他们行凶的动机,尽管在当时仍叫人一头雾水,却在后来波兰斯基的自传中披露,他们没有任何私人仇怨,只是出于对社会的一种“报复式行动”,甚至部分成员在当时冲进莎朗屋子时,完全就是出于一种需要发泄的兴奋——这让波兰斯基非常不解和愤怒,但斯人已逝,他也只能直面悲伤,以及将罪犯交由美国法律去惩罚。

这样的打击对任何一个人而言都是近似于毁灭性的,有那么一段时间,波兰斯基像被狠狠地摧残的一株草一样,提不起精神。

但因为还有电影的存在,波兰斯基很快就提起精神,投入到电影的创作里去。他用一部《麦克白》表达了自己对于那间悲伤事件的回应,又用一部《唐人街》将自己推向电影事业的一个新的高峰——这部由波兰斯基导演、杰克·尼克尔森主演的影片大获成功,不仅票房可观,好评如潮,还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导演的提名。

这似乎是对波兰斯基的一种慰藉,但却并没有给波兰斯基带来好运:1977年,罗曼·波兰斯基被指控强暴了一名13岁的少女,警方将他逮捕。在极力和法官申辩长达42天之后,深感希望渺茫的波兰斯基在媒体制造的舆论下感到了一种带有偏向性的对待,在法律判决还未确定之前,他通过“有效的”途径离开了美利坚合众国的土地,飞到巴黎,暂时逃离了法律的制裁,却再也没能踏上美国的土地。

在后来的自传中,他也描述了当时发生的事情,在他的叙述里,和那个叫萨曼塔·盖默发生的性关系并非强制行为,而是带有“自愿”成分的“正常”关系。当我们回溯波兰斯基的大半个人生,不难发现,这个个子略显矮小却才华横溢的男人在风流韵事方面的确有着相当丰富的过往。

他总是能轻而易举地找到愿意和他发生关系的女孩,并且多数情况下,他能掌控一份近乎热烈的情感。在诸多愿意和他风流不羁的女人当中,不乏比他年轻许多的女人,包括演员、模特,也包括寻常的“漂亮”女孩。

然而,究竟那次在杰克尔森家里发生的性关系是不是“正常”的?我们不得而知,只是在多年以后,当波兰斯基被美国长达三十多年的通缉却始终没能把他送进监狱之后,在当年的女孩已经成为人妇并育有儿女之后,她在媒体面前表示了对波兰斯基的原谅,但法律并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我们只能透过这个事情看到一个男人放荡不羁的一面,也看到一些媒体对于公众人物的影响,有时候远比名声更加猛烈。

离开美国的沃土之后,波兰斯基遭遇到了人生中的某种低谷,相比于遭遇那么多的悲伤而言,电影事业上的下滑应该会带来同等级的伤感。

尽管这之后有拍过《苔丝》这样备受赞誉的电影,却依旧无法掩盖他在八九十年代几乎所有作品的乏力。创作上依旧保持着高度的热情,但因为情感上、生活上给他带来的困扰交织,让他在这一段时间里没能创作出足够令人叹服的作品。

直到进入新的世纪,当《钢琴师》的剧本来到他的眼前,这位曾经备受二战折磨的六旬老人开始直面内心的痛苦,当年拒绝《辛德勒的名单》时那种挥之不去的痛苦开始被他勇敢的去面对,他打算将自己的二战记忆融入到《钢琴师》的创作。

顺利的是,《钢琴师》成了波兰斯基又一次登上电影事业高峰的重要作品。这部讲述二战人物命运的电影被波兰斯基以近乎真实的纪录方式呈现出来,并且融入了富有波兰斯基个人色彩的思考和人性拷问、人文关怀,使得影片具有了浓浓的悲怆的味道,看之感动。

这部电影不仅将波兰斯基重新带到公众视野里最耀眼的位置,也让他得到了奥斯卡的荣誉之冠。尽管他没能亲自去美国领奖,但他在影史上留下的位置,已然被人们所知晓。《钢琴师》不仅说明了波兰斯基还可以拍出好的电影,也说明了他内心的情感实际上远比人们想象和猜测的要丰富得多。这个小个子脑海里所缠绕的各种记忆,或许可以拍出更多足够精彩的电影。

然而电影并非人生,但人生却远比电影丰富,当年过七旬的波兰斯基兴致勃勃地前往瑞士领奖时,下飞机迎上来的手铐让他感受到了这个世界一直存在的某种冷意。美国对他的通缉仍在继续,瑞士准备将他引渡到美国,波兰大使馆开始斡旋......曾经许多对他持不喜态度的人或机构开始对他有了另外一种态度,经过多次的交涉,波兰斯基最终还是获得了自由。

而在这之前,他的电影列表里只有两部:《雾都孤儿》和《影子写手》,而凭胸而论,这两部电影都具备足够的水准,无论市场反响还是评论界的声音,都给了波兰斯基的高度认可——除了那些知名奖项。

在重获自由之后,这个白发苍苍,满脸皱纹,表情却依旧桀骜的老人立马就投入到了下一部电影《杀戮》的拍摄,随后又拍摄了《穿裘皮的维纳斯》,这两部电影,则比戴上手铐之前要次了一些,悲观者甚至会觉得,波兰斯基的电影才华似乎快用光了。

但对于这样一个经历了许多人想想都焦头烂额悲伤不已的事情的男人,这样一个拍过《唐人街》、《钢琴师》的导演,放在他身上的期待,依然还有很多很多。

如今,罗曼·波兰斯基和他的现任妻子定居在巴黎,他们也许时不时参加一些时髦的晚宴,时不时的认识一些新的人也遇见一些旧的朋友,在明亮的灯光下,波兰斯基依旧会是一个备受瞩目的男人。

只是,有那么一种可能,在晚宴结束之后,波兰斯基回到家中,面对深沉的夜晚,他又一次回想起自己的过往,家人、爱人、情人陆续地登场,战争、大学、电影依次浮现,悲伤、痛苦、煎熬相继袭来,这个身形逐渐佝偻的男人,会不会流下泪来?

也许会,也许不会,但不管怎样,这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他或许一生都放纵不羁,却也一生都在直面悲伤,比起前者,后者所承载的份量似乎重很多很多。

综上,是三个影坛人的故事,或许,他们有的一路顺畅,有的一直牛逼,有的坎坎坷坷却仍旧厉害,这其中或许夹杂了应对嘲笑的决心、开辟新路的果敢、直面悲伤的强大,也混杂了对名利欲望的追逐、对狂傲不羁的放纵、对风流韵事的任性,凡此种种,呈现在我们面前,需要去判断他们是否存在励志的味道,是否存在积极的养分。

励志的关键不在于看到别人是如何应对阻碍和丰富人生的,而在于自己是否能够从中去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像他们的一些优点所表现的那样,去追逐,去行动,去尝试。

祝福大家。

PS:具有励志意味的影坛人和事其实还有很多,譬如史泰龙、布拉德·皮特、周星驰、克林顿·伊斯特伍德等等,总之,都挺叫人佩服的,祝福他,哈哈。

本文为作者原创,谢绝任何不打招呼的转载,如有需求,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个人公众号也是有一个的,叫【木易的岛】(微信号:muyidd2015),欢迎交流。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