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励志小故事可复制(书法励志故事励志小故事(11)| 老爹吃墨,儿子临缸,至臻功夫需要投入和苦练)

王羲之是东晋时期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出自魏晋时期名门望族琅琊王氏,是地道山东人,但随西晋末年动乱而南渡长江,后定居在浙江绍兴。

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广采众长,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从小热爱书法,史载七岁善书,练字自然十分刻苦。据说他练字用秃的毛笔无数,堆成小山,被称为“笔山”;而他家旁边一个小水池,因常洗毛笔和砚台,池水变黑,被称作“墨池”。

成年后,王羲之已在书法上很有成就,但依然坚持每天长时间练习。有一次,他在书房练字过于投入,饭都忘了吃。丫鬟把饭送到书房,催他快吃,但王羲之仍埋头写字,未作理会。

过了一会,夫人和丫鬟一起来书房再次催促时,却看见王羲之正拿着一个沾满墨汁的馒头往嘴里送,那形象一定颇为狼狈,家人大笑,这时王羲之才发现心思仍在书法上,错把墨汁当成蒜泥蘸了(这又是馒头又是蒜泥,王家是山东人算没跑了)。

家人不解,为啥你的字已经很好了,还天天琢磨苦练。王羲之却说,所谓的不错只是模仿前人而已,要自己有所突破,必须继续苦练。

没有轻松的成功,所谓天才也都是站在辛苦付和积累的基础之。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儿子,与其父并称“二王”,共同造就了中国书法历史上的最高峰。乾隆珍宝无数,但最爱的三件宝贝却单独珍藏,并将所藏之处命名曰“三希堂”,可见珍贵程度。这三件宝贝都是书法,其中之一就是王献之的时雪快晴帖。

王献之从小跟随父亲练字,急于求成,曾请教父亲习字的秘诀,王羲之却告诉儿子院中十几口水缸就是秘诀,把水缸中的水写完就会知道。

王献之虽觉得他爸在耍他,但还是练起来。先练笔划,前后四年,一直没得到父亲认可,第五年开始练完整的字,又过去四年,把所写的字捧给王羲之看。父亲没说啥,只是在一个“大”字下加了一点。

王献之不明所以,又把字给母亲看,他母亲仔细看完,最后才叹口气,告诉王献之,八年的工夫,终于有这一点达到他父亲水平了。王献之顺着母亲指的那一点看去,竟然就是父亲所加的那一点,震惊又羞愧。

此后王献之开始坚持不懈练习,居然真的用光了院子里十八缸水,在父亲的指导下,终于成就斐然,功夫冠绝天下。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