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一生只画一个人的画家(莫奈的励志故事莫奈:一生只画一个人)

关于莫奈,我们在上期曾将他奉为“画界劳模”,因为他执着于几个相同的系列,日复一日地坚持画出不同光影下的不同形态,回顾请看莫奈:"劳模"画家

。今天要介绍他的另一个身份——“炫妻狂魔”。莫奈非常热爱描绘他的发妻卡米尔(Camille Doncieux),以她为模特创作了多幅经典作品。更重要的是,他的笔下几乎鲜有其他的女人。

甜蜜相恋

卡米尔比莫奈小7岁,在她18岁的时候因为画模的职业与莫奈相遇相爱。

正中坐在草地上身着白色裙装的就是卡米尔,莫奈的缪斯女神。我们之前曾介绍过马奈的同名作品《草地上的午餐》,莫奈的这一幅想必是致敬或打擂之作。

秋日的午后,树林里阳光温柔,好友们欢聚一堂,边吃边聊,多么惬意!但这画的背后故事完全是另外一种状态。上图只是原作的一部分。原作草稿如下:

Lunch on the Grass, Monet,1865-1866, Musée d'Orsay

莫奈一心想送这件大作去参加当年的巴黎沙龙。结果很不幸,由于交不起房租,就在沙龙开幕之前不得不把它送给了房东作为抵押。等他攒够了钱去赎回画作时,已经差不多20年过去了(1884年),因为保管不当,画已经略微褪色,于是莫奈只好把它分割成几件单独的篇幅分别留存。

生活的拮据贯穿了莫奈的前半生,但似乎从他的画里我们只看到风和日丽、良辰美景和才子佳人这些世界上最美好的意象。

Woman in a Green Dress, Monet,1866, Kunsthalle Bremen,Bremen, Germany

取代《草地上的午餐》,最后去沙龙参展的是这幅《穿着绿裙的女子》。真人比例的尺寸只为展示卡米尔欲说还休的背影,在这一层面上,作品是有争议的。通常大幅的画布理应承载的是神明、英雄或者最起码是贵族,而莫奈倾力描绘的却是衣着普通、长相一般的平常女子。当然,因为有爱,这低眉垂目的卡米尔还是受到了大范围的好评。最终以800法郎的高价被人买走,对莫奈而言,应该算是真正的雪中送炭。

穿着绿裙的女子之所以被沙龙接受,很重要的原因是,它其实更多运用了写实主义手法。当莫奈尝试用印象主义创作时,马上遭到了主流评论的批评。

Women in the Garden,Musée d'Orsay, 1866

虽然从现在的审美眼光来看,这幅作品里的自然光影、白绿辉映、新颖构图使它远比绿裙女子来得灵动有趣,但当时却因它的非主流和过于散漫惨遭沙龙淘汰。最后,莫奈的朋友为了接济他,低价买下了这幅画。要知道现在这画可是值好几亿美金呐。

苦中作乐

莫奈和卡米尔的爱情逐日升温,如胶似漆,还有了结晶。但在那个时代,画家和模特逢场作戏的很多,真正要谈婚论嫁的就变成了所谓的“不伦畸恋”。模特毕竟不是体面的身份,当莫奈的父亲和姑姑知道他们的恋情后,马上命令莫奈斩断情丝。身负着经济制裁的压力,莫奈不得不在卡米尔怀孕时离开她,自己待在姑姑家中,以确保家族每月提供的生活费。

1867年8月,卡米尔在孤独贫困中诞下她与莫奈的第一个儿子。热恋的人儿面临这样的苦楚想必满心悲凉,而两人并未放弃彼此。莫奈于1867年圣诞与卡米尔重聚,次年春天为了避债搬迁到乡下。经济状况并未好转,三个人住在小旅馆里,莫奈为了找钱四处奔波, 但为卡米尔画肖像这件事一直没有中断。

On the Bank of the Seine, Bennecourt, Monet,1868,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典型的印象主义风格作品。粗犷随性的笔触勾勒出塞纳河畔的午后和漂亮的水波光影。卡米尔正坐在这样的风景里凝视着前方。看到这幅作品,谁会想到几天之后莫奈和爱人以及小莫奈会因为付不出房费而被旅馆扫地出门。我想莫奈和卡米尔是知道的,但即使生活如此艰难忧愁,他们依然怀有划船游河的诗意。真是天造地设的乐天派CP。

婚后颠簸

1870年,莫奈和卡米尔终于结婚了。莫奈的父亲和姑姑没有到席,卡米尔一生未得到莫奈家族的认可。当然,这也没有影响到新婚夫妇的心情。他们带着简(Jean Monet,大儿子)来到 Trouville-sur-Mer度蜜月。

Camille on the Beach in Trouville, 1870, Yale Univerisity

莫奈创作了至少5幅卡米尔在海滩的主题作品。印象派的画给以人明显的随意之感,就好像我们拿出智能手机抓拍的一瞬间。对人物、景观的细节毫不在意,只是用寥寥几笔来勾勒出环境的大概和人物的轮廓,画家意在表达当下的心情。当你关注个人情感时,对周边的事物自然只是模糊的“印象”罢了。

蜜月结束后,莫奈再一次离开妻儿。一来是躲避债主二来是逃脱服兵役,他先到他父亲那儿拿了一些资助,然后转道英国。后来,卡米尔和简也辗转来到伦敦与莫奈重聚。在颠沛流离中,卡米尔的肖像依然继续。

Meditation, Madame Monet Sitting on a Sofa, Monet, 1871

虽然这幅作品不如莫奈的其他卡米尔有名,但却是让我最为惊艳的一幅。正式成为莫奈夫人的卡米尔在这里竟然比之前的任何画作中都更具少女模样。经历过重重苦难,在莫奈眼中的卡米尔依然年轻可人、沉静优雅。在技法上,似乎是一种回归或者是一种好不容易安稳下来的细腻。比如对容貌的勾画上更体现出写实主义手法,对景物色彩的分配也颇有心机,地毯的红黑呼应卡米尔的着装,沙发的花纹呼应壁炉上的瓷器,整体的色调格外和谐。看得出莫奈严谨的绘画逻辑。

岁月静好

1871年冬天,莫奈一家人回到法国,结束动荡的生活,在Argenteuil长期定居下来。这一段时间是莫奈的创作高峰期,他最著名的卡米尔肖像都诞生于在这个阶段。

Springtime, Monet, 1872, Walters Art Museum, Baltimore

所谓大好春光,不过如此。身着白裙的卡米尔沉浸于绿色的海洋里低头阅读。“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水莲花般不胜凉风的娇羞”。缕缕阳光从树叶中漏下来,洒在草地和裙边形成点点金光。唯美至极。

Lilacs in the Sun,Claude Monet,1872,Pushkin Museum, Moscow, Russia

同年出品的又一幅浪漫之作。院子里满簇满簇的丁香花迎着阳光绽放,美丽的爱人躺在树下休憩。莫奈太擅长将自然的色彩和光影糅合在一起,渲染出成片的缤纷和斑斓。

这段黄金岁月里,小莫奈也快乐地成长。经常可以看到卡米尔和简一起出现在画面里。

Poppy Field (Argenteuil) ,1873,Musee d'Orsay, Paris

这是莫奈作品里复制率很高的一件。火红艳丽的罂粟花海令我想起加州的羚羊谷。不管是大景观还是小景物,莫奈的技法炉火纯青。通过色块的融合、画笔的点缀,蓝天白云、远树花田,层次分明跃然纸上。卡米尔和简正漫步花丛向我们走来。

Camille and Jean Monet in the Garden at Argenteuil, Monet, 1873

卡米尔和小莫奈在花园里嬉戏。卡米尔似乎正采下一朵红花戴在发髻而简无忧无虑地躺在草地上。画面一如既往的五彩,令人心情明朗。

Woman with a Parasol - Madame Monet and Her Son, 1875,National Gallery of Art,Washington DC

这幅画的色调简洁,与上几幅作品不同,但颜色的呼应巧妙到位。绿草呼应阳伞,人物的衣着几乎与背后的蓝天融为一体。莫奈的印象主义手法天生适合反映风的形态。这幅画的视角也很独特,画家站立在仰视的位置建构全图。

除了与自然风光相得益彰的作品。还有几幅重要的肖像。

Camille Monet in Japanese Costume,Monet,1876, Museum of Fine Arts (MFA), Boston, MA, US

以前介绍过印象主义时期欧洲艺术深受日本浮世绘风格的影响(什么是日本浮世绘?回顾请看浮世绘:日本绘画之灵魂)。莫奈也不例外。卡米尔的和服肖像很有代表性且非常著名。也从侧面说明,卡米尔和莫奈的生活颇有情趣。

伊人早逝

The Red Kerchief, Monet, 1873, The Cleveland Museum of Art

莫奈为数不多的忧郁之作。某一个冬日,画家从窗口望去,恰好看到卡米尔围着红色披肩走在雪地里。一切都是灰沉沉的,唯有中间的一抹亮色。也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这幅画似乎是悲剧的预言,基调特别悲凉。莫奈自己保存了它很多年,后来一直作为对卡米尔的凭吊。

1876年,卡米尔患上肺结核,健康逐渐恶化。1877年,莫奈的资助人Ernest Hoschedé破产,他们夫妇带着六个孩子寄居到莫奈家中。据传早在那时莫奈已经出轨女方Alice Hoschedé,我是不能相信的。因为当卡米尔为莫奈诞下第二个儿子后长病不起,莫奈常在巴黎,在卡米尔身边照料的是Alice。1878年,卡米尔死于宫颈癌。莫奈在卡米尔去世时完成了最后一幅属于她的肖像。

Camille on the Death Bed, Monet, 1879,Musee d'Orsay

莫奈看着病床上死去的妻子,提笔将她画了下来,期间少不了对构图、技法、透视、明暗、色彩等种种的分析和设定,有人说,他的这种极端理性和冷静非常人所理解。在我看来,或许,莫奈只是想竭尽全力留住妻子最后的面容。

莫奈与第二任妻子的相处远远长于与卡米尔的相处,但在莫奈的作品里,Alice很少出现。莫奈的题材在卡米尔去世后完全转向单纯的风景,经典的肖像时代一去不返。

结语

在最美好的年华相遇,我是你唯一的模特,你乐此不疲地画我。岁月坎坷、命运跌宕,我们依然想尽办法团聚重逢。很多时候不知道明天的牛奶面包在哪里,却还是可以携手漫步在塞纳河畔享受片刻的“诗与远方”。我们共同创作的画面总是那么明亮愉悦,像一场场成真的美梦。

一生挚爱,无可取代。柔情画意,定格永恒。

http://weixin.qq.com/r/Dznt9TvEj2bwrX_W92wd (二维码自动识别)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