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敏作家散文(励志企业家的故事作家鲁敏:江浙沪小老板的故事充满神奇)
8月,作家鲁敏凭长篇小说《金色河流》获茅盾文学奖前十提名。小说依托鲁敏青少年时代的阅读和生活经历、对时代的观察,讲述了主人公穆有衡从物质匮乏到财富积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寻找机会的故事。
鲁敏1973年生于江苏,1998年开始小说写作,代表作有《六人晚餐》《奔月》《荷尔蒙夜谈》《虚构家族》等。在鲁敏的创作谱系中,她对《金色河流》寄予厚望,小说从2019年动笔到2022年定稿,历时两年多。但创作这一题材的种子,在她青年时代就已种下。她说,“这是我写作以来,投入精力最大、倚重最大的一部作品。我把积累的对于生活和生命的理解、对于文学技巧的运用,都倾注在《金色河流》中。”
“我把对财富的探讨,回归到具体的人身上。把我看到的十几张我所认识的小老板的面孔,叠加在穆有衡和他的兄弟身上,让大家看看他们一路筚路蓝缕、从无到有,如何成长起来。他们怎么看待财富积累?晚年对财富如何处置?他在这个世界上创造了什么,留下了什么?”
“写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像个松鼠在小洞里埋果子,读者能看到哪一层我不知道,但我想写的,是人这一生所创造的生命价值,尤其在晚境中回望过去时,对生命历程的自省与思考。”
这部作品有哪些“台前幕后”的故事与思考?以下是鲁敏的自述。
一、“写东西是一个通往知识分子的路径”
我是在苏北乡村长大的孩子。我们那里有耕读传家的传统,我对于读书和有知识的人,有天然的崇拜和向往之心。我从小就想过一种知识分子的生活。
我小的时候,妈妈自己看《雨花》这样的杂志,同时也给我订《儿童文学》《少年文艺》,我的舅舅、舅妈是中学老师,家里订《外国文艺》,我外公是农民,从小跟私塾先生认字读书,他喜欢看《民间文艺》,我姑父是镇上的小干部,订了《海外文摘》和《参考消息》。
我走到哪个亲戚家,都有好多杂志看。书不多,杂志很多。阅读过程中,我总觉得这上面的人,是我理想中的跟知识有关系的人。我们那儿的人,好像识得几个字,对文学和文艺,就总要找一点渠道冲向它似的。
初中毕业后,我想读高中、读大学,成为自己儿时心目中的知识分子。但家里人觉得,我应该赶紧解决城市户口,当时,读中专可以解决。我记得,那天夜里家里人匆匆替我改写了志愿,从高中改为中专。我当时几乎是怀着绝望的心情,到位于南京的江苏省邮电学校报到的。
学校有个不大的图书馆,多是跟通信相关的专业书,文学书没有那么多。我和同宿舍的同学,专门去找文学类的书,按照字母顺序,一本本看。
工作后,我一边做营业员,一边在抽屉里藏着书,人不多时我就把书拿出来看。我一直觉得读书的事情不能停下来。上班时,为了防止班长觉得我不务正业,我把书外面用报纸包起来,看起来比较掩人耳目一点。这种阅读经历很不成系统,充满了乡野的野蛮粗暴的理解。邮局师傅都蛮好,觉得小孩挺爱看书的,也都没有什么谴责。
我一边工作,一边在南京师范大学上自学考试的夜校,读汉语言文学。那种气氛,至今我还是感觉很清晰:下班后,一帮青年工人去上课。同学们跟我一样,都是很早就工作的年轻人。有的人穿的衣服上带编号,一看就是工厂车间的工人。有的人身上有来苏水的味道,她可能是个护士。有的人做笔记的本子是记账簿,他可能是个出纳。我们是秋季课,有的同学会悉悉索索掏出一个月饼,当晚饭。
可能大家早期教育都残缺不全,或者知识结构很差,但还是很努力地通过社会渠道去学点东西。大家都觉得,只要有机会学点东西、不要虚度时光,肯定会有回报。这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精神状况和社会风貌。
我在90年代末进入社会,又在夜校学习,当时朝气蓬勃、积极努力的劲儿,每个个体身处其中,40多年来回忆起来,都有强烈的感受。
而我一直觉得,写东西是一个通往知识分子的路径。
二、“江浙小老板的故事充满神奇”
做了3年营业员后,我到区局做统计员,跟数字打交道,后来在南京邮政报做记者、在办公室做秘书,在邮局一工作就是十五六年。之后,我才到南京作家协会工作。
这些工作,看起来和写作有些关系,实际上都没什么关系。如果是一个面包店的店员,你看着面粉如何跟水融在一起、如何膨胀,如何在火中炙烤,说不定跟文学相关度还大一点。但工作中的一些习惯,对我写《金色河流》这本书,是一个细水长流的积累。
在邮局做记者时,我有剪报的习惯,把邮电行业相关动态剪下来作资料,给领导做决策用。但是,在剪报过程中,我发现报纸翻过五六版之后,经常半个版都是小老板发财致富的故事,什么瓜子大王、一夜暴富,这样的故事特别多。
有一次,我采访一个江南的小老板,他非常自豪地跟我说,你信不信,外面每个打电话的人,都跟我有关系。我就觉得他讲话有点骄傲得过分了,我说怎么打电话都跟你有关系?他说,因为我给所有的基站提供一个小零件,这些基站覆盖了所有的通信运营商的无线网络。
我家人朋友其实没有做生意的。除了早年剪报,我在邮电系统工作十多年,接触到不少跟邮局做生意的老板。我们这一带,江苏的苏州、无锡、常州或者浙江宁波、温州等地,小老板发展比较快。他们或者造个电话机,或者造个电缆,或者小的集成器、小信封什么的。
江浙一带非常多的小老板,没有到上市的规模、连锁的程度,也没有在某一个地域做到垄断,可能是中小规模的创业者,家庭做点生意,可能有几年干得不错,行业不行了,再换一个流水线,我见到更多的是这种小老板。他们对外部环境有很大依托,这些小老板其实在中国是一个更大基盘的存在。他们可能是大老板下面的小包工头,或者某个大公司流水线的外包。
任何一个行业都有这些小老板非常活跃的身影,你只要在某一个行业工作,都会多多少少跟他们打交道。他们会抓住各种各样的外部发展的机会。我作为一个普通人,天然对别人挣钱的故事非常有兴趣,觉得这些故事中充满了神奇。
我在写上一个长篇时,就有了写《金色河流》的想法,当时觉得资料收集还不够,决定再等一下,直到2019年才开始动笔。这是一个大活儿,因为决定之后,接下来的三五年的时间,都会花在上面,因此我对这本书也寄予很大期望。
三、“探讨财富,回归到具体的人身上”
我对自己有个期许,我应该写一个对得起我积累的东西。
我想来想去,能体现社会关系、金钱关系,同时也有精神上的困境、自我追问和人性矛盾的“典型人物”,而且是处于改革开放这40多年“典型环境”中的人物,我看到的是我们江浙沪一带的小老板。
他们没有像王石、潘石屹、柳传志那样的大企业家,而是从乡镇企业、家族企业或小作坊开始做小买卖的小老板。他们的人物面貌上有着明显的时代刻度和印痕。
这几十年,我的同学、老家的亲朋好友、他们周围的家人邻居,命运发生很多变化。这些变化的源头是什么?很可能都归结于“改革开放”这词儿。我以前总觉得这词这么大,哪轮到我这样文乎文乎写东西的人来讲的,但假如冷静下来观察周围人的命运,会发现他们跟这四个字是紧密相关的。它太重要了,以至于我们反而没有意识到。
我把对财富的探讨,回归到这一背景下的具体的人身上。这些小老板平均分布在人群中,有人看到的是狡诈贪婪、一本万利,但一定也有铁肩担道义、胸怀家国情然而默默无闻地作为金字塔底层的存在。他们这样生活,这样死去。我想通过这本书,让人们对这群人再思考。
在《欧也妮·葛朗台》《威尼斯商人》或《雷雨》《子夜》这样的文学经典中,有钱人多是被批判的,是吝啬、狡诈无情、为富不仁的。对经济发展有了40年的认识之后,我希望我塑造的人物,提供另一种面貌。这个面貌不是单纯地特意地去讴歌他们,而是把我看到的、我理解的十几张我所认识的小老板的面孔,叠加在书中穆有衡和他的兄弟身上,让大家看看他们是这样筚路蓝缕、一路从无到有成长起来的。
当然,此前也有一些作品里写过以商战为主的商人形象,我的侧重点也不在这里,我是把他们回归到人的个体来写,回归到他们的困境、心路历程,这样文学性的关照与塑造在文学里并不多。我愿意稍微写一写他们勤劳勇敢包括大胆冒犯的、精明的一面,但我更注重他们到了晚年,即将离开人世间,考虑自己这一辈子创造的这份财富时,对于生活和生命的思考。
就像我们打开这本书,在扉页上就能看到的罗素的一段话:人的一生就应该像一条河,开始是涓涓细流,被狭窄的河岸所束缚,然后,它激烈地奔过巨石,冲越瀑布。渐渐地,河流变宽了,两边的堤岸也远去,河水流动得更加平静。最后,它自然地融入了大海。
做案头工作时,我看了三个版本的40年大事记。有官方版本、媒体版本、网络版本。比如,你会看到什么时候用寻呼机,什么时候用小灵通,什么时候寻呼机退出市场,什么时候第一条高速公路开始修建、什么时候实行双休……你都记得当时自己在干什么,而那些时间变成了历史的节点。
我看了七八本小老板的自传。他们不是什么大老板,哪有人给他们写传记?他们就找民间的小枪手,写一种好像是回忆录的把自己美化的东西,看起来比较粗糙,但里面很多细节非常有意思。比如,自己第一次穿西装是什么场合,第一次坐飞机是什么状况,第一次跟人谈生意,怎么拿下第一笔单子,里面有活灵活现的东西。
《金色河流》的主人公有一段和家中亲人的对话,他问:今天一路上来看我时,有没有注意到,外面路上的什么花儿开了,什么猫咪叫了,风大不大?他最后只想聊聊这些。他留下了很多财富,好像过得很风光,但那时他最为关切的是:来到这个世界上,我到底会留下什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国企业家杂志 (ID:iceo-com-cn),作者:傅婷婷,编辑:马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