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季羡林介绍及其相关作品(季羡林的励志故事记忆中的季羡林先生|大师的赤诚情怀:我所见到的季老)

作者 蒋保江

我来临清市工作25 年了,其间曾先后任中共临清市委副书记、临清市政协主席.由于工作的关系,有幸和季老有过多次交往,其中三次零距离接触.他给我留下的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可概括为四句话:常人的外表、长者的 风范、学者的大脑、大师的胸怀.尤其是季老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才的赤诚情怀,深深地感染着我、激励着我,铭刻心田,至今不忘.

(一)

我第一次见到季老是在1999 年9 月临清捐书仪式上. 那年聊城大学建校25周年,9月26日季老从北京赶回聊城参加校庆活动,并为家乡带来一份厚重的礼物——— 由他主编的三套«传世藏书».«传世藏书»是一套囊括中国从先秦到晚清历代重要典籍的大型丛书,精选有深远历史影响的名著1000余种,每套价值7万元.季老分别将这三套书捐赠给山东大学、当时的聊城师范学院和临清季羡林先生资料馆.

1999年9月27日,季老回到临清,向当时的季羡林先生资料馆捐书;当日下午15时,临清市委隆重举行了捐书仪式. 在那个仪式上,作为市委副书记的我,第一次见到了季老. 之前,在我的想象中,季老应该是一位身材魁伟、其貌不凡的人.但见到眼前这位身材瘦高、精神矍铄、慈眉白发的季老后,我感到很惊讶,对这位出生于家乡、名扬海内外的国宝级长者更加敬重了.

在捐书仪式最后,季老讲了话.他的声调不高,慢言细语,亲切朴实,入 情入理.在讲话中,季老谈到对青少年的希望时,有一个“反问句”让我振聋发聩,记忆犹新:“一个连家乡都不爱的人,怎么会真正爱国呢?”这句话多么平凡而深刻啊! 我觉得,季老的话既朴实又有哲理,符合辩证关系,极具说服力.

爱家乡和爱国是一致的. 纵观季老一生,这种朴实而伟大的情感无时无刻不与他紧密相连. 当年他留学德国获得博士学位后,不贪恋外国名牌大学优厚的待遇,谢绝恩师的挽留,毅然回到“一穷二白”的祖国,为人民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是多么伟大的爱国情怀啊! 如今他捐书是对家乡寄予了厚望,多么希望家乡有更多的年轻人学有所成、报效祖国! 后来,为了使农村更多的穷苦孩子能上好学,季老又拿出25 万元通过团中央捐给家乡,建起了一处希望小学. 季老逝世后,遵照他的遗愿把骨灰安葬在临清老家康庄镇大官庄村憩园. 这足以表明,季老是爱祖国、爱家乡的楷模,他把一生都献给了祖国和家乡,他的家国情怀、崇高精神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

(二)

我第二次见到季老是2001年5月筹备季老九十寿辰时. 人生九十是高寿、大日子,临清家乡人民非常希望季老能回老家过生日.5月30日,受临清市委、市政府委托,时任临清市政协主席的我,带队去北京拜访季老,与季老商定在临清为其举办九十寿辰庆典事宜.

季老住在北大朗润园,楼很普通,不新.季老住一楼,有两个小单元,每个小单元五六十平方米;室内陈设简单、陈旧,客厅和卧室里到处排满了书. 那天上午在季老家里,除了商量九十寿辰庆典事宜,季老还和临清一行八人分别照了集体照和分组照. 其间,季老的秘书李玉洁怕他老人家身体和眼睛吃不消,建议停止照相,但季老仍坚持和家乡人把相照完.在季老家里待了两个多小时,快到中午了,季老非要留我们吃午饭,我们怕打搅季老休息真诚地谢绝了,依依不舍地告辞.季老坚持送大家出门,和每个人一一握了手,最后目送我们走了很远才返身回屋.我们深为季老的乡情厚谊所感动.

季老住所旁有个小湖,湖水清碧,荷叶鲜嫩;听说湖中荷花是季老从老家带来了藕,亲手种下的,被人称为“季荷”,在北大颇有些名气. 我们特意在湖边停下来,仔细欣赏了一会儿. 这时,我突然心中猜想:季老往常会在什么时候、湖边的哪个位置找寻灵感、构思鸿篇巨制呢? 是在夏日的清爽早晨驻足湖边,还是在秋天霞光染金的静谧傍晚端坐在石凳上

季老仙逝后,故乡人民在康庄镇大官庄村建了季羡林憩园,里面也有个 荷花池塘.季老一生喜欢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北大朗润园里的“季荷”曾 伴他度过了无数美好的时光. 如今,家乡人民在他的憩园内留一方清塘荷韵,希望香远益清的荷花永远陪伴在季老身边.

(三)

我第三次见到季老是2001 年8 月庆祝季老九十华诞时. 经过多方协商,季老九十寿辰庆典定在了2001年8 月4~7 日.期间,季老在临清参加活动时,我作为筹备组组长,从接站到庆典活动再到送站,全程陪同.

2001年8月4日上午12时,季老一行乘坐的从北京开来的火车,稳稳地停靠在临清站,老早来接站的临清市领导和群众挤满了站台. 我陪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吉增同志登上火车.只见季老从普通的卧铺上站起来,笑容 满面地和我们握手,坐了4 个多小时的火车没有一点儿疲倦的样子. 季老的秘书李玉洁说,季老一路上都没有睡觉,还没到临清市界便站起来,聚精会神地望着车窗外茁壮成长的庄稼,高兴地自言自语:“今年又是大丰收!”

这天午饭间,谈起商标是季老题字“独占鳌头”的临清酒,李玉洁秘书笑 着说:“这样侵权,得对临清酒厂罚款!”季老不以为然,毫不动声色地低声说:“谁让我是临清人呢?”言外之意大家都很清楚,被季老的故乡深情感动地鼓起掌来.

8月5日上午的回乡扫墓活动,令所有在场的人动容.在康庄镇大官庄 村,面对上千名诚心陪着的干部与群众,年已九旬的季老跪倒在父母的坟墓 前.季老对母亲有着深厚的感情,他6岁时就离开父母,到济南投靠叔父读书,后来极少见到母亲.长大后,他时常在夜里梦到母亲,哭着醒来,在泪光里幻出母亲迷离的身影. 等回到北京后,季老写了一篇长达2.4 万字的文章«故乡行»,里面写道:“娘啊,这恐怕是你儿子今生最后一次来给您扫墓 了,将来我要睡在您的身旁!”

8月6日庆典活动当天,季老即席讲话,思路清晰,逻辑性强.他从沿途 火车上的见闻讲起,谈年龄、人生、交往、教育和希望,和言细语,娓娓道来. 我专注地听着,生怕遗漏了哪句话.最后,季老重点讲了“忠诚”,掷地有声: “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基础是忠诚. 我们要提倡忠诚,忠诚我们的祖国,忠诚我们的山东,忠诚我们的聊城,忠诚我们的临清.每个人相互忠诚, 把自己的力量献给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我希望我们今天的小朋友, 中国的大学生、中学生甚至在座的各位领导,大家同心协力,乘现在改革开放的东风,把我们国家建设得越来越好,把我们‘忠诚’的道德核心发扬光大”听着这铿锵有力的话语,季老那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才的赤诚情怀表露无遗.我仿佛觉得季老的形象越来越高大,像泰山之巅傲然屹立的苍松! 8月7日是季老回京的日子,看他那神情定是心里很纠结:一边是家乡领导、亲朋好友的再三挽留;一边是北京早就定好的任务,只好如约回去.

上午10时,送行的人流比接站时还多,我和市里的领导一直把季老送到车厢里.季老依依不舍地和大家一一握手话别,我盯着季老慈祥微笑的脸庞, 没想到这竟是诀别。

(四)

除了三次和季老直接见面外,我与季老也有过几次间接交往.1998 年1月30日,农历正月初三,前去北京给季老拜年的季孟祥(季老曾孙、时任临清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在谈话中提到了我. 在了解到我通过个人的勤奋努力,从农村的一个普通孩子成长为一名县级干部后,季老挥笔为我题写了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八个字,作为对一名家乡干部的勉励.当季孟祥把季老的题词送给我时,我激动的心怦怦跳起来,瞪大双眼凝视着季老特有的秀丽笔迹,连声说“谢谢季老!”后来才知道,这幅季老赠给我的题词,是清华大学的校训.我心里更加感动了,觉得这是季老对我最大的褒扬和鼓励,精心

装裱后挂在家中最醒目的位置.季老虽已故去,但他的题词一直鼓舞着我,永远是我努力的方向和继续前进的动力.

季老毕生从事教育,至年老仍笔耕不辍.后来多年,我还数次收到季老的签名赠书,包括«牛棚杂忆»«三真之境»«新纪元文存»等.我深深感到,这是季老对家乡干部最大的关心、爱护和培养.每次收到季老的签名赠书,我 都爱不释手,马上阅读起来,细细品味着书中的文字,就像真的见到亲切温和、朴实谦逊、博学多才的季老一样,从中更深切地感受到季老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才的赤诚情怀.

2019年4月3日于临清

(作者系原临清市政协主席)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