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季羡林怎么考上清华北大的(季羡林的励志故事季羡林:从清华园到留德十年,一生无愧文人风骨)

2009年7月,那个炎热的夏天,季羡林先生传奇的一生落下了帷幕,这个从山东小村庄走出去的大师,著作等身,一生笔耕不缀,留下了颇丰的学术成果和文学作品,他的散文至真而又没有匠人气息,在人心日益浮躁的今天,能给人们内心带来很多宁静的启示,纵观他的一生,敬佩有之,叹息哀婉亦有之。

季羡林之子季承

求学

1911年,一个男婴降生在山东清平县大官庄村,他的降生带给了这个家庭很多希望。在村里跟随母亲长到6岁,就跟着叔父去了济南读书,再次回到村里的时候,就是为父奔丧。

叔父没有儿子,他是由叔父抚养长大的。在济南的日子,每天上学,开始学习英文、国文,就这么度过了不怎么快乐的童年。家里重视他的教育,学校的功课之外,叔父常常亲自教他一些功课,四书五经也念了一些,这些为他之后的国学功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每天上学,在傍晚去英文补习班,季羡林先生童年时代与今天的孩子很像,忙着学习各种东西,有些不同的是,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重视孩子的教育,又颇有远见的学习英文,那是很难得的。这些都为他之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读高中,到考取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到最后留学德国,少年时候的辛苦都功不可没。

在先生的散文里读到他的童年是没有多少快乐的,小小的孩子离开了母亲,体会着寄人篱下的滋味,在那样的境遇里,对他的性格也有很多影响。小时候也是贪玩,不是天才一样的孩子,成绩平平,也曾让叔父失望。在完成小学的学业之后,考取了正谊中学,在中学期间继续学习国学与英文,开始初涉翻译与写作,得到了老师的鼓励。在这期间,因为战争的影响,在家里度过了一段时间,依旧的读书,等待参加考试。

1930年,他赴北京参加考试,同时考取了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为了以后出国准备选择了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

在清华大学就读期间,留下了颇为人乐道的《清华园日记》,让我们在今天得以了解当时的大学生活,看见季先生青年时期的所思所想。

1934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应高中母校校长之邀,成了国文老师,一年之后,因为厌恶派系之争,内心不愿勉强,这时恰好有出国留学的机会,因为大学时期的优异成绩很顺利地通过了留学申请,于1935年赴德国留学,后来在哥廷根大学研究吐火罗文和梵文,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等诸多原因,在德国生活长达十年,直到1945年才辗转回国,这些经历有《留德十年》等散文论述,留学期间种种皆能了解。回国之后就任北京大学教授,就此与燕园结下了不解之缘。

家庭

在1929年,是年十八岁的季羡林在家人的安排下娶了彭德华为妻,那是一个善良的女子,可并不是季羡林中意的终身伴侣,为此他颇苦闷,对婚姻与家庭生活失望。先生一生都没享受过亲情带来的温情。在清华就读期间,大官庄的母亲去世,季羡林第二次回到家乡也是为了奔丧,他与母亲的缘分也是如此的淡薄,在此后的岁月对母亲怀着深切的愧疚。

先生一生都是冷冷清的,在家庭里没有得到温暖的归宿,只好诉诸笔下。在很小的时候离开母亲,长期寄人篱下的生活造成了他敏感多愁的性格,又因为婚姻不如意,越发的要把心思用在学业上,同时也因为背负着一整个家庭的希望,内心也很是焦灼。

在清华就读期间,妻子给他生下了长女婉如,在他前往德国的时候,幼子季承还是个襁褓中的婴儿,他与子女的缘分也浅,没有陪伴他们的成长,从德国回来的时候,孩子们已经十多岁了,在儿女成年之后,又有诸多的生疏。

在德国十年,那些日子不知道先生是否有过困惑。他住在德国一对善良的夫妇家里,女主人对他很好,在丈夫去世之后,生活中只有季先生一个亲近的人,在他归国时,对女主人也有很多不舍,有些人一别怕就再也见不到了。这些经历都被先生写进了他的文章。

在这段时间,一个青年人最好的年华里,他也遇到了一个女子——伊姆加德。因为论文要用到打字机,而邻居伊姆加德小姐恰好能提供帮助,两个人就这样结缘了。在之后的日子,季先生一句一句地念着自己的论文,身边的女子认真地把它们都变成文字,那必然极其温馨的画面,有什么东西在两个人之间静悄悄的发芽了。

也是经历了一番挣扎吧,国内的家人还在等着他学成回去,妻子虽然不是自己选择的,自己却对她负有责任,爱情的火焰在他所面临的现实面前不值一提,他选择了放下。在五十多年之后,他把这些回忆写进了《留德十年》,读来是极平淡的文字,在隔了很远很远的时光之后娓娓道来,那时的心动还是能被读者感觉到,这段感情打动了很多人。

有人曾专门前往德国寻找伊姆加德小姐,也真的找到了,她为了心爱的人终生未嫁。他们在晚年曾见过一面,那时季先生已负盛名,带着很多期待回到哥廷根拜访故人,带着季夫人一起与伊姆加德留下了一张照片,时光无比的残酷,曾经的恋人就在眼前,隔了那么久的光阴,好像那些青春就在眼前,可身边的人分明已经成了鸡皮鹤发。

看着这些文字的我们,也不禁要扼腕叹息。然而人生就是如此,由种种遗憾构造,非人力所能改变。

季羡林与夫人

劫难

在北大任教的日子,季先生专心学术,担任着东语系主任的职务,把家人都接到了北京,子女也都在好好读书,经历了那些流离与分别之后,一家人终于团聚在了一起,那是季先生一生中难得的温馨时光,身边有家人照顾,工作也很顺利。

十年浩劫的发生是谁也预料不到的,那十年就成了一场噩梦,浑浑噩噩地活了下来,回头看的时候方才惊觉那些惊心动魄。

这十年的经历,就成了《牛棚杂忆》。在一个冬天,我捧着这本书泪流满面,那些真实太让人心痛了。就是这样的十年,他把这段历史真实的呈现在了我们面前,就已经足够伟大。经历那一切的时候,他已年近花甲,而写那些书的时候,已经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

一个人要用什么样的勇气才能把自己陷进最痛苦的回忆里?用很平静的文字来叙述那些经历,往往只是看着就流了满脸的眼泪。十年时光啊,好在他熬了过去。之后的日子慢慢地好了起来,然而一生那些好时候就那么过去了。

晚年

季先生是北大唯一的终身教授,自从归国踏上讲台,一生都与北大联系在了一起,他的大部分作品也都创作于燕园。在九十年代,季先生的亲人相继离世,先是婶母,之后是长女婉如,最后是相伴多年的妻子。在儿子季承的《我和父亲季羡林》这本书里,季先生的形象似乎有些冷漠,亲人去世他并不如何悲痛,甚至没有去送他们最后一程。

在季承的笔下,季先生是一个不合格的丈夫和父亲,甚至不是一个好的家长,他把热情和精力都留给了自己的学术研究,儿女妻子于他而言,似乎总是淡淡的。这些是一个孩子对父亲的怨,其中究竟如何我们不能得知。只是隐约觉得,季先生一生与家人都是很疏离的,晚年又因为研究佛教的原因,对很多事的看法就我们不同,这与他童年的经历和之后独自求学的生活都有关系。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妻子去世之后,季承与父亲将近十年没有来往,亲父子却如同陌生人,直到季先生去世前一年,父子两人才冰释前嫌,季承的陪伴给了季老人生最后的亲情温暖。

读完了季老晚年的很多散文之后,我才回去看了《清华园日记》,那些生动又真实的文字,带着我回到了那个年代的清华园,我得以看见季老的大学生活,治学严谨,善于思考,一直努力在学习,他又成了一个很亲切的形象。一个活泼生动的青年出现在我眼前,平日念书、与朋友们游玩,也疲于应付考试,在日记里吐槽老师;他也有种种烦恼,家庭的不如意、母亲的离世的悲痛、对求职的担忧,这些都是如此的真实。

从清华园里懵懵懂懂的学子到留德归国意气风发的学者,再到十年浩劫里卑微求生的老人,这些都是真实季先生。晚年的他曾三辞桂冠,不想被世上的虚名所累,而他的治学精神与风骨,在今天依旧值得我们研究学习。

季先生喜欢陶渊明的诗,在人生的最后阶段,慢慢达到了向往的境界:纵化大浪中,不悲亦不惧。

如果问我大师是什么样子,大师要具备什么品质,我想就是季先生这样的质朴与真实吧。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