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是乡下人吗(沈从文的励志故事乡下人沈从文的都市闯荡记:北上广不相信眼泪)
星期五言:提到沈从文,很多人都能想到那句火遍网络的情话: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这话来自沈从文写给 张兆和 的家书,后来收入《湘行散记》之中。话说回来,大家都知道沈从文的爱情故事,可是多少人知道沈从文的“北漂”、“沪漂”的冷历史?要知道,这位来自遥远湘西的,永远自称“乡下人”的作家,却在大都市留下了一系列传奇故事。
一、在北京城实现了梦想,却留不下肉身
百年前的中国,北京依然是众多有志青年逐梦的地方。京城里有众多诸如燕京、清华等名牌大学,有响当当的《新青年》《晨报》《现代评论》等杂志,还有让青年人崇拜的鲁迅、胡适、郁达夫……
▲ 民国时期的北京
1923年,21岁的沈从文在湘西土著部队里当文书,忽然萌生了要去北京追梦的想法,于是便向部队首长 陈渠珍 陈述自己想考大学的梦想(提到陈渠珍,写上一天一夜的文字也写不完,他的传奇不亚于沈从文,将来有机会再谈)。当陈得知手下想到北京追梦时,就豪爽答应他”离职“,并且还给了一些资助。于是沈从文毅然收拾行囊去了北京。
一个乡下的小伙子,意图考北京城的大学,励志通过考大学留在北京找个体面的工作,这大概是当时年轻人最美的梦了。可是,沈从文忘记重要的一点,他只有小学文化水平,北京城大学虽多,可是他最终却连入学考试都通不过。甚至在报考燕京大学的时候,吃了零分。
对此沈从文依然没有气馁,继续追逐自己的大学梦,终于考上了一所中法大学,然而考上后接踵而至的麻烦又来了——他连28元的膳宿费都交不起。他以为北京城的大学可以包食宿或者半工半读,可是现实告诉他,没有这样的学校。
▲ 年轻时的沈从文
这一年沈从文不知道报考了多少学校,受到多少次拒绝!好在还有一个表弟在北京农大。考不上学的沈从文,自然连工作也找不到了,更甚者陈渠珍对他的资助也中断了,最终他只好依靠表弟——北京农大那些实验田里的瓜果蔬菜成为他充饥的食物,据说现在依然有一些北漂青年靠着农大的试验田在北京城寄居。
后来,沈从文开始结交很多大学生,在北京各大高校旁听,去过北大,也去过燕京大学等等。旁听没有正式文凭,在当时的北京城,正儿八经毕业的大学生都不好找工作,更何况这种没有文凭的人。据说沈从文通过表弟和在各个大学结交的朋友找到一份在郊区的差事,住在天王庙里,一个白天还有狐兔出没的地方。
这个时候,沈从文在北京各个高校的小伙伴对他都羡慕不已,觉得这里简直是“仙府洞天”(真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陈翔鹤就骑着毛驴去找沈从文,两个人彻夜长谈。这个时候大家发现沈从文简直是一个宝藏,因为他在湘西的生活经历,是住在北京城里的青年永远都无法想象的。比如15岁当兵的沈从文在部队里作文书,其实就是给惨死的士兵整理最后手印的,比如沈从文有时候去妓女的房间玩耍,帮她们烧火做饭,一派和谐的人性美……
▲ 沈从文的湘西世界
这些经历让正处于困顿的沈从文只有一个路,就是写作。因为他没有固定工作,没有大学上,手里只有一支笔。
刚开始写作的时候,他以小学文化水平来突破标点符号的障碍。曾经沈从文还给自己心中的偶像郁达夫写过信,他欣赏郁达夫“自我抒情式”的写作方式,就像许多文坛佳话一样,沈从文写信之后,郁达夫收到信后冒着大雪去看望他,鼓励他。
后来沈从文开始发表小说。沈从文能够发表小说得益于他在北京各大高校认识的那些文学青年,因为这些青年帮着自己老师在各个报纸、杂志做着编辑和审稿,看到沈从文别样的文字以及各种奇特的经历,他们都充满好奇,于是沈从文的作品开始发表了。
但这些并不能让他在北京立足,因为那些稿费太低了。他需要在大一点的文学杂志发表小说。比如《晨报副刊》。
当时是鲁迅的朋友孙伏园在做这本杂志的编辑,鲁迅一派的作家写乡土都是带着批评的眼光看家乡。可是沈从文呢,他孤独一人在大北京城闯荡,他思念家乡的一切,尤其是家道中落之前那些美好的童年时光,他当时还是一介武夫,只知道玩乐,周围人对他都保有极大的善良。他此时此刻,是无法批评家乡的,他需要的是用那仅存的快乐回忆来温暖自己。
孙编辑不喜欢这样的风格,因为和他的文艺思想背道而驰,直接将稿子扔进了垃圾桶。好在当时文学界派别众多,比如沈从文的好朋友胡也频,给他推荐到了周作人的《语丝》,周作人喜欢这样的风格,一下子发表了。另外一位朋友冯志推荐给了陈源和胡适,于是在《现代评论》也发表了文章。
在这些大型期刊陆续发文,读者不断看到沈从文的名字,从1924到1926年,沈从文发表了106篇小说!
▲ 中年时期的沈从文
从此沈从文再也不是一文不值的落魄青年了,而是代表了京派的大作家!短短两年时间的逆袭,让我们看到北漂追梦者的希望。
沈从文成名后,还需要养家糊口,自己的母亲和妹妹的衣食住行都要靠着沈从文,已经成为职业作家的他需要赚更多钱。
1927年文化的中心南下,许多杂志都纷纷搬到上海,沈从文必须跟着这波潮流走,因为生存需要。
二、大上海海纳百川,上海人却不喜欢“乡下人”
来到上海,我们可想而知,淳朴、善良的湘西人走进这摩登的大都市,走在灯红酒绿的外滩,路过百乐门舞厅,走过和平大饭店,他能想到进去玩乐吗?他想到的只是窘迫和自卑。
这些生活与他不适应。北京好歹还保留着传统的文化,还能适应生活下去。可是到了上海,洋人、买办、商人拥挤的城市,他处处觉得不适应。比如沈从文和书商打交道,总觉得上海生活的人精明又狡猾,本来他想要80元稿费,可是人家只给他50元,然后再请他简单吃顿饭堵住他想要高价的嘴,这样做又体面又不用讨价还价。沈从文在这里卖书也不顺利,因为他的作品都是被一次性买断,这根本卖不了多少钱。
▲ 民国时期的上海
在上海沈从文曾说处处都要花钱,倒马桶、买煤电等等,到处都是开销。好在胡适是一个“大善人”,他看到来上海窘迫的沈从文,就伸出援助之手。
当时胡适担任吴淞中国公学的校长,就聘任了沈从文到这所大学教书,做讲师。沈从文人生第二奇迹发生了:一个小学文化水平的人,成为了大学的讲师!
大家可是想想,沈从文在大学里能够教好学生吗?对,不要怀疑,你所担心的都发生了——沈从文第一次上讲台,自己窘迫好久说不出话来,最后一股脑讲了15分钟就下课了……
之后的执教生涯里,沈从文其实站在讲台上都还是比较紧张的,但是私下里却是一位十分和善的老师。
▲ 吴淞中国公学
就在中国公学,27岁的沈从文遇到了在外文系读书的张兆和。最开始笔者一直好奇,为何来自乡下的沈从文会对高傲的张兆和一见钟情。其实仔细琢磨下也在情理之中——他身上有一种深深的自卑感,没有考上大学,而且自己一身乡土气,而张兆和出身书香名门,举手投足之间都是自信。大概他正是被这种与生俱来的自信吸引住了。
于是沈从文开始疯狂写信给张兆和。在当时,师生恋依然是遭受非议的,可是他哪里顾得上那么多!
其实按照湘西的风俗,男子18岁就要娶妻了,此时沈从文27岁了,也是大龄单身男青年了。可是张兆和竟然不为所动,不管沈从文的情书多么炽热,多么深情,始终换不来张兆和的回眸一笑。
▲ 沈从文和张兆和
越爱越孤单,越得不到回应越绝望,沈从文甚至想到了自杀。朋友们看到沈从文如此这般,都在纷纷劝他。据说胡适还出面说和,给张兆和推荐沈从文,可是张兆和不答应。
为了让自己逃离单相思的苦痛,沈从文只好离开了中国公学,离开让他伤心的上海。
北京城容得下沈从文的灵魂,却留不住肉身。而摩登上海留得住他的肉身,却容不下他的灵魂。离开上海之后,他再一次开启了漂泊的生活——从武汉、青岛到北京、昆明……
当然,我们知道故事的结局,沈从文最终娶到了张兆和,在北京安居下来。可是1949年之后的沈从文,却是另一番让人感叹唏嘘的遭遇了。(关于沈从文的爱情经历不在本文讨论范畴内,将来有机会再细聊。)
▲ 晚年沈从文
沈从文曾经评价自己:
我这人原来就是悲剧性格的人物,近人情时极近人情,天真时透底天真,糊涂时无可救药的糊涂,悲观时莫明其妙的悲观。但我一生从不相信权力,只相信智慧。
这段话最容易概括他这个纯洁文人的一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