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引导青少年广泛阅读红色经典文艺作品(励志经典故事给青少年讲巾帼故事,红色经典阅读浸润开学季)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1922年2月,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培养妇女干部的学校——平民女校,在上海南成都路辅德里632号开学了。为什么叫“平民女学”?回顾女校创办始末,王剑虹、王会悟、王一知、丁玲、秦德君、钱希均等一个个响亮的女性名字背后,又有哪些故事?

日前,“1925红色经典阅读沙龙”系列活动首次走进校园,报告文学作家杨绣丽亮相市民办新复兴初级中学,分享“红色起点”丛书之《巾帼的黎明》创作感受,向青少年传递红色文化魅力。

她从创作出发忆昔抚今,讲述多位革命女性早年成长故事。她们或为引路人,或为女学生,这些鲜活个体从平民女校中走出,为百年前中国女性塑造出更多可能性,也为中国妇女运动革命浪潮酝酿了先机。

细腻动人的叙说下,学生们仿佛“重返”1922年辅德里,了解百多年前三十多位女性从各自家乡来到十里洋场大上海求学;通过学习新文化、新知识对旧礼教压迫下的女性处境进行深刻反思;也明白了她们如何勇敢抗争冲出封建樊笼,勤工俭学完成学业,并在平民女学因经费不足等原因停办之后锲而不舍地在真理之路上求索跋涉;她们为旧中国女性的解放呐喊,去参加革命、舍身忘死,为我党革命事业和妇女解放运动作出巨大贡献,在党的工人运动、妇女运动以及教育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杨绣丽强调,“平民”二字,正是这所学校的精髓。平民女校的办学制度、组织架构和办学宗旨,与贵族学校有着本质区别。“我们为什么叫伊平民女学?”教员沈泽民解释,“是因‘平民’有别于‘贵族’的意思,换句话说,第一,这是平民求学的地方;第二,这是有平民精神的女子养成所,希望平民女校发达起来,实现理想中所盼望的妇女运动之花。”

难能可贵的是,平民女校还安排每周两小时讲演课,由教员和来此联络或开会的党员轮流讲演,内容多是妇女和妇女运动问题、军阀格局与帝国主义的关系、为何要反帝反封建等,这是一般女校中绝无仅有的,极大拓展了王一知、钱希均、王剑虹、丁玲等人的眼界,提升了她们的思想觉悟。

虽由于经费紧张等原因,平民女校仅开办8个月便宣布停办,但在杨绣丽看来意义重大——这不仅体现了20世纪20年代初,一批妇女同胞敢于挣脱封建礼教的束缚,追求独立、自由和真理的精神,更反映了我党对革命教育事业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关怀与重视。平民女校像一道红色刻度,永远标记在那里。

讲座所在地民办新复兴初级中学地处虹口区,与鲁迅公园、多伦路文化名人街毗邻。活动采用现场听课和校内转播的方式同步,通过当代视野笔触再现红色起点,回望令人难忘的峥嵘岁月,给学生们带来生动的革命主义教育大课堂。

据悉,“1925红色经典阅读沙龙”系列由上海炎黄文化宣讲团和上海新华传媒连锁有限公司主办,后期将继续围绕党史学习教育,以红色经典阅读为主线,让红色历史深植读者心中。

作者:许旸

编辑:王筱丽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