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南充的女人怎么样(励志感人故事南充女孩上央视!她的励志故事感动了好多人......)
三国文化之源——南充
点击上方“南充播报”即可关注我们
南部县18岁女孩谢戴鸿在浙江一家车间温度高达41℃的印染厂打工挣大学学费,其励志故事感动众人,CCTV-7《聚焦三农》栏目近日播出了关于她的专题片《千里打工挣学费》。
今年,南部县太华乡坛神庙村寒门学子谢戴鸿以648分的成绩被电子科技大学录取。为了挣大学学费,她千里迢迢从四川老家来到父母常年打工的工厂——浙江省慈溪市龙山镇一家印染厂打工,她的吃苦耐劳精神非常感人。
谢戴鸿(右二)正在工作
在印染厂打工,她每天早上6点到晚上6点上班。车间里热得像蒸笼,他们的手接触到的布匹温度有时高达60℃,如果动作稍稍慢了一点,手可能被烫伤;撕布匹稍不小心,可能割伤手指。在这里打工,她每天能够挣到100元工资。
“人呐,要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哪样不苦嘛!觉得打工怎么样?你是愿意读书还是打工?”
“肯定是读书噻。”
“打工马上就能拿到钱呀!”“读了书学到了知识,不但能获得更多收入,还能为社会做贡献。”……
这是谢光强、谢戴鸿父女俩,
在饭桌上的一段对话。
填报志愿时,她选择的专业是临床医学,希望通过在大学的刻苦学习,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
2008年“5.12”汶川特大大地震发生后,她在电视上看见一个个穿着白大褂的身影在灾区穿梭,拯救了一个又一个濒临死亡的生命,这些白衣天使的行为真的令人很崇敬,所以她下定决心一定要考上大学,去攻读临床医学专业。“同学们说学医很苦,曾劝我选择其他大学,我坚持了自己的理想。只要自己将来能够成为一名医生,将救死扶伤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我觉得苦也是快乐的。
谢戴鸿在大海边喊出心中喜悦
普通农民工这样教育子女谢光强虽然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但是他对子女的教育,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的言语,道出了一个贫寒家庭在大时代背景下,应有的志向。
“我家曾经是被村里选出的贫困户,但依靠村里的帮助和自己勤劳的双手,我家很快脱贫了。”谢光强说,以前,他家很贫寒,曾有过吃了上顿愁下顿的日子。为了补贴家用,他曾经到新疆的建筑工地上打工;1995年在广东进入一家印染厂打工;2014年经村干部托人介绍,他和妻子双双来到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龙山镇这家印染厂打工。平时,3个孩子都丢在老家让父母照顾。但是,尽管我们远在异乡打工,依然没有放弃对孩子们的教育。“扶贫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我理解的扶贫工作是:扶贫其实是在帮助我们度过一个困难时期。但这个困难时期度过之后,我们应该用勤劳的双手和聪明的头脑去发展自己的家庭,使自己的家庭一天比一天好。”
(来源:南充日报、网络)
往期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