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个名人励志故事(励志故事1500字为什么名人励志故事总是不靠谱?)
©Bernie Fuchs
撰文 |
过俊杰
排版 | Leo kun
这是计然的第110篇原创文章
本文共3288字,建议阅读时间6分钟
我们可能都有过名人的励志故事感动或激励的经历,听完这些故事,觉得热血沸腾、信心满满,自己的大好人生尽在掌握之中。但似乎过不了多久,生活还是回到原来的轨道上,并没有发生真正的改变。
我们难免愧疚、自责,甚至觉得自己好失败。可其实不是,本质上是因为名人励志故事就是不靠谱。
名人励志故事的经典套路是这样:
❶我成功了,成功的方法是XX;
❷只要你也做了XX,就能和我一样成功。
这个套路有什么问题吗?先来看一个故事。
《意志力》的作者,心理学家罗伊·鲍迈斯特,曾在大学里做过一个研究,试图发现什么才是成功者的必备品质。
研究过程是这样的:先列出一串成功者可能拥有的品质,然后找很多学生测试。也就是说,通过大规模统计来考察,哪些素质是成功学生都具备,而不成功的学生都缺乏的。这样,就能发现决定成功与否的关键品质是什么了。
令人惊讶的是,真正能左右学生学习成功的只有一个品质——自控力。
我们想象一下,如果不是通过大样本统计的科学方法来发现这个品质,而是让成功的学生来分享其励志故事,会是什么结果?
他们可能会归纳出各种他们认为使其成功的品质,但未必都能说到到自控力这个原因上。
而励志故事中,成功人士归纳自己成功的原因,很可能存在同样的问题:它们仅仅是个案,不具备普遍性,普通人模仿了也未必有用。
所以,这里的启发是:为了增加成功的概率,只学习和模仿对普通人都适用的,且真正和成功密切相关的品质;而且我们不能依赖名人传记或者名人自己归纳的品质,而是要看大规模统计的结果。
励志故事不靠谱的另一个原因是,它总是通过让人热血澎湃、动力满满的方式激励我们去采取行动。这种方式,我们权且称作"动力策略"。
动力策略有什么问题吗?
它不稳定、不可靠。所以大家根本无法依赖这样的策略。锦上添花或许可以,雪中送炭往往不能。
此话怎讲?
很多人都去过健身房,回想一下,当初为什么去呢?
或许是因为,看到自己肚腩渐长,再看别人亮眼的马甲线人鱼线,再想想未来躺在阳光海滩上那身材健美的自己,动力就有了,然后就开始去健身房。
后来,动力逐渐消退,去健身房的频度,也从起初的一周三次,变成一周一次,再变成一个月一次,到最后……连健身卡放哪里都忘记了。
我们不去健身房的理由可以有很多,比如"这周工作好忙",或者"这几天身体好累",或者"最近情绪有点抑郁",或者"今天和老婆吵架了,心情不爽"......
一开始动力满满,后来消亡殆尽。这就是动力策略简短的一生。我们也总是愧疚自责,认为自己就是无法坚持下来的失败者。
其实不然,这是因为动力策略本身就不靠谱。
动力,本质上是以人的感受和情绪为基础的,而人的感受容易改变且无法预测,很多东西都能轻易影响我们的感受:一次事件、血糖水平、抑郁、健康状况、荷尔蒙...... 换句话说,任何东西都能改变我们的感受。
我们把改变自己的重任,依靠在"动力"这么不稳定的东西上,不是"沙上建塔"么?
励志故事的问题也在于此,当时让人热情高涨、动力满满,但过不了多久,动力就减弱消失,然后我们也回到生活的原处。
容易衰退、很不稳定,是动力策略的最大问题。
罗永浩[现锤子手机老板,前新东方英语名师]有一次他回忆起当刻苦学习英语的故事,对此颇有共鸣:
如果我们想获得持续的人生进步,保持美好的、亢奋的状态,最好是每三天听一场热血沸腾的人生励志讲座。但是普通人又不具备这个条件,所以只能去买些励志书来看了...
这些书,当自己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拿起来一翻,就像精神鸦片一样,又能让人坚持三天。
我当时采取的方式就是去海淀图书城的旧书摊,买最便宜的那种破书。我一共去了三次,买了一百多斤回来,然后放到我住的农民房子的门口,堆在那儿,作为备战粮,然后就开始了艰苦的英语学习。
动力策略很不稳定,如果非要使用,就得像罗永浩那样备好大量鸡汤,像吃药一样按时服用,同时还得祈祷,过程中千万别发生足以影响自己情绪和感受的大事件。
那有没有更好的策略呢?
实际上,除了动力之外,还有一种更稳定、有效的策略,就是意志力。意志力和动力的本质差别在于:动力,是你发自内心地想要完成任务,然后才采取行动;而意志力,是即便不想做,也能强迫自己采取行动。
你也许会想,关键的问题恰恰是意志力不够强啊!
比如,希望每天做50个俯卧撑,但刚做了几个,就坚持不下去了;希望每天读30页书,勉强读了5页,就读不下去了;希望每天写1500字,可是觉得今天根本没什么东西值得写,还是算了吧……
这些场景我们可能并不陌生。其本质问题,是设定的目标太有挑战性,对我们有限的意志力消耗太大,那自然坚持不住。
有没有仅仅消耗微量意志力就能完成目标的方法呢?
美国有个聪明的懒虫,叫斯蒂芬·盖斯,他为了和自己的懒惰做斗争,学习了各种心理学研究成果,写成了一本名为《微习惯》的书,创造性地、接地气地、彻底地为我们普通人解决了意志力不足的问题。
这一切,都始于他一个出人意料的设问:你能做完1个俯卧撑吗?
不是50个、不是100个,而只是1个俯卧撑,能做完吗?
做完1个俯卧撑,这目标小到不可思议,只要身体正常,即使精疲力尽、动力枯竭,我们也能轻松做到,因为它只需要调动微量的意志力就能启动并完成。
同样,每天读2页书或者写50个字,这些目标也十分简单,完全能够轻松开始、轻易完成。
这就是他的策略远胜动力策略之处:动力很不稳定,无法召之即来;而完成微小目标,则只需调用微量意志力,我们随时能够做到。
也就是说,微小目标能够轻松启动、轻易完成,简单到无法失败,因而远比动力策略稳定、可靠。
你可能觉得,微小目标是能轻松完成,可这么小的行动,能带来的改变也很有限啊?
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才能实现我真正的愿望呢?每天只做1个俯卧撑,什么时候才能拥有美好身材啊?
你觉得行动太小,无法真正达成你的愿望。
这个质疑很公平。不过,它也让人想起一些悲观派科学家们的论调,比如:再这样下去,地球上的石油资源在XX年之内就会消耗完的!
而事实上,现在石油还没用完,人类已经开始使用太阳能、风能、以及研发更厉害的可控核聚变能源了。我们并不见得一直依赖石油,直到它被开采殆尽。也就是说,以原地踏步的视角去看待未来,本身就是错的,那些科学家忽略了,我们在过程中会发生进步和改变。
同理,你觉得行动太小,不足以达成愿望,其中的错误假设是:采取了这个微小的行动之后,你还是原来的你。
可你已经不是了。
当你使用意志力稍微强迫自己开始并做完1个俯卧撑之后,你获得了两种力量:
首先,惯性。
惯性让你不想马上就停下来,既然已经趴好了,也做了1个俯卧撑,似乎再做1个也没那么费劲,然后你就做了第2个、第3个;
其次,愿望。
你想要做俯卧撑,内心的愿望是身材健美。有时不想做俯卧撑,并非因为没有了愿望,只是因为遇到了大脑更强的抗拒,所以难以启动[比如大脑会说"今天太累了,歇会吧"];只要一旦开始做,就又会悄悄地想起自己的愿望,同时会愿意继续再多做几个。
于是,有了惯性和愿望的支持,你往往能够超额完成微小目标。
那你又问,如果我做完1个俯卧撑,就彻底不想做第2个了,怎么办?
这也不是问题。
哪怕做完1个就停下,也已经很好。因为它至少完成了两重意义:
首先,你完成了目标。目标虽小,但完成目标和没完成的感觉完全不同。完成目标所体会到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比起目标无法完成时的挫败感[往往是因为目标定得太大],可好太多了。
其次,你为建立一个新习惯迈出了坚实一步。习惯足以改变整个人生,这是大家的共识。
如果你已经连续几天都做了俯卧撑[哪怕1个也好],那后面几天,是不是更容易想起、也更愿去完成这每天1个俯卧撑的小目标?而这正是习惯正在形成的标志。
综合来看,这不起眼的微小目标,完成后所能引发这样的结果:
你总能完成目标,这带来了连续不断的自信和成就感 + 你逐渐建立了习惯 + 你经常超额完成任务 + 你的身体[或大脑]因为你完成任务而逐渐变强
这样的你,难道还是此前的你吗?
我们继续推想,往后你还会发生变化?
❶你每天都越来越习惯于做俯卧撑,不做反而不习惯了;
❷你超额完成的数量越来越多,你的力量不断增强,身材也开始改变了;
❸即使偶尔无法超额完成,只做了1个俯卧撑,也依然100%地完成了任务,依然可以收获满足感,而全无挫败感。
有了这样的变化,我们离我们愿望中的自己,真的还远吗?
更多内容
▽▽▽
▽点击阅读原文,收听《影响力》语音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