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徐悲鸿的励志学画的内容(徐悲鸿励志学画的故事莫名其妙︱我教《徐悲鸿励志学画》)

《徐悲鸿励志学画》,这个题目概括性很强,也特别容易延展开来:为什么要励志学画?怎样励志学画的?最后学得怎样?在这连串问题的追问下,很容易帮助学生梳理清楚故事脉络,学习阅读叙事类短文的方法。

但如果稍微细究一下,就会发现这篇课文的问题。凤头猪肚豹尾,是通常追求的文章结构。而这篇课文几乎是三等分的。最应该重点描绘的“怎样励志”,只有这一句笼统的概述“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如果说有具体描绘的话,就是“每逢节假日,徐悲鸿就进馆去临摹。他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每逢……就……”“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这样的描绘太低级了。这种语言基本是可以给一年级小朋友们去读的,可能还会读得更有趣味。要知道,课题是“徐悲鸿励志学画”,对于约500余字的文章来说,对“励志”的正面描绘只有70余字,约占15%,怎么来说都是文不对题的。课题改成“徐悲鸿学画的故事”或者“徐悲鸿学画”可能更好。课文倒是对表现徐悲鸿学画期间的生活清苦,也花了50字左右。大概作者(或者是编者)意图是用徐悲鸿生活的清苦反衬他的“励志”。但实际上,两件事情内在的联系交待得很不够。

实际上课文就是想说徐悲鸿“励志”。这样老师怎么教呢?围绕干瘪的描述进行想象——想象他还会怎样刻苦?想象他还会遇到怎样的困难?不是有病吗?让生活在今天的10来岁的孩子,想象80年前在法国学画的徐悲鸿的生活,你觉得靠谱吗?孩子有这样想象的基础吗?孩子能做的就是调动他的生活、阅读经验去编造,怎么辛苦怎么编,怎么痛苦怎么编。这直接导致了学生习作伦理的混乱。什么讲真话,什么讲心里话,你看,老师就在表扬那些胡编乱造的孩子!

这个故事还有一种很单一的思维在里面,很不丰满,也很不客观。对四年级孩子来说,他们很容易读成就是因为一个外国学生的侮辱,从而激发了徐悲鸿励志学画。徐悲鸿的励志,令那个外国学生低头,为中国人争了口气。徐悲鸿艺术上的成就,就是源于他为了回击那个外国学生的嘲笑。这不是矮化徐悲鸿对艺术的追求吗?换个角度来想想,徐悲鸿对艺术的不懈追求真的只是因为一个外国学生的嘲笑而已?这个嘲笑也许起到了推动作用,但对于徐悲鸿来说,肯定不是主要动力。

不是说传递的价值观不对,而是太不“真实”。因为缺乏细节,所以缺少艺术的真实。因为离孩子的生活太远了,孩子永远都把它当一个很远的,只能看的故事。

看看这个故事,来自中新网。请注意红色部分。为什么不把这样的故事呈现给孩子呢?想了半天,没有找到答案。多么有血有肉。因为作者的视角是把人当人看,即使是伟人,也是人。老老实实读书,老老实实写作,这是最基本的学习伦理。

今天课堂上也印证了一点,所有孩子都更爱读这个故事,更容易被这个故事的“励志”所感染。但,我在引导孩子读这个故事的时候,问了这样一句话——“大家觉得课文中仅仅一句话,能够充分表达徐悲鸿如何励志的吗?”出乎我意料的是,大多数孩子回答“能!”甚至一个调皮的孩子说:“写在课文中的都是好的,要不然怎么会让我们读呢?”我说:“谁说写进课文的东西就一定是完美的,不能怀疑的?”也许,这是这节课的最大收获。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