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北大(沈从文的励志故事沈从文:一个北漂者的坚持,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多年以后,我会想起那个泪流满面的午后,听着沈从文如何从乡下人成为文学大师的励志经历,看着他每天啃着烧饼馒头、穿着单衣,依然每天往返读书馆去看书。
沈从文,1902年生于湖南凤凰,现代文学大师。他1918年小学毕业,之后参军,随军在川、湘、鄂、黔四省边区生活。参军过程中,他见识了太多烧杀抢掠,感觉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21岁时和同乡从乡下千里迢迢来到北京。他开始想考大学,但考了两次没有考上。于是在北京艰难度日,没有稳定职业,沈从文一边在图书馆看书,一边靠几个馒头烧饼度日。和他同去的挚友满叔远没有坚持下去,回乡了。
在快要混不下的时候,他得到了一个捐助:军长的一封信和30个大洋,他在心里暗自发誓要好好地活下去。有了巨款,出于报恩,他找到了曾经帮助过他的外甥。他外甥被沈从文热爱读书的行为而感动,为他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得到了北京大学招收旁听生的消息,大喜过望,想不到大城市有这样的好事。他的生活窘困,冬天也只有几件单衣。他想了很久,靠什么为生呢?他决定靠写作。于是一边学习,一边写作。1924年后开始发表作品。
再后来他得到了郁达夫的救助。郁达夫鼓励他:写下去,坚持地写下去,好文章都是坚持着写下来。他能给出的帮助很有限,于是发文为一个想要上进的文学青年大声呼吁,最终让沈从文的作品得到赏识发表。
看到这里我流泪了,一个人的坚持可以吸引贵人。而沈从文的坚持也鼓舞了郁达夫,让他自己没有沉沦下去。有一个评论说:如果没有郁达夫,沈从文可能客死他乡;如果没有沈从文,郁达夫可能一直沉沦。人与人的灵魂是相互影响的!
《边城》是沈从文32岁时写下的代表作,是他最负盛名的作品。
湘西姑娘翠翠,宛如自然的孩子,灵动活泼,和祖父相依为命,靠撑渡船为生。码头首富顺顺的两个儿子都爱上了翠翠,拉开了悲剧的序幕。
沈从文用清泉一样的文字,描绘出了一个如世外桃源一样的地方,边城纯朴的风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那么美好,读来感觉温润其中。
沈从文也是一位讲故事的高手。
1、埋线 翠翠的母亲和父亲,就是对歌认识的。由于他们的爱情不为世俗所容,先后殉情。爷爷也是很懂韵律,会吹笛子和唢呐,还会唱歌。祖孙三代一脉相承。
2、白塔象征爷爷的守望,白塔倒了,爷爷也走了。后来白塔又建起来了,那是爷爷的老友接力来守护她。
3、杨守兵 喜欢翠翠母亲,但翠翠母亲爱上了别人。在思慕的人走后,又默默地守护她的家人,这不是爱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却是无比珍贵的。
4、翠翠的爱情悲剧,仿佛是上一代悲剧的另一个版本。翠翠的母亲,不爱身边的小伙子杨守兵,偏偏爱上了一个当兵的,最后陷入困境。翠翠拒接了豪爽直接的大老求亲,喜欢的是二老,谁知大老意外而死,给他们造成了一时无法逾越的障碍。爱情的出场顺序很重要,爱情有时不论先来后到!
5、开放式的结尾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善良的我们,情愿相信二老不久就能回来。因为之前就有伏笔:二老是因为父母想要他得到碾房,负气而走的,现在父母都同意把翠翠接回家,这个障碍解除了。剩下的就是他要过自己这一关。
《边城》带着沈从文自身的印记,他在只是小学毕业的情况下,写出了一系列的作品,真是一位天才作家。
他从一位乡下来的小伙子,成长为一个文学大师,靠的是不放弃的理想和梦想,以及不懈的坚持!
每一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优势,就看你有没有发现,有没有坚持。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仰望星空的人,付出行动,终会迎来另外一片景象!
@养鹅记养一只小鹅,让它慢慢长大,为你下金蛋。关注我,一起分享养鹅途中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