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哈姆雷特性格的原因(莎士比亚的励志故事成为哈姆雷特)
题记:当前这个时代,我们又将面临着一场新的文明的冲突,读代表英语文明经典的莎士比亚,读哈姆雷特,有着更为深刻的意义。
每次读黛玉《葬花吟》“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我最先想到可以类比的,不是屈原的《离骚》,而是哈姆雷特“To be or not to be”“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不能否认,我们现在的世界实际上被英语所统治,中国所有的考试中,中文有时还不如英语重要。威尔·杜兰的《世界文明史》实际上只说了一个道理,英语文明之所以能领先于世界其他文明,源自于个体或者说每个人的觉醒,而不是权力。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的结论:“冲突的主要根源将是文化;各文明之间的分界线将成为未来的战线。”说的也是这个意思。“To be or not to be”就是个体的觉醒,这个个体人格上的觉醒开创了一个新的伟大的文明时代。经济基础也是文明的基础,从经济学的本质来讲,亚当·斯密是用“看不见的手”来描述的:于个人行为的非故意的结果,一种能产生善果的社会秩序出现了。
现代英语出版的书籍当中,销量和出版量最高有两部作品,一本是圣经,一本是莎士比亚全集。所以,莎士比亚的作品又被称为世俗的圣经。博尔赫斯说过一个故事,有人问萧伯纳是否相信圣经是神灵之作。萧伯纳回答说,所有值得反复阅读的书都是神灵的作品。莎士比亚的37部戏剧,154首14行诗,2首叙事长诗,都值得反复阅读,尤其是《哈姆雷特》。哈罗德·布鲁姆在《西方正典》中认为,莎士比亚是现代西方文明的中心,是经典的中心,为后世读者创造了说不完的话题。作为一个不断被创造性诠释的对象,莎士比亚历来是读书界的热点。据统计,仅在过去的50年里,有关莎士比亚的研究书籍就达到16000多本。每个年代、每个地域的人们不断地说着莎士比亚,因为他们在他的作品里发现了自己。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神的文字》中,讲到人会逐渐与他的命运混为一体,被命运左右,从长远来看这就是他的处境。而哈姆雷特却不是这样,他用自己的理想挣脱可怕的命运。《神的文字》中,那个复仇者与哈姆莱特的身份和处境相同,但他最终没有想起神的文字。而《哈姆雷特》这部作品本身就是神的文字,它让我们不被命运所奴役,与理想并驾齐驱。
当前这个时代,我们又将面临着一场新的文明的冲突,读代表英语文明经典的莎士比亚,读哈姆雷特,有着更为深刻的意义。
曹文轩做客央视“朗读者”节目谈到,有一种书叫血统高贵的书。他说那些具有血统高贵的文字是最高级的文字,他们与一个人的格调品位有关。如果一个人或者一个民族,想成为高雅的人或民族,不与这样的文字结下情缘,大概是不可能的。他还把书分为用来打精神底子的和用于打完精神底子再读的书。毫无疑问,《哈姆雷特》属于血统高贵的书,而且它既是打精神底子的书,也是可以打完精神底子再读的书。那么这高贵的血统和精神的底子究竟是什么呢?我的理解就是对真善美的追求,是对美好的世界和美好的生活的追求与向往,这既是《哈姆雷特》这部戏剧的追求与向往,也是哈姆雷特本人的追求与向往。《哈姆雷特》首先是一部戏剧,而戏剧本身有着一种形式美。别林斯基曾满怀深情的说:去看戏,如果可能的话,就在剧院里生,就在剧院里死。戏剧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呢?黑格尔在《美学》中说,戏剧的意义在于它表现的事件中能见出人的立体的目的和情欲。也就是说舞台把一个看不见的世界让我们看见,而这个舞台很多时候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的脚下,甚至就是我们自己。
《发条橙》的作者安东尼·伯吉斯,在他的传记小说《莎士比亚》中说,“莎士比亚就是我们自己,是忍受煎熬的凡人俗士,为不大不小的抱负激励,关心钱财,受欲念之害,太平庸了。他的背像个驼峰,驮着一种神奇而又未知何故显得不相干的天才……我们都是威尔。莎士比亚是我们众多救赎者中一位救赎者的名字。” 哈姆雷特在剧中对演戏的伶人们谈论戏剧说,对任何作品,我们都要看中真正有见识的人。所以,对莎士比亚的作品也是如此,伯吉斯在书中引用歌德的话,“我读到他的第一页,我这一生都属于他。”博尔赫斯认为,“上帝梦见了世界,就像莎士比亚梦见了他的戏剧。”《哈姆雷特》就是这样一本让我们的一生都属于他的书,一部向上帝梦见了世界的戏剧。
《哈姆雷特》这部5幕20场的戏剧,讲述的是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在德国威登堡大学上学时突然接到父亲的死讯,回国奔丧时,接连遇到了叔父克劳狄斯即位和叔父与母亲乔特鲁德在父亲葬礼后一个月匆忙结婚的一连串事变,这使哈姆雷特充满了疑惑和不满。紧接着,在霍拉旭和勃那多站岗时出现了父亲老哈姆雷特的鬼魂,说明自己是被克劳狄斯毒死并要求哈姆雷特为自己复仇。随后,哈姆雷特利用装疯掩护自己并通过"戏中戏"证实了自己的叔父的确是杀父仇人。但是因为错误地杀死了自己情人奥菲莉亚的父亲波罗涅斯,克劳狄斯试图借英王手除掉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借机逃回丹麦,却得知奥菲莉亚已经自杀并不得不接受了与其兄雷欧提斯的决斗。决斗中,哈姆雷特的母亲乔特鲁德因误喝克劳狄斯为哈姆雷特准备的毒酒而中毒死去,哈姆雷特和雷欧提斯也双双中了毒剑,最终,哈姆雷特在临死前杀死了克劳狄斯,并嘱托朋友霍拉旭将自己的故事告诉后人。
鲁迅先生说《红楼》: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在我的眼下的宝玉,却看见他看见许多死亡。莎士比亚也说过: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There are a thousand Hamlets in a thousand peoples eyes。如何理解哈姆雷特?哈姆雷特出身高贵,举止优雅;接受过人文主义的教育,博学多才,深受百姓的拥戴。他敬爱父亲,深爱母亲,但突如其来的变故将他变得忧郁,母亲的背叛令他痛苦,复仇的艰难令他焦虑、失常。但他逐步坚定起来,最终战胜了自己的弱点,惩治了罪人。有人说,哈姆雷特是勇敢的,也是不怕死的。但是,他由于敏感而犹豫不定,由于思索而拖延,精力全花费在做决定上,反而失却了行动的力量。他一直未能主动履行复仇的使命,而是在命运的帮助下完成了使命。也有人说,他是一个美丽、纯洁、高贵而道德高尚的人,他没有坚强的精力使他成为英雄,却在一个重担下毁灭了,这重担他既不能掮起,也不能放下。他被要求去做不可能的事,这事本身不是不可能的,对于他却是不可能的。他是怎样的徘徊、辗转、恐惧、进退维艰,总是能触景生情,总是回忆过去,最后几乎失却他面前的目标。
南岳衡山南岳大庙古戏台有一幅对联,上联是:凡事莫当前,看戏不如听戏乐; 下联是:为人须顾后,上台终有下台时;横批是: 古往今来。莎士比亚在《皆大欢喜》中说,“全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一些演员”,通过这个舞台,我们会看见更多。200多年前,歌德曾经这样感叹莎士比亚给他带来的震撼,他说,“我读了莎士比亚剧本第一句,我的一生都属于了他,我读完他的整部作品,就好像我过去是一个盲人,一只无形的手睁开了我的眼睛。”这个感叹是对伟大思想和人类杰作的折服,也是对经典的赞颂。世界是一个大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一些演员,他们都有下台的时候,也都有上台的时候。一个人的一生中扮演着好几个角色,从婴儿开始到全然以往的终结,或者是到最终没有一切,那么这些阶段或角色是按时间顺序发展的。哈姆雷特也同时扮演着好几个角色,他是王子,是臣子,是儿子,是侄子,是疯子,还是朋友,是情人等等,这七个角色却是同时的。所以在哈姆雷特的心中,围绕着复仇有着种种的矛盾和斗争。看似简单的剧情,却有三条复仇的线索:一个是哈姆雷特为被克劳狄斯谋杀的父王报仇;雷欧提斯为被哈姆雷特误杀的父亲博洛尼斯报仇;挪威王子小福丁布拉斯为在战场上死于老哈姆雷特的父亲报仇。
同样是面对复仇,哈姆雷特的复仇是剧中最主要的线索,《哈姆雷特》刚被引入中国时被翻译为《王子复仇记》。哈姆雷特的复仇,坚决而笃定,同时又似乎在不断的思考和犹豫。所以现在很多人说哈姆雷特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我同意他是思想的巨人,却不认为他是行动的矮子。因为他从没停止过行动,更是在巨大的内心冲突中思考着行动的意义。他的复仇也不像小福丁布拉斯和雷欧提斯那么简单,他们的想法就很直接,就是谁杀死了我的父亲,我就要杀死那个人,无论是通过战争,还是通过决斗。而哈姆雷特所面对的不仅仅是克劳狄斯一个人,而是克劳狄斯所代表的政权、时代和伦理秩序。所以在第一幕的第五场中,哈姆雷特说: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倒霉的我就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他实际的责任是重整乾坤,复仇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理由。克劳狄斯破坏的是人类的伦理秩序,在圣经中,亚当与夏娃的儿子该隐杀死了自己的兄弟亚伯。圣经把该隐称为第一个杀人凶手,是对人类伦理的严重破坏,更胜于对政权的破坏和对生命的伤害。因为它直接撼动了人类社会的基石,它使得什么东西都不再能够如原来的牢固。就像《李尔王》中,最让李耳伤心的不是王位的失去,而是两个女儿的冷酷和薄情!就像巴尔扎克的高老头倾其所有,为了女儿们的幸福,最终却在临死前都见不到贪婪的女儿。因此,高老头他才在临死之前呼天抢地地说,女儿把父亲踩在脚下,这个国家不是要灭亡了吗?中国古代,当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治理好国家的时候,孔子的回答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父父、子子就是先天的是伦理的基础,也是君君、臣臣的基础。先天的伦理秩序的被破坏的可怕之处就在于此。所以,哪怕是一个小偷杀死了老国王,都不会让哈姆雷特如此伤心与忧郁。而亲弟弟杀死亲哥哥并娶了嫂子,且不说杀兄仅仅娶嫂这件事情在莎士比亚生活的伊丽莎白时代就已经属于乱伦,这就是为什么哈姆雷特对自己的母亲在态度上如此严厉的原因。而圣经中的该隐破坏人类伦理的始作俑者,在希伯来语中,该隐的意思就是得到,那么该隐得到了什么呢?他得到了上帝的诅咒,上帝诅咒他说,你种地地不再给你效力,而且要流离失所。就像克劳狄斯虽然得到了王位,但他终究不能享受这个成功,就像《李尔王》中的两个姐妹,终究还是互相残杀。因此,克劳狄斯象征的恶终究会被哈姆雷特象征的善所惩罚。
有人会说,哈姆雷特最终不是也死了吗?确实,哈姆雷特死了,但他在临死之前对准备为他殉葬的好友霍拉旭说,你当然爱我,请你暂时牺牲一下天堂的幸福,留在这个冷酷的人间,替我传述我的故事,也就是说,哈姆雷特的精神最终在世界上到了永世的传承!海涅在《论浪漫派》中这样说,我们认识这个哈姆雷特,好像我们认识自己的面孔,我们经常在镜子里看到他。别林斯基在《文学的幻想》中说,你懂得哈姆雷特这个字眼的意义吗?它既伟大又深刻,这是人生也是人,这是你,这是我。这是我们每一个人或多或少或可笑或崇高。哈姆雷特的崇高,正如别林斯基所说,他看到了生活的梦想与生活本身完全不是同一个东西。所以既然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哈姆雷特,那么我们要生活更要有梦想。
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中,小女孩玛蒂达问杀手莱昂,生活是否永远坚辛还是仅仅童年是如此,莱昂的回答是:总是如此!既然生活总是如此艰辛,没有梦想,又将如何面对?白居易的诗中说: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我所思念的人,我们就把它当成哈姆雷特,虽然好像隔在远远乡,在丹麦的艾尔西诺。但是,我们的梦想,却在灵魂深处永远存在。正如哈姆雷特说的,我把我的生命看得不值一枚针,至于我的灵魂,那是跟它自己同样永生不灭的。因此,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在精神的世界里,哈姆雷特的灵魂随时可以和我们相视而笑、莫逆于心。屠格涅夫曾说过,堂吉诃德从不怀疑与命进行的残酷搏斗,这种搏斗是兼具理智与情感的。就如第三幕第二场中哈姆雷特对霍拉旭所说的,能够把感情和理智调整的那么合适,命运就不能把他玩弄于指掌之间。
美国作家加里·布莱克伍德写过一本书叫《偷莎士比亚的贼》。“偷莎士比亚”是什么意思?原来在莎士比亚所处的时代,文字剧本还不普及,演员只能看到自己演出的台词;同时,为了防止恶性竞争,唯一的剧本被妥善保管。而在剧场把演员的台词记录下来,称为“偷莎士比亚”。《偷莎士比亚的贼》这本获得美国图书馆协会最佳青少年读物的小说,讲述一个十四岁的孤儿被他的主人指使去偷窃莎士比亚的新剧本《哈姆雷特》,在偷取的过程中遇到了大火,最后发生了一系列的事情,使他懂得了“友情”和“家”的含义,最终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走上舞台,成为剧团的一名演员。 我们也去做一个偷莎士比亚的贼吧,然后用偷来的剧本,在人生的舞台上,去上演各自的多彩人生。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作品!理性是多么高贵!力量是多么无穷!仪表和举止是多么端庄!多么出色!宇宙的精华!万物之灵长。”哈姆雷特求学于以人文思想着称的德国威登堡大学,马丁路德就曾任教于此,所以哈姆雷特也是人文精神的体现。在第四幕第四场哈姆雷特说,真正的伟大不是轻举妄动,而是在荣誉遭遇危险的时候,即使为了一根稻杆之微,也要慷慨力争。而为了一已之私利,如小福丁布拉斯带领着军队,为了博取一个空虚的名声,视死如归地走向坟墓,目的只是为了争夺一方、还不够给他们做埋骨之所的土地。所以,我们应该追求的是那些高于生命的东西,这种东西是精神、是梦想、是真善美。人文精神决定了我们的价值取向。而哈姆雷特的理性表现在他听了父亲亡魂的诉说之后,他还是决定用戏中戏来验证一下克劳狄斯是否是真凶。第二幕的第二场中,哈姆雷特有这样一段独白,他说我所看见的幽灵也许是魔鬼的化身,借着一个美好的形状出现。魔鬼是有这样的一种本领,对于优柔忧郁的灵魂,它容易发挥它的力量,也许他看准了我的优柔和忧郁,才来向我作祟,要把我引诱到沉沦的路上,我要先得到一些比这更切实的证据,凭着这一出戏我可以发觉国王内心的隐秘,所以理智让我们不容易被诱惑。因此,理智与情感或者说是人文与理性是哈姆雷特与恶进行搏斗的基础!俗语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只有理性也很可怕,西方有句谚语说全是理性的人,就像一把锋利而没有手柄的刀子,会伤人,也会伤己。没有人文精神的理性,也很容易陷入非彼既此谬误的陷阱。
斯蒂文斯《秋天的极光》中有一行诗,“毫不留情地占据着幸福”(Relentlessly in possession of happiness)。当我们像哈姆雷特那样用理智和情感与命运在搏斗的时候,我们要毫不留情的占据幸福,因为幸福是等不来的。我们不能突然期望生活会变得越来越好,这是不可能的,这就像恶不能只是在心中默念着的就会消失一样。哈姆雷特的复仇实际上是代表着美对恶的埋葬,在第五幕的第一场中,通过哈姆雷特与掘墓人的谈话,我们知道他出生在掘墓人开始干这营生的第一天,而且掘墓人还强调,这是每一个傻子都知道的。我觉得莎士比亚是想通过这样的安排,让我们更加清楚地知道哈姆雷特的人生使命就是要做生活之恶的掘墓人,把那些丑恶与肮脏龌龊与不良全部都深深地埋藏。如果我们不知道这一点,那就连个傻子也不如了。所以在《西方正典》这本书中,布鲁姆在写莎士比亚的那一章叫经典的中心。他说,莎士比亚成为西方经典的中心,至少部分原因是因为哈姆雷特式经典的中心,没有他就没有西方经典,没有他就没有我们。在别林斯基的心目中,这位丹麦王子始终有着一个美丽而且伟大的灵魂。并且说他在软弱时也是伟大而强有力的,因为一个精神强大的人,即使跌倒也比一个软弱的人奋起而高明,他的精神强大体现在他虽然抱怨倒霉,却仍然担起重整乾坤的责任,体现在他孤身一人,敢于挑战强权与整个朝廷的恶人和小人,而其中有些人原来是他儿时的伙伴。
田汉说过读哈姆雷特To be or not to be的时候,就像在读屈原的离骚。当哈姆雷特面对着背叛自己的朋友时,我想哈姆雷特会有如离骚中那句“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萧艾的感慨,知道了自己的孤独,这一点又特别像独战风车的唐吉珂德。拜伦在《唐璜》中说,唐吉柯德的追求足以与历史上一切伟大人物相比,因为他永远追求正确的东西。屠格涅夫也说,唐吉柯德是有着不可动摇的信仰,他坚决相信超越了他自身的存在,还有永恒的不变的东西。它是一个被心灵牵引着的人。萨特说,我是个百依百顺的孩子,致死不变,但只顺从我自己,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哪怕被别人认为是疯子。哈姆雷特是这样的人,堂吉诃德也如此。所以英国诗人蒲柏说,唐吉柯德是最讲道德最有理性的疯子。而疯和没疯不在于别人的评价,而在于自己内心的判断。就像黄庭坚的词: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就像达利说他自己:我和人们的唯一区别在于我是疯子,我和疯子的唯一区别在于我没疯!哈姆雷特和奥菲利亚之间的区别就在于真疯和假疯,虽然外人看起来都一样,但哈姆雷特像达利一样清楚,自己没疯。这一点唐吉柯德也清楚,他说,我是有使命的,上天叫我生在铁的时代,是要我恢复黄金时代。这个使命不就是哈姆雷特的重整乾坤吗?这个使命不就是哈姆雷特要做生活之恶的掘墓人吗?黄金时代不就是美好生活的象征吗?不就是人性纯真的时代。如果大家觉得黄金时代或重整乾坤这样的目标太大,那么我们可以把哈姆雷特和唐吉柯德的精神本土化。我觉得《牡丹亭》是其中一个很好的例子,因为它像《哈姆雷特》一样也是戏剧。《牡丹亭》里的杜丽娘虽是女子,面对理想,却同样有着哈姆雷特和唐吉柯德式的坚决与刚毅。她为了追求自己的梦中人柳梦梅,不妥协不放弃,不惧死亡,她说,如果真的得到了,“似这等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所以汤显祖说:
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乎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我想唯有做一个有情人,我们才可能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的活着!
宝玉是黛玉的精神支撑,就像哈姆雷特的梦想是他的使命,黛玉真正关心的是灵魂知己,在宝玉心中有多重要,不希望成为比较的对象之一。不是比美,而是需要真实,这就是知己的想法。爱情之不放心可以到毁灭一切的地步,将世界毁灭了看看是什么样子再说,就为了考验对方是否真心。最后发现,原来你是真的心悦诚服,没关系,咱们从头再来,这辈子活不活都不重要了。黛玉真诚地相信,灵魂知己在现实中是可以找到的;就像哈姆莱特真诚地相信,重整乾坤是可以做到的;就像唐吉珂德真诚的相信,黄金时代是可以来到的。孟子曾经这样说过:
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颜子当乱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孔子贤之。孟子曰:“禹、稷、颜回同道。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禹、稷、颜子易地则皆然。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披发缨冠救之,可也。乡邻有斗者,披发缨冠而往救之,则惑也,虽闭户可也。”哈姆雷特死时很年轻,黛玉死时也很年轻。“我们死得那么年轻,所以我们永远年轻。”
所有这些背负纯真些美好的理想的人们,都是值得我们尊敬且珍惜的。如果只是满足于眼前的苟且,就算是有再多的诗和远方,诗歌也终究不会被我们吟诵,田野也终究不会遭遇我们的步履轻盈。舒婷有首《也许》的诗,
也许我们的心事
总是没有读者
也许路开始已错
结果还是错
也许我们点起一个个灯笼
又被大风一个个吹灭
也许燃尽生命烛照黑暗
身边却没有取暖之火
也许泪水流尽
土地更加肥沃
也许我们歌唱太阳
也被太阳歌唱着
也许肩上越是沉重
信念越是巍峨
也许由于不可抗拒的召唤
我们没有其他选择也许,我们没有其它选择,因为有一种美好,人们一旦品尝,必会思念多多。就如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谈到一个波斯高官劝说希腊使节投奔他们,许诺给他以高官厚禄,而使节回答说:你没有尝过自由的滋味。如果你尝过的话,你不仅会用长矛,而且会用战斧为自由而战。哈姆雷特的使命,不仅是复仇,也不仅是恢复秩序、重整乾坤,而更是个体面对人世间的苦难,面对各种伦理道德的丧失,在幻灭与行动之间进行抉择的深刻难题。克劳狄斯的杀兄娶嫂、篡夺王位,令哈姆莱特眼中整个伦理世界的秩序轰然崩溃,也令他原本的人文主义理想遭遇毁灭性的打击。当他洞见眼前世界世风日下、人伦废绝的真相之际,不由得深深讶异并悲愤于人性中贪婪、情欲所带来的罪恶,从而触发了他对于人生意义问题的反省,使他对人间这座“荒园”和“牢狱”感到彻底的厌弃与悲哀。在第二幕的第二场中,哈姆雷特对那两位曾经的自己的伙伴,现在的国王的帮凶说: 是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他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
To be or not to be这句话几乎是莎士比亚为哈姆雷特量身定做的最为人知的一句台词,在中国最为深入人心的是朱生豪先生的译文: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值得思考”这四个字给人的感觉似乎是哈姆雷特在严肃认真细致入微的思考着关于人类生存还是毁灭的哲学命题,而不是自己的生与死。这里的问题是什么呢?是我们的选择,而选择也是莎士比亚作品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比如《麦克白》,别林斯基在《聚会的痛苦》中说,麦克白身上包含着胜利的可能性,也包含着失败的可能性。如果走向另一个方向,就会成为另外一个人。显然,麦克白走向的是失败,哈姆雷特走向了成功,因为莎士比亚通过化身成的霍拉旭在冷酷的人间的讲述,我们听到了重整乾坤的故事,同时我们也知道和明白了哈姆雷特的选择以及这种选择意味着什么?从而也更加坚定了我们自己的选择。也就是任何时候我们都要选择美,哪怕肩上越是沉重,信念越是巍峨,而美的选择也必定像宝玉以悬崖撒手对黛玉的爱情一样,不辜负我们的选择。阿兰·布鲁姆在《爱的戏剧——莎士比亚与自然》中告诉我们,莎士比亚的戏剧让我们想到沉思的古典式目标,莎士比亚几乎是我们与古典和过去的唯一连接。教育的将来在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我们是否能紧紧跟踪他,为了我们的未来,我们要紧紧跟踪莎士比亚,也要紧紧跟从哈姆雷特。正如别林斯基所确信的,哈姆雷特能够使我们所有依赖他的人得到幸福,并且促进所有善良的事物向前发展,那样我们就会毫不留情地占据着幸福。即使我们的时代如哈姆雷特的时代一样,我们也要像尼采说的那样,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从而才可以像唐吉珂德一样拥有黄金时代,像黛玉一样拥有真正的爱情。
1964年,波兰戏剧教授简·科特出版了《莎士比亚:我们的同时代人》。从此,“我们”开始成为现代人谈及莎士比亚时风行的词。莎士比亚似乎离我们更近了。莎士比亚本人晚年剧作中也有一句包含“我们”的台词:“我们是彼此不竭的矿藏。”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扮演英国19世纪铁路工程师布鲁内尔(Isambard Kingdom Brunel)的演员在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现场的大本钟前吟诵出莎士比亚的《暴风雨》中的这句对白,“不要怕。这岛上充满了各种声音和悦耳的乐曲,使人听了愉快,不会伤害人。”“不竭的矿藏”、“使人听了愉快”就像珍妮特·温特森改编自莎士比亚《冬天的故事》的《时间之间》中的帕蒂塔,治愈着身边的人,也被身边的人帮助。这个矿藏,使人愉快,就是我们的心灵。《华严经》说,"虚空有尽,我愿无穷。情与无情,同圆同智"。这个愿,在我们每个践行着爱的信条的人心中,是无穷的,是有情的。通过心灵的通道,我们输入书籍中的营养,再通过心灵这个通道,我们输出其中的力量。让自己成长,让他人昂扬。这才无愧于那个不竭的矿藏。
莎士比亚的名字,“Shakespeare”其中的Speare来源于挥动长矛。让我们想像到希腊神话中的智慧女神雅典娜,她全副武装,右手执掌着象征着知识的长矛,正随时准备击打脚下那条掌管着无知的毒蛇。这个形象象征对“无知”展开一场以“知识”为利器的战斗。
时间和死亡,会让人世间一切的生命烟消云散。
莎士比亚说:“一切终将过去,惟有爱和希望永存。”
惠特曼有一首诗:《有一个孩子向前走去》
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
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
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
如果是早开的紫丁香,那么它会变成这个孩子的一部分;
如果是杂乱的野草,那么它也会变成这个孩子的一部分。
我们都想看见一个孩子一步步地走进经典里去,走进优秀。在这个冷酷的人间,让我们成为哈姆雷特,向前走去。
(本文部分文字引用和改写了网络公众号,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