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莎士比亚多久死的(莎士比亚的励志故事为什么莎士比亚死了400年还如此风光?)

2016年属于莎士比亚。谁会想到,这个英国人,在死后的400年,能如此风光地被谈论、颂扬、诠释、演绎。

为什么莎士比亚死了400年还如此风光?

莎士比亚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世纪

石剑峰/文

节选自《东方早报》

纪念450多年前的这位英国手套商的儿子,不是因为他改变了人类命运和世界历史,只是很简单的事实:我们至今仍受惠于他,读他在400年前写的剧本和十四行诗,看他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麦克白和威尼斯商人在舞台上上上下下,即便是化身动画片《狮子王》或纪录片《恺撒必须死》甚至电影《夜宴》,我们也一眼知道,“嘿!那是莎士比亚!”

成名,是偶然还是必然

一个手套商的儿子成为王室的宠儿,这样的经历在现在看来就是一个励志的故事。复旦大学英语系教授谈铮说,莎士比亚可以说是生逢其时,他到伦敦的时候正赶上英国戏剧蓬勃发展之时,可以说是英国戏剧的黄金时代。在1567年,也就是莎士比亚3岁的时候,英国才出现了第一家比较专业的剧院,之后,各种各样的剧院就在泰晤士河畔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

莎士比亚美国学者乔治•斯坦纳在50年前写了篇长文《莎士比亚400年》,“1580年到1640年间的英国,情感和智慧力量神奇地聚集。随着封建制度的衰落,新的商业社会和中央集权悄然兴起,但古老的中世纪情感模式、意象和比喻的习惯,以及解剖世界的深邃复杂的思想,仍然具有活力。”莎士比亚幸运地生活在两个世界之间、两种意识之间。

乔治•斯坦纳的另外一个观点是,莎士比亚生活的年代,英格兰拥有高水准的剧院和观众。年迈的伊丽莎白女王是戏剧爱好者,1594年时,伊丽莎白手下的宫内大臣组成了一个“宫内大臣剧团”。莎士比亚当时成了这个剧团的剧作家,他也是个演员、股东。剧团也为普通观众演出。伊丽莎白在世期间,“宫内大臣剧团”一共为女王演出了32次。伊丽莎白一世去世后,詹姆士一世登基,比伊丽莎白女王更喜欢戏剧,因此登基后不久,他把“宫内大臣剧团”改组成为“国王供奉剧团”。

更重要的是,英语这种语言

乔治•斯坦纳观察到,16世纪后期和17世纪的英语也实现了对继承和创新的独特融合。1066年,在法国的诺曼底公爵渡过英吉利海峡,征服了不列颠成为英国国王,“在这个时期,国王及其王室,还有下面的贵族,都是说法语的。这个阶段的英语被称为中古英语,就是公元1100年到1500年左右使用的英语。从公元1500年以后,一直到现在,包括莎士比亚的作品在内,都属于现代英语的范畴,所以莎士比亚是用现代英语写作的。”乔治•斯坦纳认为,“钦定本《圣经》代表了伊丽莎白时代和詹姆斯一世时代对古老传统的意识,同时,它也显示了决心,要丰富这份传统。通过引进古典的资源和欧洲的资源,来使得其灵活。正是这些资源,涌入伊丽莎白时代的英语词汇,极大地丰富了英语的表现力。”斯坦纳说,莎士比亚用到的那2万个词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伊丽莎白时代的世界,几乎没有遗漏任何行为和思想空间,几乎没有任何东西过于遥远或难以用于具体的戏剧题材。“莎士比亚将语言运用到极致,超过了任何我们有记载的文人。”

莎士比亚用到的那2万个词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伊丽莎白时代的世界

莎士比亚的戏剧在很大程度上取材于乡村娱乐、传统节日和大众文化。他只是从各种文本和民间材料中汲取往往是相互矛盾的观念,这也使得他的作品经得起不同的分析,提供不同的解读。相互冲突的观念,在莎士比亚那里得到充分展现和发挥。一切社会生活的内容都被分门别类地表现出来,并按照人们当时的期望和认识刻画出来,或者说是标签化。宝座上的是女王,绞刑架上的是异教徒,讲坛前的是牧师,狡诈的是犹太人……他们与丰富多彩的社会现实融为一体,真实到莎剧只可能是梦而已。

他展现了人类激情的舞蹈

莎士比亚的戏剧,在400年前,也许你只要花一个便士就能看得起,而且在“环球剧院”。乔治•斯坦纳说:“当时除了极度贫困之人外,无论贵族还是商人,乡绅还是学徒,律师还是雇佣兵,都能够经常花一个便士在环球剧院的后排站着看戏。”但如果用维特根斯坦的角度去思考莎士比亚,就会发现莎士比亚的戏剧远不是为下等人娱乐的玩意,更不是简单地教化和王室宣传品。澳大利亚作家杰曼•格里尔(Germaine Greer)在《思想家莎士比亚》里说,“莎士比亚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始终拒绝给我们一个显白、直接的结论。”所以,可以通过戏剧演员和观众去发现,可以通过好莱坞的梦幻去发现,甚至可以让现代都市中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麦克白说完自己的未尽之言。“不同的时代对莎士比亚有不同的看法,每个时代都会从莎士比亚成就的罗盘中选取最切合时代心性的东西。”

莎士比亚不是道德家,他写作的出发点也不是为了教化,更多的可能只是娱乐,所以如果从他近40部剧作中总结出什么伦理道德法则,那只是牵强附会。莎士比亚和同时代人一样,有着深刻与敏锐的道德感,而且这种道德感总是必须得充满活力的,他的全貌无法被任何一个个人所把握。”杰曼•格里尔说,评论家在喋喋不休讨论莎士比亚剧作中的道德伦理时,更真实的道德教化其实在表演本身。这就像维特根斯坦说的:“莎士比亚展现了人类激情的舞蹈。因此他必须要做到客观,如期不然,莎士比亚就不是在展现而是在讨论人类激情。但是他是以一种舞蹈的方式而不是以一种写实的方式在展现。”

莎士比亚用戏剧重述了英国建国史,观众很容易看到莎士比亚对当时伊丽莎白时期所关心的问题,但很难知道他对当时的伊丽莎白时期政治与战争的看法。美国学者阿兰•布鲁姆在《莎士比亚的政治》中认为,莎士比亚的历史剧里,他力图表达一种睿智之见,关于什么是英国政体,这种政体如何得到承认和尊崇。他是成功的,因为英国人正是依照他的描写去理解他们的历史以及历史的内涵。

伊丽莎白一世

但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时期并非太平盛世,内战的阴影、对外战争的疯狂、圈地运动的残酷等。看莎剧的观众,也可以暂时不必为伊丽莎白时期恶化的政治和社会动荡担忧,莎士比亚本人也不宣扬战争。评论者可以批评莎士比亚和他的剧团依附于王室;可以批评莎士比亚更为强调国王与臣民的相互依赖。但所有这些批评都是站在当下的立场。莎士比亚和几百年后批评他的奥威尔一样,竭尽所能批评一切空洞和虚伪的言辞。

莎士比亚是一个思想家吗?

杰曼•格里尔说,“在他的戏剧教化中,他从不试图依附于某一个现存的观点和立场,他总是努力使观众了解任何问题背后涉及的方方面面。他的戏剧从不试图夸张或抹杀属于个人的情感,而是试图启发并使之产生出新的同情与洞见。莎士比亚用于启迪观众的工具就是他的语言,尤其是在戏剧表演中使用的语言。”

杰曼•格里尔提出的问题是,莎士比亚是否可以被看做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托尔斯泰和奥威尔不约而同地否定莎士比亚作为一个思想家的地位,这是因为他们无法理解以非系统化的方式表现出的思想。莎士比亚的思想并非是通过印证基督教教条确立的。他的思想建立在那些能把我们引向一个公正社会的价值观之上,无关乎基督教教条的存在与否。”在莎士比亚那里,情感与思想一样,具有同样的智识性。T.S.艾略特说的,莎士比亚的思想是完整又充满怜惜的情感。

从莎士比亚时代到今天——英国环球莎士比亚剧场

英国人对莎士比亚的情感也许是外人无法理解的,这就像杰曼•格里尔说的,“只要莎士比亚仍然在英国的文化生活中占有一个中心的位置,那么这个文化就会保留和延续那些使它具有独特性的价值:宽容、多元、妥协以及民主的认同。”但阿兰•布鲁姆认为,“如果逐个理解莎士比亚的戏剧,他将会看到生命中每一个可能的重要选择的结果,将会深刻感悟每一种高尚灵魂的特征。” 这也是本•琼生在莎士比亚还活着的时候对他的评价: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

-end-

2016年临近尾声,“纪念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也将落幕,大家似乎都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可以暂别这个400多岁的老头——但事实是,怎么可能?仔细想想,即便我们不把“莎士比亚”搁于“重音”,他的作品早已像种子一样到处散播,文学、舞台、影视……无所不在。

上海大剧院在2016年特别策划了贯穿全年的“爱上莎士比亚”艺术季,超过10台20场演出,四次大型的莎士比亚主题剧院开放日和市集,与万名观众一起借莎士比亚的名头分享音乐、舞蹈、戏剧等表演艺术。12月15日,“爱上莎士比亚”艺术季中的最后一场演出——「恋爱中的莎士比亚」英国协奏团巴洛克音乐会将为这个特别的年份画上美好的句号。

「恋爱中的莎士比亚」英国协奏团巴洛克音乐会将为2016这个特别的年份画上美好的句号!

「恋爱中的莎士比亚」巴洛克音乐会是当今古乐领域最活跃的乐团之一——英国协奏团特别在莎士比亚逝世400年之际策划的主题音乐会.

莎士比亚的文字和戏剧同样对英国的音乐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普赛尔、亨德尔、马修·洛克等英国巴洛克时期的作曲家围绕莎翁之作创作的作品将得到演绎。可谓是一场融合戏剧和音乐的纯英式巴洛克音乐会,能在国内听到非常难得!

在2016年临近尾声之际,让我们借文字再度验视这个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戏剧大师!

「爱上莎士比亚」艺术季收官之作

英国协奏团 呈现

★当今古乐领域最活跃的乐团之一

★代表莎翁时代英格兰最优秀的声乐及器乐作品

★不可多得的纯粹英格兰古乐音乐会

巴洛克音乐会--恋爱中的莎士比亚

时间:2016/12/15 19:30

地点:上海大剧院大剧场

票价: ¥80(公益票)、180、280、

380、480、580、680

指挥 / 羽管键琴:哈利•毕克特

女高音:玛丽•贝文

假声男高音:蒂姆•梅德

如需订票,可回复“剧目+场次+价位+数量”

艺享会服务升级,购票可退票,详情可回复“退票

咨询热线:400-188-7900

欢迎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艺享会”微信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