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胡歌不接戏(胡歌的励志故事胡歌:不仅是伪装者,更是逃跑者)

“如果,我能够有机会踏踏实实地学习、沉淀,我愿意放下眼前的所有;如果,我能够给家人真正的幸福,我愿意放下眼前的所有:如果,我能够变成我想象中的自己,不辱上天的使命,让重燃的生命之火发挥出更大的光和热,我愿意放下眼前的所有。”

这是在2016年11月11日,胡歌原本准备发布的退出演艺圈的长文。后来在经纪人姚瑶一再劝阻下,文章最终修改为纪念官网建立12周年而写的文章。

在他演艺事业巅峰的时刻,许多人不清楚的是:胡歌早就准备逃跑了。

01伪装者

“有时候我觉得‘胡歌’已经不是我了,因为很多时候,我在做大家心目中‘胡歌’的样子.....我有时候也在问‘胡歌’到底是谁?我到底是不是‘胡歌’? 胡歌’好像已经不是我了,而是一个符号,是一个大家心目中的人。”胡歌曾这样描述成为明星后,他在自我认同上的困惑。

2015年,电视机《伪装者》热播,剧中胡歌的饰演的明台身份重重,演技完美,其实胡歌现实中也是个“伪装者”。

胡歌在现实中是一个特别害羞和内向的人,他的天性是缩在后面,不是那么喜欢表现自己。

小的时候,除了能跟家里人正常交流之外就不怎么爱说话。

这种“近似孤僻”的性格,也让父母一直很担心。5岁时,为了锻炼他与人交往的能力和胆子,父母把他送进了当时上海最有名的“小荧星艺术团”。但在“小荧星”学习的五六年时间里,他一直躲在最后面,非常被动地在学习”。

在一篇名为《我们的故事》的文章里,胡歌写道,“我骨子里的性格,并没有因为‘小荧星’的这段学习经历而改变”,但他“学会了表演性格,表演开朗,表演阳光,学会了不再让家人担心。”

这是伪装之始,一直持续到现在。

“我从小就有人群恐惧症。”

到现在为止,他依然对人群怀有不安。每次出演话剧《如梦之梦》前,他都会早早地躲在后台边,“看观众席里的人越来越多,慢慢地空位就填满了,我就有一个心理准备,哦,今天是要面对这么多人”

而在工作场合,他会迅速的调动另外一个自己,扮演一个活泼的胡歌,“那是一个职业频道”。伪装自己,已经深入到生活和工作中了。

02逃跑者

1)天性使然

胡歌的天性注定了他将成为一个逃跑者。

2006年,胡歌出车祸后,在镜子里看到缠满绷带的脸,他想:“反正已经帅了24年,现在终于可以做幕后了,一下子就如释重负,心情可好了,大家都觉得我疯了,以为我是受了刺激....但我始终觉得自己没有做好准备,就一下子被推到了舞台上面,那一刻我就觉得,啊,我可以休息了,哎,我可以不做演员了”。

“逃跑” 似乎并不应该是“明星胡歌”生命序列中的关键词。

毕竟,在意外发生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闻内,与胡歌这段经历联系最紧密的词汇, 通常都是“涅擊”和“重生”。

从历史或者更久远的集体心理出发,人们总是更乐于去目睹一个关于“英雄”在“穿过黑暗丛林试炼”后最终“完成”自己的故事。

巧合的是,在中国演艺圈,你可能很难再找出一位像胡歌这样,扮演过那么多“英雄” 和神话人物的男明星——《仙剑奇侠传1》中的李逍遥, 《神话》中的易小川,《少年杨家将》中的杨六郎,《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

然而,相比图书和戏剧里那些英雄叙事,现实中胡歌的“英雄之旅” 并没有结束在经典叙事的最后一环: 英雄的完成和回归。

他始终在逃离。

他甚至不想继续在外界看来励志又昂扬的复出程序。但在接近10个月的休养和治疗中,公司和合约会不断提醒他:你还有“债”没还清,你还背负很多人的“期望”

胡歌的复出发布会定在了2007年6月22日——车祸发生后10个月。

胡歌回忆,在那10个月里,他有很多决定都跟公司的安排不一致。“或许自己的个性不太适合做艺人吧。 想象着要去面对镜头的时候,会有一种抗拒,甚至反感”。他觉得自己“真的不想回到镜头前面来,完全没有做好准备,但是又不得不回来”。

发布会前几天,“逃跑” 的念头又跳了出来。

但他最终打消了那个念头,怕“如果一走了之,会辜负大家的准备”。对公司和朋友,他是又爱又恨。

胡歌复出后,接着拍射雕,杀青那天,拍完了最后一个镜头,导演李国立刚喊“咔”,或许是害怕剧组整他,把他扔进大海里,或许是害怕从这个剧组离开后,“不会再有其他人这么照顾他”,最后一个镜头结束后,胡歌还没换下衣服,就跑了,“疯狂地跑,跑,跑,跑着,跑着,眼泪就流下来了”。

2)不愿仅是李逍遥

早期的胡歌主要拍古装偶像剧,但因为长久以来的类型固化, 能供他选择的剧本还是以飞来飞去的仙侠剧为主。2009年, 他又在横店拍摄“仙剑3”。

在组里拍了一个月,那个想跑的念头又冒出来了。

“我说好无聊啊,每天都在那儿嘻嘻哈哈,蹦来跳去的,我就觉得我干什么啊,每天我这是在演什么呢?在这里浪费生命,我就不想拍了。”

他开玩笑似的怂恿助理小凯:“我们逃跑吧! ”

想要离开古偶套路的念头一起,胡歌就开始了自己的行动。次年在拍摄穿越剧《神话》后,他就一心决定关闭古装连续剧的通道,准备回到话剧舞台重新学习表演。

逃离了古装戏服的胡歌,明显比过去开心了。在庞云记忆里,2012年、2013年的胡歌,“还是比较开怀的吧。没有人关注他的时候,他其实过得挺多笑声的”

3)越红越惶恐

凭借《琅琊榜》、《伪装者》再度爆红的胡歌,一举一动引发的关注体量都不再与过去相当。

这几年,公众有一种趋势,把他越来越往神坛上推。好像他各方面都是完美的,但是你知道人没有什么完美,而且我相信我了解的,胡歌这个人他不希望别人把他想象得太完美了”。

但眼下,胡歌俨然已经成了演艺圈和名利场中稀有的完美明星、三好学生、业务标杆、道德模范、励志偶像和转型楷模。

胡歌在做的很多事情,是与偶像这个东西背道而驰的,他是有理性在控制这个东西的,一直在逃避这样的东西。

因着技术、资本和互联网对现代社会的布控,“明星”制对他产生的缠绕和公众对他的神话,已经到了让他正常生活状态随时熔断的边缘。人们迷恋偶像的树立,正如期待它某天倒掉一般。

庞云发现《琅琊榜》火了之后,胡歌给他整个人的感觉都是迷失的,和他车祸受伤的时状态差不多,好像是他碰到什么了事,整个人的头都低下来了,不像别人是,啊,我火了,我头抬起来了。他越红我越是担心他。

好朋友林依晨也发现了胡歌最近一年多的“不快乐”。她记得某次颁奖礼后和胡歌一起吃饭, “我说‘恭喜啊, 作品很受欢迎’,然后他露出了一丝不屑的表情,看见那个不屑的表情,你就会明白,那是对他的报道和褒扬,他感觉都名过其实”

一个曾经的古装偶像剧明星,一张曾经和死亡擦肩而过的差点被毁容的脸,如今成了最受关注和肯定的实力派。大众永远偏爱这样的故事,人间永远需要这样的“神话”。可是故事的主人公却感觉惶恐,想要逃离这种言过其实的褒奖。

这一次,胡歌想要“逃跑”的力量,似乎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强烈。“再次爆红的感觉”,让他感觉“没劲透了,这些以前我都经历过了,再来一次,那又怎么样呢?”

经历了多年的伪装,胡歌觉得自己快要伪装不下去了,他觉得自己有一个“燃点”,快到那个点的时候,他自己会知道,那一刻他将撕破伪装,化身逃跑者。

烟花灿烂的时候,人们沉醉于火树银花,但也有人不忍喧嚣,悄然而去。

本期分享来源:《忙碌的人逗着忙碌的时代》

更多精彩,关注公众号:天渊难觅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