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军营成长成才(励志成长故事在奋斗追梦中拔节成长,聚焦这3位年轻军官成长成才的故事)

在奋斗追梦中拔节成长

■程春蕾

又是一年金秋,新一批少尉排长岗前集训正在火热进行。换下“一道杠”,戴上“一杠一星”,他们奔赴基层战位加钢淬火,开启了新的逐梦之旅。

习主席在中央军委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实践历练,鼓励引导官兵在火热军事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在基层这片沃土,一批批年轻军官高扬奋斗之帆、挥动奋斗之桨,把汗水和热血挥洒在强军兴军的伟大征程中。

强军之道,要在得人。人才是第一资源,是推动我军高质量发展、赢得军事竞争和未来战争主动的关键因素。2021年1月1日,《现役军官管理暂行条例》及相关配套法规发布施行,为加强新时代军官队伍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和制度支撑。

两年多来,一批能力出色、成绩优异的年轻军官从少尉军衔晋升中尉军衔。第81集团军某旅中尉赵浩翔参谋业务素质过硬,抓基层训练有招法,被调整到该旅参谋部作训科参谋岗位;战略支援部队某部中尉林思文脚踏实地刻苦训练,以过硬的通信保障技能,被评为该部优秀“四会”教练员;海军航空大学某团中尉袁文希主动担起机务保障重任,圆满完成某型运输机空中特情紧急处置预案修订任务,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行家里手。

年轻军官的成长成才离不开个人的努力,更离不开时代的托举。放眼大江南北座座军营,一批批年轻军官沐浴着时代春风,在奋斗追梦中积聚力量、拔节成长。

“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年轻军官要志存高远,趁年轻潜心固基强能,不断增才干、长本事。只有这样,才能不负统帅嘱托,担起时代重任。

第81集团军某旅中尉参谋赵浩翔——

锚定奋斗目标 练强参谋本领

■解放军报记者 刘 敏 通讯员 徐梓淇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第81集团军某旅中尉参谋赵浩翔正在判定站立点。张津铭摄

夜空繁星点缀,第81集团军某旅指挥帐篷里弥漫着紧张氛围。刚刚调任作训参谋的中尉赵浩翔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屏幕,指尖在键盘上飞舞。伴随着一道道作战指令,他迅速完成标图作业。

前不久,两个可喜的变化发生在赵浩翔身上:肩章从“一杠一星”变成“一杠两星”的同时,身份也从“赵排长”变成了“赵参谋”。

到该旅参谋部作训科报到的第二天,赵浩翔便受领任务参加旅指挥所演习。他的战场,从连排的小天地,走向旅指挥所的大舞台;他的战位,不再是作战地图上的红色标点,而是在地图前纵览全局的一员。

对赵浩翔来说,这是个人成长蜕变的重要一步。两年前,赵浩翔军校毕业来到连队,从连队值班到组织训练,他有些“水土不服”。如何带好排里的兵,成为赵浩翔面对的头道难题。

“带兵千万招,真情第一招。”凭借在军校期间练就的过硬体能素质,赵浩翔主动帮助一些体能较弱的战士进行补差训练,鼓励他们树立信心。渐渐地,他在连队站稳了脚跟,以实际行动赢得官兵的认可。

然而,在当好排长之余,赵浩翔心里还装着一个“参谋梦”。在军校时,他曾担任过学员队模拟参谋部负责人,并定下目标:“到部队当排长时,要具备基本的参谋业务能力,这样才符合‘打仗型人才’的标准。”

得知文书拟制对打字速度要求很高,赵浩翔开始努力练习五笔打字,甚至把手机键盘也改成了五笔输入法;作战计算需要短时间内完成,他形成了盲敲计算器直接看结果的“肌肉记忆”;对于考验听力的口述标图,他更是自我加压,直接以1.5倍速度练习……赵浩翔的加倍努力,被营连主官看在眼里。

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不久后,集团军组织参谋业务集训,营连主官力荐赵浩翔参加旅教导队组织的集训队。

来到集训队,所有训练都必须瞄着最高标准展开。一开始,赵浩翔便“冒泡”——完成一幅手工标图,不仅超出了规定时间,而且标图的质量也不高。

为了提升能力,赵浩翔在标每张图时都分步骤掐点计时,标完一张图立刻复盘,回想哪个环节慢了。一次,他偶然发现笔很关键,画标号的时候,要不停地找笔换笔。为了提高效率,赵浩翔把铅笔头削出不同的横截面,一根铅笔可以顶两根用,找笔换笔的时间大大减少。最终,赵浩翔在旅集训队摸底考核中名列前茅,成功拿到集团军参谋业务集训的“入场券”。

在集团军教导大队,面对各旅“精兵强将”,赵浩翔深感压力。一次想定作业,需要分析“敌”情我情,赵浩翔只熟悉自己单位的情况,不会配置各要素位置,甚至对作战计算中火力毁伤等概念也很模糊……

看清了与战友之间的差距,赵浩翔奋起直追。他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各兵种知识,并向其他单位战友虚心请教。一次周六晚上,学习室突然停电,原本打算加班的战友纷纷离开。赵浩翔想到自己当天标图任务还没有完成,便打开手电筒,完成了学习标图作业。短短几个月,赵浩翔记下了6本学习笔记,凭借这些努力,他的参谋业务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最终,在集团军参谋业务比武考核中,赵浩翔凭借优异的表现,取得集团军综合成绩第三、3项单课目第一的成绩。

“当你找到了奋斗目标,追梦的道路就会变得越发清晰,也就充满了一往无前的力量。”如今,在这条追梦的赛道上,赵浩翔有了新的方向——朝着成为一名优秀作训参谋的目标,加速奔跑。

战略支援部队某部中尉副连长林思文——

下连扎实蹲苗 一步一个脚印

■刘 坤 章英胜

应急拉动演练中,战略支援部队某部中尉副连长林思文指挥通联测试。章英胜摄

深夜,战略支援部队某部中尉副连长林思文伏在案前,对刚刚结束的战备拉动检查情况进行复盘。

晋升中尉副连长不到2个月,林思文已经参加过多场通信保障任务,还负责准备上级对连队的战备拉动考核。“与任职排长时相比,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林思文感慨地说,“能够在新岗位上快速进入角色,离不开这两年的成长磨练。”

2021年7月,林思文军校毕业后,带着建功军营的理想来到连队。作为调整改革后第一批被授予少尉军衔的本科排长,林思文并不感到失落。相反,他认为在基层扎实蹲苗,是为了更好地成长成才。

林思文所在连队,专业多、任务重、骨干力量强,光一级军士长就有3名。

看着荣誉墙上连队参加多项重大通信保障任务取得的荣誉,林思文憧憬着在这个广阔的舞台上施展才华、一展抱负。他暗下决心,要努力学习专业、练强指挥本领,尽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指挥军官。

然而,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是充满落差。与想象中每天学业务、练技能不同,林思文到连队后,不是统计资料、上报数据,就是制作报表、拟制计划,还要被一些“琐事”占用时间。

好不容易拿到专业岗位资格证,林思文正准备在通信岗位干出一番成绩,却被连队指定参加上级组织的“四会”教练员集训。

林思文感到有些失落,并找到营长“诉苦”。“基层的工作千头万绪,做好每一件‘小事’,不断磨练自己,才能在工作中得心应手。”营长告诉林思文,参加“四会”教练员集训既是一次挑战,也是难得机遇。

营长的一番话点醒了林思文。他当即向营长立下军令状,一定要在集训中学有所成。

集训队里高手如云,不仅有基层经验丰富的营连主官,还有在历年比武中摘金夺银的“技术大拿”。林思文主动向前辈们拜师请教,凭着一股拼劲和韧劲,在结业考核中,他被评为该部优秀“四会”教练员,成为教练员人才库里唯一一名少尉排长。

归来后,林思文得知连队将派人参加一项重大通信保障任务,需要一名业务能力过硬的干部带队。为了能拿到这次任务的“入场券”,林思文开启了“疯狂”的学习模式。

那段时间,林思文白天泡在装备车内苦练实操,晚上研究装备原理,光学习笔记就写了上百页。半个月后,连队召开支委会讨论上报带队人选。没想到的是,林思文准备了这么长时间,却只被提名为“替补”,几乎与任务无缘。

苦恼之际,连长向林思文道出了连队的考虑。虽然林思文在最近的考核中理论成绩得了满分,但装备实操成绩只达到良好。考虑到此次任务要求和标准很高,容不得半点差错,最终连队还是决定让经验丰富的副连长带队。

认识到自身能力差距后,林思文没有气馁,反而更加坚定自己的目标。为了更快地提升实操本领,他沉下心来,一边剖析自身能力短板,有针对性制订训练计划,一边向连队骨干请教操作技巧。经过一段时间能力补差后,林思文在年终考核中专业理论、装备实操成绩双双达优。

去年9月,四川泸定发生地震,林思文主动请缨,带领应急分队前往灾区,第一时间与指挥所建立通信联络,出色完成任务……

沿着梦想阶梯一步一个脚印,林思文留下的奋斗足迹,清晰而又坚定。

海军航空大学某团中尉机械师袁文希——

担起机务重任 托举战鹰高飞

■郭 鹏 齐呈荣

海军航空大学某团中尉机械师袁文希开展机务保障任务。齐呈荣摄

军歌嘹亮。在热烈的掌声中,海军航空大学某团中尉机械师袁文希健步走上颁奖台,从团长手中接过机务实操比武一等奖证书。

机务法规比武第一名、实操比武飞参判图第一名……两年间,多项荣誉见证着袁文希的成长。

2021年,从渤海湾畔踏入太行山麓,袁文希心中的“星辰大海”好像变模糊了——从此,他成为一个看不见大海的海军航空兵。那段时间,袁文希总是提不起精气神。这一切,都被中队长任彦龙看在眼里。为了让袁文希尽快融入战位,任彦龙带他来到机务兵的“战场”——外场保障一线。

机场跑道旁,一名老兵的身影引起袁文希的注意。老兵时不时抬头看天空,扭头观察滑行跑道,注视战机飞行起落……他的领口上一级军士长的领章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瞩目。

“这是机务兵的常态,也是机务兵的幸福。”那天,袁文希看到与梦想中的海蓝同样珍贵的颜色——天蓝。也是在那天,他找到了逐梦的方向——担起机务重任,托举战鹰高飞。

然而,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机务保障人员,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相关保障书籍就有600多页,还有数不清的复杂结构图、公式和数据,并且放单笔试成绩需要达到90分以上。

为了学好基础理论,袁文希在笔记本扉页上写下4个字:“天道酬勤”。短短一个多月里,他记下3本笔记,专业书籍被翻得卷了边。

书越“啃”越薄,技能越练越精。飞机近千个核心零部件参数,硬是被他牢牢记在脑子里。最终,袁文希顺利通过考核,拿到外场机务保障的“入场券”。

然而,一次外场机务保障任务给他浇了一盆“冷水”。飞机发动机内部管道密布,袁文希缺乏实操经验,忙碌了半天,还是未能完成保障任务。

能力短板,只有通过千锤百炼才能补齐。从那以后,袁文希不放过任何外场实操机会,钻发动机舱、爬机腹……在各种恶劣环境下练强实操本领。“这个小伙子能吃苦、有钻劲,以后必定大有作为!”看到袁文希的能力快速提升,任彦龙倍感欣慰。

对战斗胜利负责、对战友生命负责、对国家财产负责的誓言,凝结在每架次战机保障中,也凝结在“甘做天梯托骄子,誓做战鹰守护神”这句口号里。

去年冬天,在一次飞行检查中,袁文希发现主机轮胎下方卡了一块石子,经检查发现轮胎磨损超过规定值,要想排除故障必须更换机轮。

“不能让故障过夜。”袁文希脱下手套,马上组织机组人员开始排除故障。更换机轮属于大项维护工作,加上天寒地冻,结冰的螺丝不好拧,待故障排除后,袁文希的双手已经冻得发紫。不放心的他,又趴到其他轮胎周围检查了一遍。

今年初,袁文希迎来新的挑战——参与修订某型运输机空中特情紧急处置预案。遇上空中特情怎么处置,碰上复杂天气怎么应对……为确保空中特情紧急处置预案覆盖全面、流程清晰,袁文希带着任务机组预想各种问题隐患、逐一展开风险评估、修订预案措施,最终圆满完成任务。

“成为机务兵,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袁文希匆匆奔向战机的背影,也回答了他口中的幸运——其实,每一架次战机的安全飞行都是他的勋章。

守望,守的是一份伟大的事业,望的是一个壮丽的梦想。担任机械师2年多来,袁文希托举战鹰安全飞行700多个小时。今年6月,少尉军衔已满2年的袁文希顺利晋升中尉军衔,看着肩膀上两颗金灿灿的五角星,他的眼神里写满了信心与笃定。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