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正当时歌曲伴奏视频(梦想励志故事声视讯蒙|青春正当时——十位青年的追梦“交响曲”)
题:青春正当时——十位青年的追梦“交响曲”
新华社记者
5月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草木青翠、春花吐蕊,和风拂过一张张朝气蓬勃的年轻面孔。
校园里,26岁的博士生钟翰森和同学们一起在神奇的量子计算世界里探秘,为这个科学前沿领域注入“后浪”力量。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在祖国大地,一个个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青年,用奋斗的青春奏响追梦乐章。
创新
200秒,6亿年。
2020年12月4日,我国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问世,求解数学算法高斯玻色取样只需200秒,而当时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要用6亿年。
“量子的研究,每一步都是创新和探险。”聊起量子计算,钟翰森眼中带光。“九章”的技术突破,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二个实现“量子优越性”的国家。在“九章”项目研发中,钟翰森承担了实验方案设计等重要任务。
“在我们研究团队,‘90后’‘95后’并不少见。”钟翰森说。
对于从小痴迷于科普书籍、立志做科学家的钟翰森来说,在大学首次接触到量子时便认定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年轻人的特点之一就是敢于创新,有些研究要敢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
在肉眼无法直接观测的世界里前行,困难、挑战随时相伴。“有时做实验,就像在无数分叉路里找到一条正确的路径,面对最多的就是试错,遇到问题,只能一遍遍地重新设计实验过程。”钟翰森说。
永不言弃,是钟翰森的信念。在与量子的“纠缠”中,勤奋的钟翰森已走到行业前沿,2018年他便实现了十二光子纠缠。
在钟翰森看来,科研的魅力在于探索和创新:“在追求梦想过程中,能推动国家和社会进步发展,哪怕取得再微小的突破,都能收获巨大的成就感。”
有人探索未知,有人点亮光明。
在京津唐地区,大约每4盏灯中就有1盏是由内蒙古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点亮的。公司设备部副主任林显超是一位青年创新“能手”——
参与空冷机组供热改造,助力工业园区拆除一批小锅炉;
完成空冷机组设备加装,帮助机组年节约标煤1.1万吨以上;
主持亚临界机组综合升级改造项目,年节约燃料成本约2200万元……
林显超在内蒙古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车间内检查设备(2021年3月15日摄)。新华社发(郭荣 摄)
电力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指标之一,也是中国绿色发展的注脚。在汽轮机设备管理岗位上,林显超护送光明,也守卫蓝天。自2010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参与完成的9项成果荣获省部级或以上科技进步奖。
如今,公司成立了以“林显超”命名的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林显超感到重任在肩:“着眼高质量发展,我们电力人还有很多功课要做,青年人要拿出干劲。”
一度电里藏着中国理念,一艘船里则承载着中国制造。
眼下,在西部陆海新通道重点建设项目——钦州港东航道扩建工程附近海域,亚洲最大的重型自航绞吸挖泥船“天鲲号”正在进行疏浚作业。
海底挖泥是一项技术含量极高的工作。“过去,全世界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掌握重型挖泥船自主设计建造的核心技术。”年轻的王东是“天鲲号”的轮机长,今年是他与“天鲲号”共同奋战的第4个年头。
2017年,王东曾作为“天鲲号”监造组轮机长,参与船舶的建造和调试。凭借过硬的专业技能,他仅用3个月就完成柴油机自动启停、起锚绞车过载保护等调试任务。
“‘天鲲号’从设计到建造,我们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对于“国之重器”,倾注大量心血的王东满是自豪。
2019年,“天鲲号”迎来试航后的“首秀”,首次作业便到了海外。在这场与外国疏浚船舶的“同台竞技”中,“天鲲号”提前45天完成施工任务,展现了中国速度和中国质量。
海浪起伏,机器轰鸣,长时间以船为家的王东已经习惯与噪音为伴。“团队里年轻人越来越多,大家敢干、敢拼,这股青春力量将驱动更多‘大国重器’走得更远。”
实干
青春的合奏里,有激昂豪迈之刻,也有舒缓动人之时。在一些看似平凡又需要长期耕耘的领域,一些青年人用“十年磨一剑”的韧劲去坚守、去付出。
“在海底‘种’珊瑚是什么体验?”
“一开始就像宝宝学步,踉踉跄跄。熟练以后,就是胸有成竹。”青年学者黄雯脱口而出。
黄雯是广西大学珊瑚保育中心主任,2015年起,他和团队开始对涠洲岛珊瑚礁进行调查及修复工作,并联合相关部门在涠洲岛设立了珊瑚礁修复区。
将一株株在实验室培育“长大”的珊瑚,绑扎在由废弃生蚝壳制成的苗托上,再潜入海底“种”入提前布置好的苗床……这份工作并不容易,一次密集的修复,需要约10人连续潜水作业三四天。
去年,由于北部湾水温上升,黄雯及其团队“种”下的珊瑚大批死亡,这给修复工作带来不小挑战。
一次次下潜,换来的是一次次新生。经过数年努力,修复区内已繁育十几种珊瑚共1万多株,而且越来越多志愿者加入“种”珊瑚的队伍中。
有人深入海底,也有人行走于山水。正值“五一”假期,贵广高铁沿线车来车往。沿线的阳朔站附近,有一座大桥。透过列车车窗,游客可以看到如诗如画的山水图景。
这座1公里长的大桥,“90后”青年莫嘉明走过很多次。作为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桂林高铁工务段桂林西路桥检查工队的班长,莫嘉明经常带着工友们巡检线路,做好线路的维修和养护。
“碰到节假日,一天有140多趟车次经过大桥,每个细节都不能放过。”除了白天进行线路检查,莫嘉明和工友们还会带着设备,利用凌晨的“天窗”时间加紧检修。黑夜里的灯光,照亮山水画里“守桥人”的模样。
与莫嘉明跋山涉水不同,来自安徽的“90后”青年彭凯在城市走街串巷中定位青春“足迹”。
彭凯曾在国外留学,主攻国际贸易。近年来,国内城乡居民生活环境不断改善,垃圾分类广泛铺开。2020年,看到机遇的彭凯组建团队,成立专业环保公司,依托线上平台,开始和垃圾“较劲”。
“垃圾分类习惯需要不断培养,我们推出线上回收服务,想方设法推动垃圾循环再利用,还组织垃圾分类科普活动,有时还会邀请专家举办垃圾分类专题讲座。”彭凯说,如今企业订单量快速增长,并与商店、超市、工厂等开展了回收业务合作。
有人守护家园,也有人守护文化。
服装、手包、杯垫……在“90后”女孩范丽华的手中,千年非遗壮锦技艺被巧妙融入艺术创作,不断“出圈”。
“我的眼睛移不开,心也离不开了。”热爱民族工艺的范丽华从小就对壮锦情有独钟,设计专业科班出身的她,在大学时与“伯乐”壮锦大师谭湘光结缘,便一头扎进对壮锦的钻研当中。在师傅的指导下,范丽华探索将壮锦文化与服装设计等相结合。近年来,师徒二人拿下不少奖项,还开起了壮锦制品网店。
“择一事,终一生。从事这一行,要耐得住寂寞。”范丽华说,从热爱到视作使命,如今她步子迈得更加坚定……
扎根
城市还是乡村?青春面临很多选择,这是其中一个。
“80后”北京青年刘学超的回答是:辞掉前景很好的央企工程师工作,回到家乡密云和农业打交道。
变化源于一个电话。2015年底,老家有人打来电话求助:“家里养的猪难找销路,你们见多识广,有什么好主意?”接到电话,刘学超决定试试在朋友圈推广,没想到猪肉很快销售一空。
“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2016年,刘学超决定返乡创业,成立电商平台。看似偶然的选择,实则蕴含更大的必然。“这些年国家对农村投入力度越来越大,年轻人回农村创业大有可为。”
万事开头难,但年轻人有股不怕苦的劲。刘学超说,家里不足10平方米的小客厅是唯一的工作间,一辆老旧电动三轮车,是仅有的运输工具。“一开始每天只有几笔订单,但我们一直没有灰心。”
经过几年不懈努力,刘学超创办的企业在当地渐具名气,依托“互联网+合作社+农户”模式,企业农产品年销售额超过3000万元。
在距离北京数千公里的桂西山区,“90后”瑶族青年兰吉来的“回归”在家乡小山村同样引起轰动。
兰吉来老家所在的广西德保县东凌乡定坡村被石山包围,山多地少,过去村民在“石头缝里讨生活”,走出大山更非易事。兰吉来是全村第一位本科毕业生。
“好不容易大学毕业,在外面干啥不比回来好?”
“养猪又苦又累,一年也赚不了多少钱,能有啥出路?”
……
2017年,当听说兰吉来毕业后选择回村养猪,偏僻的山村“沸腾”了。定坡村有养土猪的传统,但交通闭塞,靠养猪谋生困难重重。在别人看来是“傻”,但兰吉来其实已有规划,让他吃下“定心丸”的是当时已全面打响的新一轮脱贫攻坚战。
学习养殖技术、建设养殖基地、引入优质猪苗……兰吉来的养猪事业在驻村干部及帮扶政策的支持下一步步推进,如今定坡土山猪已有了较为稳定的销售渠道。今年初,兰吉来还当选定坡村村民委员会副主任,为村里事务忙前忙后。
奔赴基层,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是许多青年人不约而同的选择。
在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科尔沁镇远新村,张骅(右)在村民邱凤芹家中走访(2020年6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贝赫 摄
北国严冬,寒风凛冽。2017年底,北京林业大学的“80后”博士生张骅来到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科尔沁镇远新村,敲开了贫困户的家门。
“自己缺少基层工作经验,来了就是要实干,不断摸索锻炼。”为了尽快摸清贫困群众基本情况,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张骅白天遍访贫困户,晚上整理材料,驻村12天便把全村贫困户档案全部捋顺。
当时,远新村以种植玉米为主,亩产纯收益才300多元。在摸清村情户情的基础上,张骅将发展黑糯玉米、黑小米等特色种植作为村里的产业出路。
发展产业缺少技术,他寻找专家进行指导;缺少资金,他自掏腰包近3万元引入新品种;产品需要销路,他四处奔波开拓市场……
如今远新村已脱贫摘帽,在基层扎根3年多的张骅也转战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受政府委托经营巴彦绿业实业有限公司,带动当地农牧民实现增收致富。“能参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见证中国农村的发展,是青春的荣耀。”张骅说。(记者徐海涛、林凡诗、周畅、王靖、盖博铭)
来源: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