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做医药销售代表怎么样(销售励志故事招聘会上漂亮女生来应聘医药销售代表,听听她的销售故事)

前几年,山东大学中心校体育馆每到周六都有招聘会,我有一个外地的同学经常来做招聘,他们公司是招聘会的年度会员。

有一次我去找他玩,他说你也坐下来替我招聘吧,我就坐下来装作来招聘的工作人员。他们是药企,主要招聘的岗位就是医药销售代表,工作内容就是到医院里做医生的工作,让医生多开他们企业的药品。

这个岗位要求是医学专业的人来应聘,在专业上和医生交流起来容易。其实来应聘的比较多,相关的专业人员比较多,其中一个女士来应聘,我印象最深。

招聘摊位上来了一个穿着职业装的女士,从装扮上就能看出与招聘现场的人很不同,十分得体,简历也十分讲究。我同学一看也十分注意这位招聘者,交谈内容当然是以往的销售经历,看她简历上写的内容,听与我同学交谈的过程,我了解到这位女士在以往的销售经历。

这位女士原来的企业在济南某个大医院一个科室的销售量三年为零,换了五个医药销售代表,一点儿也没有起色。后来换上这位来应聘的销售代表。他们企业销售的产品是手术器材,到岗后,这位销售代表就开始找三年销售为零的原因了,当然问人家医生,人家肯定也不会说,她也没有灰心,注意观察 ,发现有一个医生上下班都是坐公交车,济南路上堵车十分严重,感觉这位医生上下班不容易,就专门找了一辆车,找到理由专门接送他上下班,所以也就搭上了话,说起了他们公司的产品在这个科室的销售情况,这个医生终于说出了原因:最初一个医药代表得罪了科室主任,虽然科室主任没有能力将这个产品踢出院里的采购目录,但有权利不使用,所以三年销售量为零。

原因找到了,也就有了工作目标,这位女士找到了科室主任,慢慢融通。父亲节那一天,主任在上海出差,她就专门买了花,到了主任潍坊的老家,给主任的父亲送花,过父亲节。等主任回来后,态度终于发生了转变,把女士叫到办公室,重新谈了一下公司的产品,主任装模作样的说,这个产品不错啊,可以用。

后来的事情,水到渠成,这个公司的产品在这个科室重新登上了销量榜,讲到这里,你会不会想起一部电视剧,剧中有一个叫安然的医药销售代表。

这位女士来应聘的目标就是事业更进一步,她讲,她要改变现在的销售模式,不再把科室会当作销售的主要手段。

了解到,原来的医药销售模式,就是直接给医生一些好处,甚至把开药的量作为医生提成主要依据,后来国家出台了反商业贿赂法,事情就不能做得那么直接了,外国药企发明了科室会的销售模式:让医药代表到各个科室给医生讲课,讲他们自己产品的相关信息,当然是让医生多使用自己企业的产品。原来的时候招聘医药销售代表没有门槛,能说会道会做事就行,后来改为科室会的销售模式后,销售代表就最好招聘医学专业的。

这位女士有了成功的案例后,觉得科室会的销售模式也不是十分有效,她要改变这种方法,她提出了更好的销售模式。

医院、药企、老百姓看病,一直是社会大问题,前几年蒲田系医院就给社会带来了很不好的影响。

记得2007年左右,我回老家坐火车,遇到一位做医药销售的人,交谈起来后他说工作不容易做,他说出纳岗位的人打点不到都结不了账,所以每个环节都得打点到才行。我同学说起他们企业,有一个公共事业部,实际上就是公关部,主要目标是做六个政府部门的工作,让他们的产品进入市场,有一个好的定价,还要进入医保目录等。他们还有一个人专门做一个医药界权威人物的工作,主要目的是让这位权威人物开会的时候推荐一下他们企业的产品,把他们的产品写入治疗推荐方案,给他们的产品写一些论文,发表在权威刊物上,提供一些试验数据等,他们的公关人员基本上和他家的保姆一样,关系比家人还亲密。

医改在世界上哪个国家,都是大问题,都是难问题。有人说美国的医保政策是医生和病人合伙掏国家的钱包,奥巴马在位八年,也没有把他的新医改推行下去。现在中国人怀念计划经济时代看病有几分钱的药片就能解决问题,现在感冒也要花大几百块钱,曾经与一个医生交谈,他说没有利益,就没有人研究药品和治疗方案,现在市场化了,才有那么多药品,才有那么多医院,医院多了,药品种类也多了,治疗方法也是五花八门,老百姓还是很难谈上满意。

问题在哪里?我觉得市场化不一定适合医药市场,药品也不是一般商品,比如说商品要符合市场规律,药品很难符合市场规律啊,比如哪个药品降价了,谁也不能因为降价了就多吃一点儿,任何人也还不能因为多吃点降价药就得病吧?同样,药价再怎么升,得了病想治好还得用,这都与市场的供求规律不相符。一般认为,把医院和医生推向市场就能提高服务,哪个医院服务好哪个医院的病人就多,就能有好的收入,这个逻辑也难成功,相对比于医院数量的稀缺,医生的单向信息,老百姓生病了,也很难去选择,也没有时间去选择,老百姓也不会因为哪个医院服务好医术高,就选择得什么病吧?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