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元帅贺龙:从儿时就体现出不凡,14岁走南闯北,20岁夺枪起义

前言

父亲在我的心目中,就像一部书,一部博大精深的书。从我懂事那天起,我就用心灵去读他。用我沿着他的足迹孜孜不倦地跋涉和寻找去读他。而在我用十几年的生命读懂的几个篇章里,南昌起义前后投向共产党怀抱,是他写下的最激动人心的一章,最耐人寻味的一章。

——贺龙的女儿贺捷生《父亲的雪山,母亲的草地》

一、立下赫赫战功的贺龙元帅,在儿时就体现出不凡

1896年3月22日,在湖南省桑植县洪家关的一个清贫的农户家里,贺龙出生了。那时刚好是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中国的劳苦大众正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贺龙虽然家庭贫苦,但祖上都是为百姓伸张正义、做人不屈不挠之辈。他的唐高祖贺廷壁就是农民起义的领袖。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许多农民都纷纷响应。义军进入湖南时,湖南的农民有的加入太平军,有的组织武装和太平军一起反对清王朝,向清朝进攻。而贺廷壁就是在桑植发动武装起义,带领农民起身反抗的。

贺龙故居

他带领几千农民攻破桑植县城,把清政府的县太爷杀死,又给人们开仓放粮,解决了大众吃不上饭的问题。之后又和大庸等县的义军联合,与清军持续对抗两年之久。最后被镇压砍头。

后人把这一段故事编成了汉剧,在各地演出,为了歌颂和纪念如此英勇的人。而贺家也把这段历史当做一个光荣,代代相传,用来教育子孙后代。

贺龙的祖父贺良仕是一位武举人,他习得一身的好武艺,常常伸张正义,救济别人,深受同乡人的尊敬。父亲贺士道不但继承了祖父的一身本领,也爱打抱不平,和豪门权贵对抗。

到了贺龙这一辈,家境越发清贫,他出生那一年,又赶上湖南接连发生了大水灾和大旱灾。因此忍冻挨饿的日子基本就没有断过。在他五六岁时,还没有穿过一条全新的裤子。

年轻时的贺龙

他的父亲欠了高利贷,还不清,就只能给地主白干活去抵钱。但仍然补不上那个“大窟窿”。于是日子就过得非常窘迫。贺龙后来回忆起这段经历还说:“小时候的事情我还记得,借钱付利不算,还要说好话,送人情。”

即使家境贫寒,贺龙的祖父、父亲仍不忘教育、培养贺龙。他们教他练武,把他送入私塾读书。贺龙很喜欢读书,但教书的蒋先生是个循规蹈矩、过于迂腐的人,他还看不起穷人,对穷人家的小孩态度很恶劣,对有钱人家的小孩就百依百顺。

一次他问先生:“我天天念这个‘人之初,性本善’为什么还要挨先生的板子?这个‘人之初,性本善’对穷人有多大好处?”先生回答:“穷人嘛,小人也。穷人原本最坏,没法教养。”

贺龙听了生气地和先生理论:“对穷人不好,每天还要念这个?”他将书本扔在地上。因为这件事,他挨了先生的板子。

在动荡年代出生的贺龙,从小就嫉恶如仇,他同情和他一样受奴役的劳苦大众,蔑视权贵豪绅。

贺龙在辛亥革命前后

有一天县里的禁烟委员会乘着轿子声势浩大地来到洪家关。人们纷纷围上来观看。保甲长前来迎接的时候嫌人群挡住了道路,就连打带骂,要把围观群众赶走。

贺龙在一旁生气地说:“呸!什么东西,屁大的官,有什么好耀武扬威的!”碰巧他身边站着一个富家子弟,听到贺龙这一番话就质问他:“你怎么敢骂官呢?你长大了莫不想当官?”

贺龙反问他:“你长大了,想当个什么官?”“我要当保长!”那人仰起脖子,一副得意的模样。贺龙见他不可一世的样子,忍不住给了他一个耳光。

“你凭什么打我?难道你长大了就不想当官!”

“为什么打你?你看保长一进村,不是催粮就是逼债,尽欺负穷人。我长大了要当官的话,就当个专打保长的官。

那富家子弟也不是善茬,他回去集结了一帮人,要报这耳光之仇。贺龙也找了一帮穷孩子“应战”,结果当然是富家子弟输了,他们就跑到先生面前告状。先生是个势力的人,他将贺龙教育了一顿,又把他赶出了私塾。

贺龙和周总理

贺龙和豪贵斗争的事情不只这一件。一次在市集上贺龙的母亲摆了一个油炸粑粑的小摊子,贺龙给母亲当助手。突然出现一群人骑着马在街头横冲直撞。为首的那个人是县衙门领班陈小潘的儿子。他依仗权势,买了一个武状元的头衔。

他极其风光地骑着马,带着身后的人在人群里穿梭,所到之处,一片狼藉,到处都是打翻的货物和摔倒的人们。贺龙见此情景,便拿起一个木棒,找来几个小伙伴,朝他们大喊:“下马,莫要再撞啦!”

武秀才怎么会把一个小孩子放在眼里,他骑着马朝贺龙冲过来,贺龙一闪身,躲开了朝他奔来的大马。又从武秀才后背打了一棒,武秀才摔下马来,两人厮打在一起。这个“名不副实”的武秀才当然打不过贺龙,他最后落荒而逃,跑到县衙告状去了。

等到对簿公堂之时,贺龙按照王举人教他的方法从容应对。面对县太爷的质问,他冷静地回答:

“我一个小孩子,怎么敢打武秀才呢?再说,我就是敢打还能打得过武秀才吗?是他骑在马上横冲直撞,把一条街上的摊子都撞翻了。我妈妈油炸粑粑的油罐、盐罐也被撞烂了。我要他赔,他不但不赔,还打了我一顿……”

贺龙在云南温泉垂钓

接着他又向县太爷讲述了许多陈家父子欺压百姓的事情,县太爷看到陈家父子已经引起了民愤,就把陈小潘革了职,然后又释放了贺龙。

二、从“夺枪起义”到征战南北

频繁的灾害再加上地主豪绅的不断欺压,十四五岁的贺龙连同几个亲友加入了马帮的队伍 ,从此过上了走南闯北的生活。那段时间,他就跟着马帮在湖北、四川、贵州、湖南等地区,驮运药材、土产、盐巴,有时候也贩卖骡马。

他见到了更广阔的世界,也增长了不少知识,更重要的是他看到了更多百姓都处于被压迫的状态,这些都激励着他去走上革命的道路。

几年之后,他回到家乡,发现家乡还是没有什么变化,人们依然生活在苦难之中,他还是会为了百姓打抱不平,伸张正义。他好男儿的名声也传到了十里八乡。1914年,一个叫陈图南的人找到了贺龙。

贺龙

陈图南早年在日本就加入了孙中山组织的同盟会,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把同盟会改名中华革命党,并派陈图南回到家乡,让他搜集有志之士,壮大革命队伍。筹备枪支,为和袁世凯武装斗争做准备。

贺龙问陈图南:“中华革命党对穷人有什么好处呢?”陈图南给他解释了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这‘平均地权’就是人人有地种,人人有饭吃!

贺龙点点头说:“这‘民权、民生两主义’就是穷人可以掌权,不受地主豪绅的欺负,能过上好日子,孙中山先生的道理是个好道理。”

看到贺龙的态度,陈图南说:“孙中山先生组织中华革命党,就是为了打倒袁世凯,实现这个道理的。你看,该不该参加中华革命党啊?”贺龙说,“我愿意参加!”

就这样,1914年,18岁的贺龙加入了中华革命党,走上了民主革命的道路。

贺龙访问柬埔寨时和宾努副首相在一起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宣布把中华民国改为“中华帝国”,一时间遭到民众的强烈反对。孙中山发表了《讨袁宣言》,准备举行武装起义。中华革命党派贺龙到湘西组织武装。他选中了石门县泥沙镇这个地方。

泥沙镇位于湖南和湖北两地的交界,地形险峻,人口众多。常有客商聚集,贺龙走马帮的时候,就常来到这里,对这里的一切都很熟悉。泥沙镇团防局长唐臣之是当地有名的恶少并配有80支枪,他的哥哥是湖南督军署警察队长。

仗着家里有钱有势,唐臣之就在当地寻欢作乐,无恶不作。贺龙此行的目的就是要为民铲除掉这个恶霸,夺枪起义,拉起一支属于自己的武装力量。

腊月中旬,贺龙、谷绩廷等人佯装成马帮的队伍来到了泥沙镇。他们遇到了同来夺枪的大庸县人吴佩卿。于是就一起商讨夺枪计策。临近春节,这最后一次大的市集就成为了他们夺枪的最好时机。

贺龙和关向应在晋西北

1月21日,集市开始,街道上到处都是人,十分热闹。吴佩卿和一帮人在东边河滩旁开了一个赌场,吆喝了一会儿,周围就聚集了许多人,团防局的人也在其中。他们本想抓赌博的人,但在吴佩卿给他们塞了一些钱以后,他们就开心地赌了起来。几把下来,赢了不少钱,吸引来了更多团防局的人。

贺龙邀请在团防局的朋友和头目到酒馆喝酒。席间,贺龙对大家说:

“各位,小弟今天到泥沙来做点买卖,要请各位大哥多多照应……我想借这个酒馆‘桃园结义’,我贺龙愿同诸位同生死,共患难,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在场的三十个人都表示赞同,并登记了名字。贺龙端起酒杯,说:“承蒙诸位抬爱,我们先吃酒,再结义,请随意。我先敬各位一杯。”团丁们纷纷喝起酒来,他们还表示以后要陪着贺龙上刀山下火海。

过了一会儿,谷绩廷来到贺龙面前,对他说:“戏已开场,老板请你去看个头场。

贺龙纪念馆

这句话其实是一个暗号,意思是,可以行动了。贺龙走到厨房,抄起一把菜刀走出了大门。等在外面的人对贺龙说:“只有一个哨兵守在团防局门口,局长和一个队长抽大烟正在烟头上,板壁上有二十条枪哩。”“快走!”贺龙带领大家向团防局奔去。

“站住,干什么的?”团防局门口的哨兵把他们一伙人叫住。“做买卖的”贺龙回答,“我们赶骡马亏了本,投奔唐局长来了,想当兵吃口粮。”贺龙说着便递给哨兵一支烟。趁哨兵接烟时,贺龙身后的人一个箭步上去,就把他放倒在地。

贺龙带着人们冲进了大门。看到板壁上挂着20多支汉阳造的套筒枪。他们立即控制了唐臣之和那个队长,就带着枪支和吴佩卿会合。吴佩卿这头也缴获了20多支枪,酒馆里三十个想与贺龙结义的团丁们也上缴了枪支,并且他们表示愿意跟随贺龙举兵讨袁。

此后贺龙的队伍越来越强大,人数发展到300多时,他就打出了“湘西讨袁独立军”的旗号,与周边的民军一起,向石门县北洋军阀的部队进攻。

贺龙接见中国女子登山运动员

后来他还担任了讨袁护国军总指挥,参加并指挥了一系列的战争。1927年他参加了南昌起义,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将自己的全部智慧和激情都投入到了保卫人民,守护和平中。

1934年10月10日中央红军开始了长征。贺龙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形势,他认为,从湘西北出兵,能够牵制住湖南、湖北的一大批敌人,可以让红一方面军顺利转移。

10月24日,贺龙带领红三军和红六军在黔川边境会师,向湘西发起进攻。十万坪、浯溪河的敌军遭到重创,尤其是在龙家寨战役中,击毙敌人1000多人,俘虏敌人2000多人,缴枪2200多支,为红二、六军团在湘鄂川黔边建立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这一仗调来了敌军大量的兵力,减轻了湖南境内红一方面军的压力。

作为一个军事家,贺龙在战争中多次体现了他优秀的指挥才能。

战士们听贺龙作报告

1935年11月贺龙、任弼时率领红二、红六军准备出发,蒋介石想要把这两个军团围在湘西,然后一举歼灭。贺龙认为,如果直奔贵州一定会被敌军围堵,于是他决定先进军湘中,威逼长沙,虚晃一枪,再转向贵州。

敌军果然没想到红二、红六军团会进军湘中,他们急忙调了7个师来追。只见贺龙带着军队先是向东南快速前进,后又立即掉头向西进入贵州,把敌人搞了个措手不及,几十万大军就这么被甩在了身后。

1936年贺龙接到电报,决定渡过金沙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师。3月底,红二、红六军团冲破了滇军的防线,朝着普渡河的方向急进。蒋介石急忙将全部军力都集中在普渡河,昆明已成为了空城。贺龙当即决定佯攻昆明。

贺龙视察北京射击场

当敌军看到红军直奔昆明时,又纷纷向昆明赶来,谁料到贺龙突然换了方向,掉头向西前进。敌军再一次被甩到身后。就这样贺龙顺利与红四方面军会师了。

三、峥嵘岁月里的儿女情长

早在贺龙十几岁作为马帮一员走南闯北的时候,他的父亲贺士道就给他定了一门亲,对方是贺家的亲戚。可是贺龙不愿意,他一直在外面跑马帮,直到成婚那天,他也没有回家。贺士道说:“你以为没有你就结不成婚了?”

于是照样张灯结彩,宴请宾客。证婚的时候,贺士道就抱来一只大公鸡,让那个女子抱着大公鸡拜天地。时至今日,这个故事还在桑植县洪家关中流传着。

贺龙和蹇先任

等到贺龙18岁时,贺士道为他物色了一个妻子的人选,徐月姑。这个人也是贺龙承认的原配。徐月姑是一个勤快、贤淑的人,贺龙认为她十分适合过日子。可她是个短命的女人,生下女儿贺金莲以后,就得病去世了。而贺金莲最后也死在了上海。

贺龙和蹇先任的故事也是一段流传很久的佳话。和贺龙同为湖南人的蹇先任是一个老资格的共产党人,早在1925年在长沙读书时,她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比贺龙还早两年。

由于从小就接受过教育,蹇先任的脸上带有着书卷气,再加上她长得清秀、小巧,在众人中间,显得格外突出。她穿上那一身军装以后,更有着飒爽的英姿。

贺龙在印尼总统尼赫鲁的陪同下,参观水利

贺龙发现队伍里有这么一位女兵,周身散发的是从容和知性,和他见过的只会胡闹的女性有很大的不同。但是这么一位强悍、经历过的众多生死场面的军人,在蹇先任面前却显得拘谨、畏首畏尾。

贺龙既想要娶她为妻,又想要保全自己统帅千军万马的面子。谈到结婚时,他是这么说的:

“蹇先生,我贺龙是一个粗人,在旧军队里待的时间长了,养成了许多小毛病,必须有个人来管管我。正因为这样,我给上海的党中央打了报告,说这个能管住我的人,我终于找到了,那就是你。”

蹇先任看着贺龙,丝毫没有慌张,她缓缓地说:“是吗?贺军长想和我结婚?这可是一件大事,我得回慈利去问问我父亲,看他同不同意。”贺龙神气地说:“蹇先生要我去求你父亲蹇老先生,过几天我就去把慈利打下来。”

元帅贺龙

不久之后两人就走到了一起,成为了湘鄂西最早的一对红军夫妇。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